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包裝如何“瘦”下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01





      日均業務量約3億件、日均服務用戶超過5億人次,隨著我國快遞業飛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包裝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如何讓快遞包裝“瘦”下去,成了行業對綠色包裝的訴求。


      據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郵件快件包裝中,紙箱的回收利用率很高,污染和浪費主要在快遞塑料袋包裝上。塑料袋、塑料膠帶、快遞內部塑料緩沖物,并稱為快遞業的“三大污染”。


      以2020年快遞包裹830億件為例,根據有關調研報告,快遞包裹40%是塑料袋,50%是紙箱,10%是文件封。據此估算,快遞塑料袋共消耗聚乙烯48萬噸,相當于耗費2000萬噸石油。


      “要真正減少快遞過度包裝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必須從源頭減量,按規定使用環保材料。”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管愛光表示,今年4月,國家郵政局正式啟動過度包裝專項治理,爭取利用一年時間,有效遏制過度包裝等違法違規行為,初步構建防止過度包裝的長效工作機制。推動出臺《快遞業限制過度包裝要求》行業標準,結合行業實際進一步細化過度包裝的認定依據,方便全行業操作執行。


      目前,全國電子運單使用基本實現全覆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5%,可循環中轉袋全網應用率達93.8%,每年可替代傳統的一次性塑料編織袋43億條;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使用率達96.4%,相較傳統膠帶減少塑料膠帶使用20%以上;共有9萬個郵政快遞網點設置了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年可回收使用包裝箱2億個。郵件快件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循環化均取得明顯進展。


      相關企業也在積極行動。2018年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率先啟動“綠色行動”,開展綠色包裝。比如推廣應用窄膠帶,推廣“一字”“十字”和“井字”科學打包法,避免膠帶過度纏繞。2020年全年膠帶使用量比2017年末減少5億米,少用40億張紙質面單,節約2萬噸紙張。目前,蘇寧物流共享快遞盒投放使用累計超過1億次,生鮮循環箱在45個城市實現常態化應用,每天節省的泡沫箱超過5萬個。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坦言,近年來,國家郵政局踐行新發展理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在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循環化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快遞運單小了,膠帶瘦了,紙箱薄了,油墨減了,可循環包裝應用多了。但快遞包裝綠色治理還有一些亟待補齊的短板。例如,綠色供給相對不足,針對全鏈條的法治體系尚不健全,上下游協同治理的力度仍然相對不足,產學研銜接有待加強。


      郵件快件包裝涉及生產企業、寄遞企業和用戶等多方主體。加強郵件快件包裝管理,需要多方協同共治。為推動公共機構積極參與綠色快遞建設、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國家郵政局近日聯合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啟動“綠色快遞進機關”活動,旨在對推進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起到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趙民表示,要以“綠色快遞進機關”活動為契機,推進綠色快遞建設。一方面,要提升環保意識,提倡簡約包裝,對非環保快遞包裝材料說“不”,拒絕過度包裝和隨意包裝;另一方面,要貫徹循環經濟理念,優先選擇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設置快遞包裝回收設施,促進快遞包裝回收再利用。此外,還要加強宣傳,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綠色快遞建設行動。(記者 吉蕾蕾)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快遞包裝循環利用綠色之路還有多長

      快遞包裝循環利用綠色之路還有多長

      “雙11”的腳步已越來越近,電商消費的旺季也將再次來臨。人們除了好奇今年“雙11”將會帶來多大的消費奇跡外,隨之而來的包裝垃圾也讓人很是擔憂。
      2017-10-31
    • 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如何“綠”起來

      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如何“綠”起來

      39 65億件,這是今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總共處理的快件數量,其中僅11日當天快件數量就達到6 75億件,同比增長26 16%,再創歷史新高。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將超800億件,越來越多的百姓獲得快...
      2020-11-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