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爆發業務多元 風電企業尋求盈利新支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24





      截至5月第一周,風電設備上市公司陸續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及一季度報,整體上看,風電設備制造商在手訂單規模十分可觀,但快速降本的大勢使設備制造商盈利水平持續承壓,部分企業甚至出現嚴重虧損。


      面對短期的市場波動,業界對于風電產業發展預期頗為樂觀,在全球海陸風電需求共振的情況下,未來幾年風電產業有望迎來更大規模擴張。


      盈利承壓


      從目前已經披露的風電設備制造上市企業年報來看,2022年風電設備制造商營收水平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盈利能力受到考驗。


      風電整機龍頭企業金風科技在2022年年報中披露稱,去年營業收入達到464.36億元,是當前營收最高的風電設備制造商之一。該公司去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23.83億元,同比分別出現8.77%和36.12%的下降。同期內,運達股份和明陽智能這兩家整機制造商去年營業收入也超過百億元,凈利潤同比出現小幅增長。電氣風電作為主流整機制造商之一,去年營收同樣超120億元,但同時出現高達3.3億元的虧損。


      整體上看,風電整機板塊營收仍較為堅挺,企業在手訂單數量維持增長勢頭,但盈利水平卻并不樂觀。對于巨額虧損,電氣風電解釋稱,去年國內風機市場招標價格持續走低,新接產品銷售訂單價格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下降,短時間內產品成本無法隨銷售價格同比下降,進而引發虧損。不僅如此,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等風電整機商也在年報中披露,去年風機及零部件銷售毛利率同比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實際上,自風電行業實現全面平價以來,海陸風機市場招標價格一路下行,快速降本態勢帶來的價格競爭已彌漫到設備制造全產業鏈,葉片、塔筒、鑄件等各環節盈利水平都已受到波及。以塔筒生產商海力風電為例,該公司去年營業收入大降70%,凈利潤同比下降81.57%,對于業績承壓,該公司在年報中解釋稱,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海上風電平價帶來的價格下降和“搶裝潮”后市場需求階段性不足。


      加碼布局


      面對風機以及零部件板塊的激烈市場競爭,設備制造商已無法局限于單一設備生產業務,紛紛尋求新業績增長方向,從當前企業布局來看,風電場開發、風電運維服務以及多能一體化等業務逐步成為設備制造商業績增長的新抓手。


      明陽智能表示,隨著風電行業招標量快速增加、風機招標價格逐步下降,風電行業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呈現出新發展特色。在這一行業背景下,該公司繼續堅定執行風光儲氫一體化布局和新能源電站滾動開發的總體思路。


      目前,風電場開發投資業務已成為設備制造商業績中的一大亮點。明陽智能的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運營的新能源電站裝機容量為150萬千瓦,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5.94%,在建裝機容量215萬千瓦,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9.75%,電站銷售業務對公司盈利能力的貢獻逐步穩定。


      金風科技則在其年報中披露稱,去年該公司風電服務營業收入達到56.4億元,同比增長38.33%,風電場開發營業收入達到69.1億元,同比增長22.15%。與風機及零部件銷售板塊6.23%的毛利率水平相比,這兩大業務毛利率分別達到23.81%和65.39%。


      塔筒制造板塊頭部企業泰勝風能同樣在積極拓展風電場投資運營業務。該公司稱,報告期內,公司持有河南嵩縣5萬千瓦分散式風電場,同時也正在廣西等地區積極推進風電場相關項目。


      市場研究機構中銀國際在其研報中指出,風電招標需求持續向好的當下,風機中標價格止跌企穩,產業鏈盈利能力或即將迎來拐點。同時,伴隨國內外風電裝機存量的增長,風電服務與運維市場空間也有望逐步打開。


      走向海外


      除了積極尋求新的業務板塊外,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看好海外風電市場,中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出海”熱潮仍在持續。


      從去年的業績來看,明陽智能、金風科技等風電整機頭部企業海外銷售情況穩定,鑄件、葉片、塔筒等零部件生產商海外銷售規模也在不斷增長。從企業披露的信息來看,主流廠商紛紛以與國際企業達成合作或在當地投建生產工廠的方式擴展市場份額。


      金風科技作為我國最早一批走出國門的風電整機商,截至去年底,該公司國際業務已遍布全球六大洲、38個國家,銷往海外的風電機組占中國風電機組出口總量比例近50%,在澳洲、歐洲等重點目標市場取得多項突破。


      塔筒生產商泰勝風能披露稱,海外風電市場龐大,近年來公司海外訂單增長明顯。其中,該公司更是將于2023年年中投產專攻出口產品生產的子公司揚州泰勝風能裝備有限公司,該生產基地投產后,將進一步拓展公司海外業務。


      全球風能理事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是歷史上全球風電新增裝機第三大的年份,同時在大量政策刺激驅動下,今年內全球風電累計裝機量有望突破1萬億瓦。中國陸上和海上風電設備產量的市場占比高達60%,占據重要市場地位。對此,業界普遍預測認為,隨著歐盟、越南、澳大利亞公布最新的風電開發目標,海外風電市場需求即將釋放,國內風電零部件企業有望加速出海進程。(記者李麗旻)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風電企業“走出去”仍需爬坡過坎

      2016年,中國風電累計、新增裝機容量均居全球第一。中國累計裝機量約是位居第二名美國的兩倍,新增裝機量約是美國的四倍。在全球風電市場上,中國可謂遙遙領先。但是與全球領先的國內市場相比,中國風機制造企業國際化程度并不高。
      2017-06-21
    • 低風速風電發展大有可為 多難題待解

      低風速風電發展大有可為 多難題待解

      近日從株洲召開的中國中東南部風電開發研討會上獲悉,隨著技術突破,我國中東部和南部地區平均風速5米 秒的低風速風電項目可實現年利用小時數達2000小時以上。同
      2017-07-13
    • 風電產業低價競爭魔咒如何破?

      風電產業低價競爭魔咒如何破?

      國內風電行業在發展初期也曾飽受最低價中標的困擾,并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時至今日,仍偶有低價標出現。如何既能穩步實現風電度電成本的降低,又能避免最低價中標對市場秩序的擾亂,值得當下風電行業深思。
      2017-09-05
    • 競價上網 風電行業優勝劣汰加速

      競價上網 風電行業優勝劣汰加速

      近年來,我國風電裝機規模世界第一,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形成了以設備制造、電站設計建設、運維等為重點的發展格局。
      2018-06-0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