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古稱“角黍”
相傳,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曾用植物葉子包裹食物原料,以“石烹法”煨煮成熟,這是粽子的雛形。后來,人們用植物葉子包裹黍米成牛角狀,替代黃牛作為祭品,最早的粽子“角黍”應運而生。經過漫長的演變,粽子成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
粽子為什么常是四角狀?
從工藝上看,包成四角是為了加入更多餡料,外觀也更加飽滿。包裹時,在其中一個角留下空隙,可以給糯米膨脹留出空間。后因外形別致美觀,四角粽逐漸興起。
粽子餡料為什么用糯米?
首先,糯米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營養價值較高。其次,糯米黏性強、軟糯,能很好地包附,不易變形。
粽子應該怎么煮?
現代人家煮粽子普遍使用高壓鍋,燒煮約1小時即可。傳統煮粽方法較復雜。以嘉興粽子為例,鐵鍋中水燒開后,把粽子置入鍋內,水浸過粽面,先用大火燒,水開后改用小火煮兩個小時,最后熄火燜1個小時。水要用嘉興古運河的水,挑來存入大缸,以明礬沉淀待用。柴火應用桑柴,保證火候適當。
粽子的種類有哪些?
各地粽子各具特色。比如,北京地區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紅棗、豆沙為餡,少數用果脯;廣東粽子是華南地區的代表品種,個頭較小,外形別致,以咸肉粽最為常見;云南少數民族地區還有竹筒粽;嘉興粽子則是江浙滬地區的代表。
新式粽子“新”在哪兒?
“新”主要指餡料、工藝的變化。現代粽子餡料從傳統食材擴大到菌菇、巧克力、水果、堅果等種類。工藝上,類似于水晶粽這樣的“類粽子”產品出現。未來,健康輕食類、高顏值的粽子會越來越受到年輕人喜愛。
(采訪整理自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煒)(記者竇瀚洋)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