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包括好萊塢在內的電影市場也受到影響。3月15日,華納正式宣布電影《蝙蝠俠》停拍兩個星期,而此前迪士尼等多家公司也已決定旗下電影停拍或臨時撤檔,涉及影片達10余部之多。與此同時,意大利、美國、法國等國家的電影院也陸續關閉,全球電影市場逐步進入“休眠期”。
電影《花木蘭》海報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多家電影公司紛紛叫停旗下電影項目的工作進程。以迪士尼為例,該公司無論是即將開工的電影項目,抑或是正在制作中的作品,均已暫時停工,如原本計劃下周開拍的真人版電影《小美人魚》、正在拍攝中的漫威新片《尚氣》以及《最后的決斗》《玉面情魔》《小鬼當家》《彼得潘和溫蒂》等,均已停工。同時,此前進行了多輪大范圍宣傳并已在日前舉辦首映禮的《花木蘭》,也宣布全球撤檔,新的上映日期待定。
迪士尼只是停拍的電影公司之一,華納、環球影業、Netflix也已宣布旗下電影或美劇暫緩拍攝。其中,環球影業不僅叫停了已于今年2月開拍、原計劃2021年上映的《侏羅紀世界3:統治》的拍攝,體育劇情片《FlintStrong》等其他作品也已暫時停下腳步。對于以上電影何時復工,環球影業表示,會視疫情發展情況,在接下來的幾周決定復工時間。
不只是電影紛紛停拍、撤檔,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電影院也相繼關閉。其中,正處疫情防控關鍵期的意大利已關閉全國范圍內的電影院,印度、波蘭、挪威、丹麥、希臘、黎巴嫩和科威特等國家,也紛紛關閉了國內的放映機構。值得注意的是,據媒體報道,美國電影院線如AMC、Regal也已關閉了旗下部分影院,獨立影院Metrograph也正在陸續關門,這也是美國電影院線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首次成規模關閉。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撤檔、停拍等對于整個電影市場的直接影響較大,就像國內因春節檔的消失而損失了100多億元一樣。”據外媒《好萊塢報道者》估計,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票房目前已損失至少70億美元,倘若疫情5月仍得不到控制,且后續兩個月仍無法令市場恢復曾經的常態,一系列損失將達到170億美元。
隨著全球電影市場逐步進入“休眠期”,魏鵬舉認為,疫情是對全球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考驗。企業要生存發展,就要不斷地適應各種各樣的變量,控制各方面的風險,這也就要求企業需要不斷地求變。此外,相關企業也要盡可能地借助現有的互聯網、數字化,甚至最新的云技術、虛擬技術、智能技術等來拓展盈利模式。
轉自:中國文化傳媒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