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面挑戰 自行車產業加速尋找新突破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12





      “現在的自行車已經從代步工具轉變為運動方式,更發展出了較強的社交屬性,'自行車經濟'逐步成為消費新亮點。但也不可否認,我國自行車產業還存在大而不強,出口依賴度過高的問題。”在5月5-8日召開的第31屆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上,中國自行車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如何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利潤率、如何延續疫情以來的“騎行”熱都是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


      面臨行業新挑戰


      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利潤增速高于輕工行業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工業23個百分點。


      從一季度成績單來看,自行車行業整體經濟運行呈企穩回升態勢,利潤增長較快,盈利能力也進一步提升。但值得關注的是,在出口方面,行業出現下降。數據顯示,1-3月,自行車出口871.1萬輛,同比下降33.4%;出口額8.28億美元,同比下降21.4%。


      作為一個典型的出口型行業,外需市場疲弱,讓不少自行車企業頗為“頭痛”。一位來自上海的自行車企業生產商告訴記者,受疫情的長尾效應影響,今年外需市場減弱,這也就意味著企業必須要尋求新的突破點。


      “我們公司選擇將目光轉向內需市場,在電助力自行車上發力。未來還會在自行車的細分子行業做突破,并繼續擴大中高端運動自行車供給,不斷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上述自行車生產商告訴記者。


      除了在產品上做精做細,也有一些企業選擇在品牌塑造、傳播渠道等方面著力。例如,在本屆展會上,“飛鴿”帶來了山地越野車、公路自行車、城市休閑車、助力鋰電自行車以及兒童自行車系列產品。其展位負責人表示,中華老字號“飛鴿”希望為國內、國際騎行用戶打造高端、安全、綠色出行的產品,改變以往傳統的品牌形象,讓老品牌煥發新生機。


      業內人士表示,自行車企業想要在有限的市場空間中“脫穎而出”,考驗的是企業的技術、品牌、營銷等多方面的綜合實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會倒逼企業進步,是一件好事。但在競爭不斷加劇的同時,也希望企業可以保持理性,避免惡性競爭。


      尋找突圍之道


      一邊是行業低毛利問題始終存在,一邊是出口增速降幅較大所帶來的一系列挑戰,多重壓力之下,自行車產業亟需尋找新的突圍之道。


      對此,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給出了不同的解題思路。


      歷史厚重的鳳凰將目光轉向了鋰電產品。在本屆展會上,“鳳凰”發布鋰電產品的專屬子品牌“PhoenixElectric”,專業打造鳳凰鋰電系列產品,鳳凰展臺也根據鋰電產品新動能、新交互、新體驗的特性,以全新的方式展現鳳凰鋰電系列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非凡體驗。


      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副總裁季小兵表示,在新能源蓬勃發展的階段,鳳凰將全面擁抱鋰電。“鋰電在中國的時代也許正在開啟。”


      “本次展品的展出沒有表達更多的承前,但傳遞了非常清晰的啟后。”季小兵透露,在本次展臺的設計上,唯一保留的元素就是鳳凰的LOGO,這也意味著鳳凰改變了之前的產品定位、消費者定位以及品牌定位。“鳳凰永遠走在時代發展的脈絡之中,我們要讓鳳凰成為時代發展的弄潮兒。”季小兵說道。


      同樣作為民族品牌的永久則深入理解新世代游戲玩家需求,與當下火爆手游IP合作,打造趣味化品牌展區。四位coser扮演合作英雄,打破次元壁,頻頻吸引觀眾駐足。


      上海永久自行車有限公司董事長顏奕鳴表示,老品牌只有傳承和創新,才能經典不敗。目前,永久已經從一個老的知名品牌,轉型為一個年輕的、有活力的、超性價比的品牌。


      作為中國自行車零部件的代表企業,速瑞達自行車零件(佛山)有限公司則認為執著與堅持是企業制勝的“法寶”。該公司總經理劉衛兵表示,企業必須耐得住寂寞。速瑞達一直在持續做研發,不停地改進產品性能,以實現產品精準的變速。


      同樣憑借在工藝、技術、知識產權等多方面發力的山東泰山瑞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也逐步躋身碳纖維自行車領域全球頭部賽道。


      突破“卡脖子”技術


      中國是全球第一的自行車生產國與出口國,全球自行車貿易量中超過60%來自中國。但在行業里卻流傳著“中國的自行車工廠都是給別人打工的。”這樣一句話。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自行車一些關鍵零部件被“卡脖子”。


      被稱為自行車“心臟”的變速器就是其中之一。據悉,變速器成本通常占整車的40%左右,而利潤占比卻能達到80%。但在中國市場,日本企業禧瑪諾和美國企業速聯已經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國產變速器想要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實現技術突破。


      技術出身的劉衛兵已經在這條道路上走了很久。他表示,在現有專利保護的情況下,國產變速器要實現超車是很難的一條道路。除了要面對結構上的難題,市場接受度問題也很難突破。“但我們離中國市場更近,我們的市場反應也會更快,這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盡管在研發過程中劉衛兵也碰了不少壁,但他告訴記者,“我們可以潛下心來用5年研發一款產品,是要讓產品可以使用3年、5年,乃至更長時間之后依然可以實現精準變速,而這就必須要保證產品品質。”


      除了在傳統的機械變速器市場持續發力,也有一些企業另辟蹊徑,尋求新的技術突破路徑。珠海藍圖運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展會上帶來了最新發布的藍圖eRX公路車電子變速套件。該企業展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應對龐大的終端市場對電變的激增化需求,藍圖將公路油剎領域的開發經驗積累與電子變速技術相結合,研發出的eRX公路車電子變速套件。“我們希望多做一些嘗試,通過其他的路徑來突破變速器的技術壁壘。”該公司展位負責人說道。


      如今,國產變速器正在持續突破、加速追趕,但技術的沉淀以及品牌的培育還需要更多的時間。“目前,國產變速器性能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而且性價比很高,在騎友中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我相信國產變速器一定會越做越好。”一位來自湖南的騎行愛好者說道。(記者 馬艷)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共享”過山車之后 自行車產業如何守正出新

      “共享”過山車之后 自行車產業如何守正出新

      中國自行車協會一位資深人士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共享”盛宴褪去,實際上給了行業一次正本清源的好時機,這對于未來的整體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2019-05-23
    • 出口量大增!自行車怎么就火起來了?

      出口量大增!自行車怎么就火起來了?

      近日,有報道稱,中國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對歐洲出口量大增。另外,美國自行車商店銷售火爆,產品供不應求,而在美國進口的自行車中,70%以上都來自中國。消息甚至帶動A股自行車板塊持續走強。
      2020-06-17
    • 自行車行業:逆勢突圍創新不止

      自行車行業:逆勢突圍創新不止

      在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自行車產業大會上,中國自行車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疫情防控期間,在上游斷供、下游停產、需求乏力的多重夾擊之下,我國自行車企業產量達2300多萬輛,同比增長近10%;電動自行車企業產量近1600萬輛,同比...
      2020-11-30
    • 行業正恢復出口已轉正 自行車行業如何把握新機遇

      行業正恢復出口已轉正 自行車行業如何把握新機遇

      最近,部分國內品牌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在歐美熱銷,不僅引發了業內外關注,甚至還帶動了資本市場相關股票活躍。自行車海外熱銷是個別現象還是行業普遍情況?行業整體運行情況如何?新冠肺炎疫情給自行車行業帶來了哪些變化?
      2020-12-0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