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在海外“被發明”出來的“中國菜”


    來源:中國僑網   時間:2017-05-04





     

     左宗棠雞(BBC英倫網資料圖)

     

      據BBC英倫網報道,今天,即便在一個不起眼的外國小鎮,你也能在街道兩邊發現中餐外賣餐館。在大一點的城市,四川麻婆豆腐、湖南剁椒魚頭、北京烤鴨等中國各地風味美食也應有盡有。

     

      然而,在這些中餐館里,有很多受當地人喜愛的菜品卻是在當地新發明出來的,在中國往往并不存在。

     

      例如,在美國和很多其它國家,“左宗棠雞”是一道很受歡迎的中國菜。從舊金山到奧馬哈、從內布拉斯加到倫敦的各地中餐館里都有這道酥脆炸雞塊勾上糖芡汁做成的所謂“中國傳統美食”。但是英國廚師扶霞在這道菜號稱的起源地——中國湖南卻發現,根本沒人聽說過“左宗棠雞”。實際上,中國任何地方都沒聽說過這道菜。并且它的味道和正宗湖南菜也毫無相似之處。

     

      左宗棠是一個真實的中國歷史人物,他和這道菜也并無關系。這道中國菜的發明人——湖南籍廚師彭長貴才是把左宗棠將軍的名字和炸雞塊綁在一起的始作俑者。

     

      另一道變種的美味中國菜,“炒面三明治”也有同樣的故事。這道菜是用兩片面包中間夾上澆上深色醬汁的炒面做成的。自20世紀中葉開始,位于波士頓以南的馬薩諸塞州FallRiver地區的中餐館就開始流行這道能提供足夠熱量的廉價午餐菜式。

     

      在美國很多地區甚至還流行起了炒雜碎。在世界其它地方,炒雜碎是用豆芽、肉絲和各種蔬菜為原料爆炒,然后澆上濃厚的芡汁做成。它甚至成了什錦烹調法的代名詞。美國炒雜碎則由通心粉、牛肉末和各色蔬菜做成,新英格蘭地區有很多教堂還把它當做晚餐。

     

      由此可見,一道菜會根據當地人的口味變成截然不同的新菜式,甚至會成為經典美食。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6中國詩歌年度報告》在京首發

      年初“圈粉”無數的《中國詩詞大會》,成功喚起了大眾的“詩心”。近日,由中國詩歌學會、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聯合推出的《2016中國詩歌年度報告》,詳實客觀地繪制出了2016年中國詩歌的“心電圖”。
      2017-04-11
    • 2016年度“中國好書”揭曉 30種好書榜上有名

      2016年度“中國好書”揭曉 30種好書榜上有名

      23日“世界讀書日”當晚,2016年度“中國好書”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科教頻道播出,30種好書榜上有名。其中,年度榮譽圖書兩種,主題出版類6種,人文社科類8種,文學藝術類7種,少兒類4種,科普生活類3種。
      2017-04-24
    • 中國作協整改:嚴格管理領導干部和企業家入會

      2017年2月18日,中央巡視組向中國作協黨組反饋了巡視意見。日前,中國作協官網發布了《中共中國作家協會黨組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公布對中央巡視組所反饋的巡視意見的整改情況。
      2017-05-04
    • 中國水墨在文化建構中何為

      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中國水墨藝術進入到一個不斷反思、變革、創新的階段,一大批藝術家積極探索、實驗,形成了風格各異的當代水墨風貌。
      2017-05-04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