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英雄”串起不同劇種享戲曲盛會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5-18





    1125998235_15897628211461n.jpg


      “大家好,我是關棟天,武漢人。”這是視頻中京劇名家關棟天的開場白,也是“藝”起前行——“星期戲曲廣播會”12小時全媒體特別直播的開場語。武漢“解封”后,關棟天與武漢京劇院院長劉子薇制作并演唱京歌《英雄之城》,以此禮贊這座英雄城市。


      昨天9時,京歌在廣播大廈響起的同時,上海的直播間里迎來首批嘉賓——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與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這場以戲曲為題的馬拉松式直播一直持續到晚上9時,滬上乃至全國各地的戲曲名家參與節目,以說、游、演、互動等多種方式巡禮九州,勾勒中國戲曲地圖。這場直播,全網觀看收聽用戶超過260萬人次。“全國戲曲界集體亮相并發聲,致敬英雄是貫穿全天的主題。”谷好好說。


      各劇種頂尖名家云集


      直播間隔壁的化妝室,一大早就被“候場”的戲曲演員們占據。對著一面小鏡子,上海京劇院青年演員郝杰三下五除二,給自己畫上孫悟空臉譜,待會兒的直播,他打算秀自己的絕活“寶劍入鞘”。


      “在中國的文化中,孫悟空是超級英雄。”京劇名丑、擅悟空戲的嚴慶谷在一旁解釋兩人選擇展示“悟空戲”的原因。細看之下,“孫悟空”的額頭上有抬頭紋,眼睛上有三道夸張的睫毛,臉頰兩側亦有紋路。“臉譜是一個流派很重要的表現,郝杰扮的是一個非常豐滿的桃子形的臉譜,這是由鄭法祥開創的‘鄭派’風格。”嚴慶谷說,“從開始西天取經到最后成佛,隨著年齡的變化,孫悟空的抬頭紋、臉兩邊的紋路會越來越多。”中午時分,兩人一起走進直播間,一路從《西游記》聊到動畫片《大鬧天宮》,嚴慶谷還示范了“悟空偷桃”片段,雖然沒有上妝,但一個活靈活現的孫悟空形象已躍然而出。


      鏡頭很快跳轉到寧波甬劇藝術博物館,站在門前的甬劇名家王錦文說,抗疫期間,演職員們創作了三首作品,她演唱了其中兩首,分別是《寧波武漢情相牽》與《望著你的眼》。“甬劇以前經常到上海演出。”在她看來,用作品致敬,是從藝者的使命。


      “這場戲曲界的直播盛會,我們通過‘英雄’二字串起了不同的劇種。”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廣播中心常務副主任韓磊介紹,疫情時期,12小時的戲曲馬拉松直播,是為了向抗疫英雄致敬,“劇場沒開,藝術家們就在家中排練、創作,直播選擇的劇目很多都與英雄題材有關。”


      這場直播,幾乎云集各個劇種最頂尖的名家。嘉賓中,滬上名家有尚長榮、蔡正仁、陳少云、谷好好、茅善玉等,遠程連線的外地名家有馬金鳳、劉長瑜、葉少蘭、燕守平等,陣容宛如戲曲界大型頒獎現場。以連線、演出片段、歷史資料等呈現的劇種中,既有戲迷耳熟能詳的京、昆、滬、越、淮,也有比較少見的耍孩兒、奉賢山歌劇等,不少錄像畫面是廣播臺壓箱底老資料。


      在直播的壓軸環節,上海交大、復旦各附屬醫院的醫生們,也通過多地錄制的方式,一起演唱了京歌《我是中國人》。這是醫護工作者與戲曲藝術家們的“對話”。


      傳統戲曲貼近新戲迷


      用昆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的話說,一次性直播12小時的設想異常“大膽”。走出直播間,在休息室坐下后,滿頭華發的蔡正仁神采奕奕。“現在文藝形式非常豐富,搞戲曲的人總是有點擔心,是否會受到一點影響。這個活動規模很大,很多網友直接把意見反饋給我們,幫助我們推廣、普及戲曲藝術,是件好事!”


      蔡正仁自詡是位“老藝人”,在他的腦海中,工作有年限,年齡到了就要退休,但昆曲沒有退休二字,“我已經從事了60多年,隨時隨地要我唱、要我演、培養學生,都是我不可推卸的責任。”他也談起疫情時期的生活,“我的小孫女今年13歲,也在學習昆曲,我經常幫她拍曲子。她剛剛考取上海市戲曲學校,這就意味著她將來也是昆曲的接班人了。”


      這場史無前例的戲曲大直播,既是為了禮贊抗疫英雄,也展現出傳統劇種為貼近年輕人所作的努力。從9時走進直播間,到11時多走出直播間,谷好好一連直播了兩個多小時,卻絲毫不見疲態。這是疫情期間,昆劇藝術云上亮相后給她帶來的鍛煉。“一開始擔憂對著機器怎么講、直播出去反響好不好,后來打開思路、聽取觀眾意見,我們掌握了很好的互動方式。”谷好好說,通過此次直播平臺的搭建,能在疫情期間讓更多人了解戲曲,“集結號吹響,參與者不僅有老藝術家,更有年輕一代,這是戲曲界的集體亮相與發聲。”


      豐富的劇種,帶來了豐富的互動。當評話藝術家吳新伯與劇作家羅懷臻在直播間里先后聊起評劇《花為媒》、豫劇《穆桂英掛帥》、粵劇《帝女花》時,直播間的評論區也形成了一個“自問自答”的討論空間。


      新戲迷詢問劇種特點,老戲迷搶著回答;更有不少網友好奇發問,“能不能談一下《紫釵記》《長恨歌》?”


      “今天直播讓全國各劇種有了交流平臺,探索疫情之后如何更好地傳承傳統,創作創新。”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說,疫情結束后,評彈創作要有更多想法,“這次,我與谷好好、王志萍合作直播,評彈與昆曲、越劇聯動獲益良多。”


      一整天的直播,留給戲迷們的是“非常充實”四字。(記者張熠諸葛漪)



      轉自:解放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