《雪人奇緣》豆瓣評分7.5,口碑不俗。
據國家電影資金辦數據顯示,從10月1日~7日,今年國慶檔7天票房超過43.57億元,創下國慶檔電影票房新紀錄。同于9月30日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當天票房也有6.65億元;若加上這一天的票房,今年國慶檔8天總票房超過50億元。其中廣東國慶檔(9月30日~10月7日)票房為6.47億元,占全國的12.86%,去年國慶檔票房為3億元,同比增長115.67%。
國慶檔的票房超過90%都來自《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這三部電影不僅成功將觀眾吸引進電影院,而且還給觀眾留下很好的印象。10月7日發布的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2019年調查結果顯示,國慶檔期滿意度88.6分,創造了此項調查開始以來的所有檔期滿意度最高分。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口碑雙冠
《我和我的祖國》9月30日首映日票房就拿下2.7億元票房,10月1日國慶節單日票房近3.8億元,到10月7日為止,該片8天總票房超過22.17億元,成為國慶檔票房最高的電影。而去年國慶檔整個檔期大盤收入才19億元,今年《我和我的祖國》單片票房就超越去年大盤總收入,可以看出《我和我的祖國》有多受歡迎。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由7個短片組成的愛國獻禮片,管虎、張一白、徐崢、薛曉路、寧浩、陳凱歌和文牧野每人拍攝一個短片,7個短片的故事都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同時間段的重大歷史瞬間為背景,每個故事都以普通人的視角為切入點,從將個人、家庭、國家的關系展現得非常鮮活,不同的觀眾都能從這部電影找到自己的共鳴點,這也是該片能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我和我的祖國》不僅成為國慶檔電影的票房王,同樣也是同檔期三部電影中口碑最好的一部。截至昨日下午,共有近33萬名網友在豆瓣上為該片打分,綜評分為8.0,《中國機長》和《攀登者》的豆瓣評分分別為7.0和6.7。
廣州一位本地院線經理向記者表示,往年國慶檔的電影都和國慶的氛圍不太契合,像去年的國慶檔票房冠軍是《無雙》,前年的是《羞羞的鐵拳》,再往前追溯還有諸如《夏洛特煩惱》《狄仁杰之通天帝國》之類的。“《我的和我祖國》成為今年國慶檔票房冠軍,總算能有一部內容與國慶節日氛圍高度契合的票房冠軍電影了。”
另外,以往在內地賣座的電影很大一部分是喜劇片。而近年從《戰狼》系列開始,到《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烈火英雄》,這些謳歌正能量和主流價值觀的電影也漸漸獲得市場的認可。如今《我和我的祖國》贏得票房和口碑雙冠,也證明了獻禮片宏大的題材與講個好故事之間并不會有矛盾關系。“只要創作者能以誠懇認真的態度創作,找準視角,再宏大的題材都能拍出讓普通觀眾有情感共鳴的好電影,而只要電影質量夠好,觀眾自然就會捧場。”
《中國機長》越戰越勇,《哪吒》也是
作為國慶檔票房亞軍,《中國機長》8天票房19.7億元。這部電影屬于“越戰越勇”型,從9月30日上映后,該片單日票房一直緊隨《我和我的祖國》之后;到了10月6日和7日,甚至都還以輕微優勢“逆襲”成單日票房冠軍。截止自10月8日傍晚5點,《中國機長》單日票房又輕微領先,且總票房已經突破20億元。
《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發生的川航8633航班真實的特情事件改編,在飛機從重慶飛往拉薩的過程中,駕駛艙擋風玻璃突然破裂脫落。高空中,副駕駛半個身子都被“吹”出機艙外,飛機驟然失壓,機長和機組人員沉著冷靜處理危機,將飛機安全降落在成都機場,創造了民航史的奇跡。
從事件發生到《中國機長》上映,只有不到一年半時間。導演劉偉強帶著諸如張涵予、袁泉、歐豪、杜江等演員很好地完成了《中國機長》。電影拍得緊張刺激,演員演技也受認可,同時還科普了不少航空知識,即使該片有些情節有瑕疵,但考慮到拍攝周期實在有點趕,很多觀眾都表示《中國機長》能拍得比同類型好萊塢大片還好看,已經相當不錯。
另一邊,李仁港執導的《攀登者》同樣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創造了珠峰北坡登頂紀錄的故事。《攀登者》有著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和胡歌等明星陣容,從9月30日上映到10月7日,該片8天票房也超過8.2億元。
除了這三部電影,動畫片也在這個國慶檔扮演了“補強”角色。中美合拍的動畫片《雪人奇緣》從10月1日首映到10月7日,7天票房8062萬元,成為國慶檔影市中票房排名第4的電影。該片講述三個中國都市少年與一個擁有魔力的喜馬拉雅小雪人相遇后,護送小雪人回家的故事。電影從畫面到故事都獲得觀眾認可,該片豆瓣評分7.5。
還記得奪得暑期檔的票房王《哪吒之魔童降世》嗎?這部電影公映至今超過2個月,國慶檔期間仍然收入超過2000萬元票房,成為國慶檔票房排名第5的電影。如今這部動畫片內地總票房將近49.7億元。另外,該片已被確定送選明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叫最佳外語片)角逐,祝《哪吒》能成功入選。
轉自:信息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