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研討網絡文藝發展與新型智庫建設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周明艷    時間:2017-05-24





      23日,由光明網、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辦的“網絡文藝發展與新型智庫建設”研討會在京召開。會上舉行了網絡文藝智庫專家委員會成立儀式,公布了智庫委員會首批委員名單,并為委員代表頒發了證書。

      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李春林在致辭中表示,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從來都是文藝創作和文藝評論良性互動造就的。網絡文藝方興未艾,前途無限。我們要以滿腔的熱情、主動的擔當、積極的探索、出色的業績,大力做好網絡文藝評論工作,為培養良好的網絡文藝生態,凈化美化網絡文藝環境,推動網絡文藝健康可持續發展,作出無愧于時代的貢獻。

      與會專家委員代表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與新型文化智庫建設”“網絡文藝智庫建設的思路、方向與路徑”“媒體如何發力網絡文藝智庫建設”三個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說,當前我國網絡文藝新型智庫建設應重在提高研究質量,實現內容創新。要對網絡文藝的新形勢和新特點有足夠準確的認識和把握。不能把網絡文藝僅僅視為當前主流藝術的邊緣產物,而要視為一種正在越來越深入地影響普通公眾的藝術方式。建設網絡文藝智庫還應有準確的定位,網絡文藝智庫并非寬泛的新聞輿論智庫。因此,網絡文藝智庫建設要切實著眼于追蹤研究藝術信息,而非一般的社會輿情。

      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原常務副主任、財政部中央文資辦專家委員會主任張曉明用“有必要”“有條件”“有價值”來表達自己的期望——沒有網絡媒體和數字化技術的興起就不會有文化產業的興起,媒體型智庫建設因此“有必要”;網絡文藝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開拓了當代文藝新的研究方向,媒體型智庫因此“有條件”;中國網絡經濟目前已經在引領全球性的文化內容發展,媒體型智庫因此“有價值”。

      清華大學資深教授、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表示,當前的智庫主要是為國家治國理政服務,而此次成立的網絡文藝智庫更多關注于具體領域,是一種新型的專業智庫。他建議,要做好這種新型智庫,就必須先搞好自己的頂層設計,要有明確的目標,并在具體的實踐中反饋調節。

      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彭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中國城市文化產業發展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陳喆、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祖、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黨委書記黨圣元、北京大學中文系黨委書記金永兵、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黨委書記彭文祥、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院長魏鵬舉、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歐陽友權、晉江文學城副總裁劉旭東等專家參加了研討。與會專家認為,要響應習總書記在網絡文學繁榮發展、文化對外傳播方面的要求,把握導向,為網絡文藝提供驅動力;切入現場,增強網絡文藝批評的活力;整合力量,打造積極向上的網絡文藝共同體。

      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文藝評論中心主任龐井君表示,在提升戰略思維能力、總體問題呈現能力與基礎理論研究能力的同時,新型智庫建設還需要實現政界、學界與業界的有機融合。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與光明網希望智庫專家不斷推出精品力作,雙方繼續建好平臺,為智庫重大研究成果提供傳播推廣服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