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效應顯現 中國動力電池領跑全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17





      隨著全球新能源車進入快速上升期,動力電池的需求也迎來強勁增長。韓國研究機構SNEResearch日前發布的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517.9GWh,同比上漲71.8%。


      翻開世界動力電池產業地圖,中國、韓國、日本三個國家已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陣營。


      各國在推動動力電池產業發展上有何秘訣?呈現出哪些共性特征?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是新能源汽車產品力提升的關鍵所在,得到了各國的重視。“在動力電池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各國的產業支持政策對動力電池健康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關鍵性推動作用。”


      國外加大技術和產業投資鞏固市場份額


      針對各國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情況,美國、日本、韓國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各出奇招。


      2021年6月,美國能源部發布了由聯邦先進電池聯盟編制的 《美國國家鋰電發展藍圖2021-2030》,宣布要在其國內建立一個鋰電池材料和技術的完整供應鏈。2022年2月14日,美國能源部又發布兩份意向通知,表示將提供總額約為29.1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先進電池的相關生產。


      日本是最早研發鋰離子電池的國家之一,在政策支持上也下足了功夫。2022年4月,日本經濟產業省計劃,到2030年,日本電池廠商的國內產能將從目前的20GWh左右提高至150GWh,日本電池廠商的全球產能將從目前的60-70GWh提高至600GWh,全球市場份額將提高至20%。此外,該計劃還提出在2030年前后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全面商業化。之后,在這一目標基礎上,日本又追加提出了人才培養目標和投資目標,并提出將支持日本企業采購電池用礦產。


      為了應對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各國電池政策所帶來的市場格局變化,韓國在2021年確定了 “電池技術是將韓國經濟轉變為領先經濟的核心驅動力”,并在2022年明確 “到2030年,韓國將占據全球40%的電池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一電池大國”的目標。


      “美國計劃到2030年實現固態電池和鋰金屬電池規模化量產;日本計劃到2030年實現全固態電池量產;韓國將在2023-2028年投入3066億韓元,爭取提前實現固態電池、鋰硫電池、鋰金屬電池的商業化應用;歐盟委員會已批準向參與電池項目的7個成員國提供32億歐元援助,用以支持電池技術研究和項目創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從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的發展規劃看,2030年是關鍵節點,預計2030年前后固態電池、鋰硫電池等下一代電池都將大規模進入市場。當前,我國應加大對下一代電池的研發投入,完善新技術產業鏈環節,并尋求適宜的應用場景以推動技術落地和迭代。


      中國給予多項政策支持帶動產業發展


      自2016年以來,我國有關部門也頻頻推出多項涉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涵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動力電池行業規范、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動力電池標準等多個層面,對推動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大力推進動力電池技術研發,著力突破電池成組和系統集成技術,超前布局研發下一代動力電池和新體系動力電池,實現電池材料技術突破性發展。加快推進高性能、高可靠性動力電池生產、控制和檢測設備創新,提升動力電池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培育發展一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動力電池企業和關鍵材料龍頭企業。推進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建立上下游企業聯動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2016年12月29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等聯合發布 《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將補貼標準與動力電池掛鉤,并對各類車型所使用的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出詳細要求,促使動力電池產品的能量密度逐步提升。


      2017年2月20日,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等聯合印發 《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規劃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目標,進一步明確任務和措施,有利于加快提高動力電池產品性能和質量水平,提高我國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8年,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發布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提出,汽車生產企業應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負責回收新能源汽車使用及報廢后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汽車生產企業應建立回收服務網點,負責收集廢舊動力蓄電池,集中貯存并移交至與其協議合作的相關企業。


      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開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加強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動力電池短板技術攻關,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2021年11月,工信部、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 《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除各部委持續發力,各省市也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動力電池發展。例如,山西省發布《山西省重點產業鏈及產業鏈鏈長工作機制實施方案》,要求打造動力電池負極材料、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大功率快速充電設備、智能化電動重卡及乘用車等高水準特色產品,構建產品種類較為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福建省推進綠色經濟發展行動計劃 (2022—2025年)》要求完善動力電池和儲能產業基地布局,推進異質結等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光伏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做優做強鋰電新能源新材料千億產業集群……


      國家政策大力推動,加之企業苦練內功,讓中國在動力電池賽道上迅速崛起。SNEResearch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名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六席,合計份額超60%。寧德時代以37%的市占率連續6年全球第一。


      SNEResearch認為,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強勁推動下,許多中國電池制造商引領市場增長,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領跑市場,此外包括中創新航、欣旺達在內的大部分中國電池制造商的市場份額都在增加。


      審時度勢、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抓住未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肖成偉表示,現在動力電池研發的熱點集中在下一代鋰離子電池、新體系電池、智能電池、電池系統集成等。要多方協同深入開展研究工作,提高中國動力電池基礎研究能力、工程化技術水準,提升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國際影響力。(記者 馬艷)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不再自行生產動力電池單元 博世戰略性放棄背后

      不再自行生產動力電池單元 博世戰略性放棄背后

      近日,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宣布,已決定不再自行生產電池,理由是投資風險太大。“考慮到外部市場動態因素的不確定性,目前還不清楚對動力電池生產的投資能否帶來回報。”博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2018-03-30
    • 報廢動力電池緣何被閑置

      報廢動力電池緣何被閑置

      按照動力電池的使用周期、壽命年限推算,“十城千輛”階段的動力電池早已進入報廢回收階段。事實上,因為早期電池使用壽命短,示范推廣階段的部分新能源汽車其動力電池已經無法繼續服役。那么,這些退役后的動力電池都去哪了?
      2018-04-18
    •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 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大考在即

      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 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大考在即

      最近,國家發改委向有關部門發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引起行業廣泛討論,其中,關于新建車用動力電池項目的相關規定,給正在經歷變革中的動力電池行業帶來不小的震動。
      2018-06-27
    • 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退役潮”襲來 如何破解回收困局?

      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退役潮”襲來 如何破解回收困局?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從今年8月1日起施行,目前汽車生產商、動力電池生產商均在回收利用行業抓緊布局。機構預計,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將在2018年開始爆發,當年規模可達50億元。
      2018-08-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