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進一步深化管理改革 激發創新活力 確保完成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既定目標的十項措施》的通知。
《措施》規定,在科研項目方面,賦予重大專項科研人員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
一是課題負責人自主選擇和調整技術路線。重大專項課題負責人具有自主選擇和調整技術路線的權利。科研項目申報期間,以課題負責人提出的技術路線為主進行論證;科研項目實施期間,課題負責人可以在研究方向不變、不降低申報指標的前提下自主調整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報項目管理專業機構備案。單位主管部門、項目管理部門應充分尊重科研人員意見。同時,各牽頭組織單位要落實好服務、保障和監管責任。
二是開展專項年度計劃申報“綠色通道”試點。選擇綜合實施績效優秀、有代表性的專項開展年度計劃申報“綠色通道”試點。在既定目標和概算范圍內專項對立項計劃和預算安排擁有自主權。
在經費管理方面,一是完善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激勵措施。其中,要開展加大間接經費預算比例試點。根據《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確定的改革試點單位,對試驗設備依賴程度低和實驗材料耗費少的軟件研發、集成電路設計等智力密集型課題,提高間接經費比例,500萬元以下的部分為不超過30%,500萬-1000萬元的部分為不超過25%,1000萬元以上的部分為不超過20%。對數學等純理論基礎研究課題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突破上述比例。同時,要探索開展績效總量核定試點。選擇承擔專項重點任務,落實國家科技體制改革政策到位、科技創新績效突出的單位,試點探索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二是加大特殊人才薪酬激勵力度。其中,要探索提高核心攻關任務負責人薪酬。專項可探索對全職承擔專項任務的團隊負責人以及高端引進人才的薪酬實行“一項一策”“清單式”管理和年薪制,按程序報相關部門批準后執行。年薪所需經費在課題經費中單獨核定,在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中單列,相應增加單位當年績效工資總量。此外,績效支出向青年科研骨干傾斜。
《措施》還提出,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包括確課題申報和批復程序要求;減少實施周期內的各類評估、檢查、抽查、審計等活動;精簡課題驗收程序;實現信息互聯共享;弘揚科學精神,轉變科研作風等。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