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實現“開門紅” 新能源車“加速跑”——一季度汽車產業發展觀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16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65萬輛和15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7%和26.2%;出口汽車達99.4萬輛,同比增長70.6%。


      近期,記者在安徽、吉林、湖北等地采訪發現,今年以來,伴隨促消費政策落地和車企布局調整發力,汽車產業正在穩步復蘇,煥發生機。


      中國汽車“出海”忙


      連日來,新疆霍爾果斯公路口岸一派繁忙景象,眾多國產汽車依次有序快速通關。來自上海、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的汽車,源源不斷發往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


      “一季度驗放出口商品車最多的一天超過580輛。”霍爾果斯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檢處副處長徐旨畏介紹說,一季度,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出口商品車達1.12萬輛,同比增長24.2%。


      “近年來,國產車品質和服務不斷提升,在中亞國家越發受到歡迎。”霍爾果斯晨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車雪玲表示,一季度公司已出口商品車1000余輛,同比增長30%,貿易額超3000萬美元。


      各大口岸繁忙景象折射中國汽車“出海”勢頭旺盛。


      “吉林省在口岸協調、發運保障、出口通關等工作上提供了重要支持。”一汽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大勇介紹說,一季度,集團累計出口整車1.5萬輛,同比增長125%。


      據了解,一汽計劃在國外建立超700家紅旗體驗中心,全力開拓以歐洲為重點的海外市場。


      近來,本土汽車品牌集體“出海”趨勢明顯。奇瑞汽車出口至北美部分國家和地區;江淮汽車舉行阿聯酋萬輛乘用車交車儀式;比亞迪領跑泰國純電動汽車市場……


      中汽協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汽車企業出口汽車99.4萬輛,同比增長70.6%。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24.8萬輛,同比增長110%。


      專家表示,多年來,我國車企持續深耕海外市場。如今,出口已成為支撐汽車銷量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


      新能源車“加速跑”


      走進蔚來合肥第二制造工廠車身車間,記者看到700多臺黃色機器人揮舞手臂上下翻飛,數百名工人緊張忙碌。


      一季度,蔚來汽車共交付新車31041輛,同比增長20.5%。蔚來一季度的成績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回暖的縮影。


      3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超20萬輛,同比增長97.45%;理想汽車交付新車超2萬輛,同比增長88.7%;極氪汽車3月份交付新車超6000輛,同比增長271%……


      一季度汽車消費回暖,離不開近期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北京推出乘用車置換新能源車補貼最高達1萬元;廣州推出政策為個人新能源車購車進行補貼;山東臨沂發放價值總額達2000萬元的汽車消費券。


      新能源車的暢銷與不斷推陳出新的營銷方式和消費者認可度提升息息相關。記者在多地商場看到蔚來、理想等眾多新能源汽車品牌體驗中心,逛街買車、線上購車成為消費新風尚。


      “出行成本低,品牌選擇多,智能應用豐富,價格適中。”北京市民趙女士說,她近日在手機上訂購了一輛新能源汽車,由于訂單激增,系統顯示提車要等3至4周,提車之前她可用手機隨時更改車輛各類配置。


      “消費者越發關注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屬性。”集度汽車首席執行官夏一平說,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為趨勢的汽車“新四化”,為車企轉型升級指明了新方向。


      業內專家認為,2023年將是新能源汽車革命與汽車行業深度轉型的陣痛期,車企扔掉持續多年的補貼“拐杖”,真正開始“獨立行走”。


      “提升核心技術競爭優勢,優化產品布局,降低供應鏈成本,應對短期以價換量的競爭環境。”奇瑞新能源品牌總監曹廷說,車企應對壓力積極調整布局,對市場回暖充滿信心。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介紹,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7.7%和26.2%,市場占有率達26.1%。新能源汽車產業依然保持旺盛增長活力。


      潛能有待釋放


      3月,車市經歷了一輪激烈的促銷潮。據神龍汽車網絡及營銷支持部部長陳隨州介紹,近期補貼促銷活動推動訂單快速增長,神龍汽車旗下品牌車型不到半個月訂單就超過1.6萬輛。


      與部分車企“開門紅”形成鮮明反差,有車企負責人反映,近期,其品牌大量庫存導致企業不得不關停部分產線。


      陳士華表示,一季度,車市多重因素疊加,國內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釋放,汽車行業經濟運行總體面臨較大壓力。


      承壓之下,車市潛能何在?


      據統計,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年均增量超2000萬輛,千人汽車保有量約225輛,此數字較發達國家尚有距離,我國汽車市場空間潛力巨大。


      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理論報廢車輛數量每年應接近千萬輛,而實際每年報廢車回收數量遠達不到這個數量。機動車報廢回收行業穩步發展,或將推動汽車消費升溫。


      汽車增量、報廢置換和消費升級等有望帶動汽車消費的同時,居民個性化出行需求也在逐年上升。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農村市場可能成為汽車普及的重要增長力量。


      “從3月市場反饋來看,2季度車市形勢比較樂觀。”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說。


      中汽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車企承受穩定經營和轉型升級雙重壓力。車企應著眼高質量發展,在產品技術、質量、品牌力等方面下功夫。他建議國家統一出臺相關汽車促消費政策,助力行業實現穩定增長。(記者高亢、吳慧珺、張建、顧煜、王自宸)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轉強 新能源車引領當仁不讓

      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轉強 新能源車引領當仁不讓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中國汽車產業,中國已經連續9年位居世界汽車產銷第一位,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與消費升級的重要引擎。
      2018-05-17
    •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 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大考在即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 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大考在即

      最近,國家發改委向有關部門發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引起行業廣泛討論,其中,關于新建車用動力電池項目的相關規定,給正在經歷變革中的動力電池行業帶來不小的震動。
      2018-06-27
    • 人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最大的瓶頸

      人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最大的瓶頸

      日前,《中國汽車產業中長期人才發展研究》在上海正式發布。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汽車人才的發展目標、機制體制改革、保障措施等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設好汽車人才生態體系的政策建議。
      2018-12-08
    • “國六”

      “國六”"實施在即 加速汽車產業"大洗牌"

      2019年7月1日后,根據國家發布的《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的要求,為積極響應國家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號召,全國21省市發文將要宣布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但也加速了汽車產業的洗牌。
      2019-06-0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