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碳達峰碳中和 環保產業迎發展新機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3-15





      “力爭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為我國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指明方向。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日前舉行的2021環境企業家媒體見面會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啟新征程,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環保產業發展迎來機遇期。


      談及碳中和對企業的影響,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主任李俊峰指出,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目前全球40%的經濟體都在向碳中和的方向努力。“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一定要加入并適應這個大潮流,這樣整個工業進程和路線都會順暢。”李俊峰表示。


      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表示,未來5到10年,我國現存的城市黑臭水體、垃圾處理、工礦企業污染等一眾短板會加速補齊,傳統環境治理工作將在2030年左右收尾。


      “在這個過程中,以投建為主的環境污染治理市場行為將逐步退出,環境產業進而轉向以運維服務、提質增效為主的存量時代。”趙笠鈞說。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普遍樂觀,認為環保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期,并預計產業邊界將進一步模糊,環保能源一體化大勢所趨。


      趙笠鈞認為,步入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環保產業也因此迎來新一輪重要窗口期。同時他預計,隨著生態環境領域不斷拓寬,產業邊界將進一步模糊,環保產業也將迎來更多機遇。傳統環境產業將逐步由增量轉入存量市場,現代服務業特性進一步凸顯,產業轉向以核心技術、核心產品和核心服務能力三大硬核驅動。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環保產業將迎來三個轉變,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控制轉變,從過去的單因子控制向協同控制轉變,從環保產業常規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轉變。”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表示,基于這三方面新趨勢,環保企業可以在循環經濟、環保設施的低碳運行、非化石能源發展等方面對低碳事業有所貢獻,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環境商會執行會長、清新環境總裁李其林表示,傳統能源行業的存量業務短期會受影響,新能源比例會持續提升,傳統環境業務在工程服務之外還會有持續運營服務,長期來看存量市場也依然存在比較大的空間。(記者 向家瑩)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遭遇發展瓶頸 環保產業被什么

      遭遇發展瓶頸 環保產業被什么"絆住了腳"

      近日,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布的《中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報告》顯示,環保產業已成為萬億級產業,但環保創新供給仍然不足,盈利能力不強。
      2018-08-17
    • 環保產業基本面穩定 未來突破點在哪?

      環保產業基本面穩定 未來突破點在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老百姓呼吸清新空氣,喝上放心水……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持續加大,我國環保產業市場空間加速釋放,總體競爭力越來越強,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為守護碧水藍天貢獻了力量。
      2020-11-0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