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太極掌門在擂臺上被KO的視頻在網上流傳。5月17日,在山東淄博演武堂擂臺賽中,69歲的混元太極協會會長馬保國對戰49歲的武術教練王慶民。在比賽開始20秒左右,馬保國被對手用搏擊術兩次擊倒在地;30秒左右時,馬保國再次被擊倒,最終被對手KO。
視頻中這位馬老非常“勇敢”,都一把年紀了,卻還想在擂臺上表現一下自己,與不到50歲的壯漢同臺競技,贏了倒還好,可一旦輸了,丟臉的不僅是自己,連帶著傳統武術也一起被抹黑。但如果從體育競技的角度來看,恐怕這連“比賽”也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一場拙劣的表演。
作為一個武術業余愛好者,一場正式的格斗比賽起碼是有專業規則的。首先,參賽選手應按照年齡和體重分為不同級別,其次,而在擂臺上,選手應該佩戴一些基本的護具,比如手套,牙套等用于保護對手和自己,并且一些正規的賽事,像國際自由搏擊爭霸、昆侖決、武林風甚至奧運會等,它們都是采用周期賽制,通過輪回對戰的戰績來決出誰是最后的總冠軍。
這樣一分析,視頻中的太極掌門可能是參加了一個“假比賽”,因為首先他年齡和對手差距太大,兩人差了約有20歲,其次從體格來看,王教練估計是重量級的選手,而馬老只能參加輕量級,并且兩人打完一場之后,便直接一把定出輸贏,這樣的評判方式倒有點像古裝電視劇里的“打擂臺”?
無獨有偶,近幾年來總有一些自稱是“武術高手”的人,偏偏喜歡選擇用擂臺的形式證明自己的“傳統武術”。從2018年太極“宗師”魏雷在擂臺被10秒KO、2019年詠春拳選手丁浩74秒被KO,再到最近徐曉東約架一龍招來警察、太極大師被小伙KO等等……這些鬧劇大多如出一轍,在比賽前不可一世地吹噓,在比賽后一敗涂地,遭人嘲笑,同時也在無形中曲解了人們對于傳統武術的認知。
擂臺不該是非專業人士的表演場,一些不具備擂臺專業素養的業余人士,更不該打著“傳武”的名號在熒幕前嘩眾取寵。因為在普通老百姓的印象中,像太極拳、詠春拳等都是可以代表中華傳統武術的“瑰寶”,而傳統武術發展至今,已不僅僅是歷史中的所指的實戰拳腳功夫,更有一種國人的尚武精神,一種中國的文化內涵在里面。所以它不應被人放在人擂臺上抹黑,如果有人真想要為傳統武術正名,不妨通過參加國內和國際賽事,通過在比賽中公平、公正地贏下冠軍,來為我們的傳武揚名,這才是正途。(顧覲皓)
轉自:紅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