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規模化儲運亟待推動 液氫迎發展拐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25





      “近年來,氫能技術發展迅速,產業鏈不斷完善,應用場景日益豐富,氫能市場應用與城市示范取得可喜成果。”9月13日,在第五屆中國氫能發展峰會暨2023中國氫能百人會年度論壇上,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副理事長洑春干指出,但同時我國氫能整體發展速度仍較緩慢,主要原因在于氫能的運營成本很高,其難以儲運的問題尚未解決。要破解這一難題,必須大力發展低溫液氫儲運技術。


      長期以來,我國低溫液氫起步較晚,技術門檻高,對容器絕熱要求嚴格,部分關鍵裝備處于 “卡脖子”狀態;工程實例較少,液氫制取、應用集中在航天火箭發射領域,民用規模較小;氫液化工廠投資大、能耗高,現階段市場需求小,規模化應用不足,產能上升緩慢。然而,在國家大力發展氫能的風口下,國內液氫產業正迎來發展拐點。


      擴大規模 降低運營能耗單位成本


      “相較于使用高壓氣瓶運輸氫,液氫具有高效可控、不易污染、品質穩定等特點,在儲運方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優勢,在應用方面具有加氫站占地面積小、壓力低、供氫方式靈活、純度更高等優勢。”中山先進低溫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岸然介紹。


      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運輸距離為500公里時,液氫配送成本每千克僅增加約0.3美元,而高壓氣態運輸配送成本將上升5倍以上,接近每千克2美元。不難發現,與氣態氫相比,液氫在儲運成本上具有絕對話語權,并有望成為氫能實現規模化應用的重要推動力。但由于氫液化工廠投資大、耗電多,一直以來普遍被認為不具備經濟性。


      事實未必如此。“我國液氫生產、儲運、加注及使用,可以借鑒我國液化天然氣發展模式。若想在全球氫貿易中占據一席之地,氫氣液化可通過世界范圍內的探索和提升平均設施規模,來實現成本降低,這也是唯一的可能性所在。”洑春干表示,液氫具有規模效應,當規模擴大時,氫液化的能耗和單位成本將顯著降低。


      根據測算,以不同規模的液氫工廠為例,液化規模為5噸/天及以下時,液氫工廠的綜合能耗將超過15千瓦時/千克;當液化規模達到10-30噸/天時,氫液化工廠的綜合能耗約為9-14千瓦時/千克;當液化規模擴大至150噸/天,液化能耗可降低至6千瓦時/千克。


      建設提速 核心技術裝備集中攻關


      “全球現有數十座液氫工廠,總液氫產能480噸/天。但國內液氫的總產能只有5.5噸/天,并且只供給航空航天領域。”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科富海)徐鵬博士通過列舉這樣一組數據,表明我國液氫發展整體尚處于起步階段。


      伴隨著2021年11月我國三項液氫國家標準——GB/T40045-2021《氫能汽車用燃料液氫》、GB/T40060-2021《液氫貯存和運輸技術要求》、GB/T40061-2021《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范》的正式實施,氫能標準體系逐漸完善,液氫民用有標可依,標準也為指導液氫生產、貯存和運輸,加強氫燃料質量管理,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徐鵬介紹,液氫的生產和儲運,涉及多項核心部件和關鍵技術,氫的液化設備主要有透平膨脹機、低漏率換熱器、壓縮機、低溫閥門、正仲氫轉化器等核心部件;而液氫的儲運包括液氫泵、液氫儲罐、液氫槽車等設備。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我國部分氫能企業持續加大液氫全產業鏈研發,集中力量攻關核心技術裝備,從液化膨脹、液氫儲運,到液氫加注和車載儲氫,完成了相應的科研實驗。以中科富海為例,公司已完成多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溫制冷設備,并形成一套成熟的低溫制冷工藝包,低溫產品包括氫液化裝置、氦液化裝置、氦制冷機、液氦杜瓦等其他配套產品。


      此外,國內液氫研發和項目陸續落地,建設進度已經提速。久泰集團萬噸級液氫項目于2022年獲得環評批復,全國首個綠氫液化項目——內蒙古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于今年3月簽約,齊魯氫能一體化項目于今年5月已完成70%,中石油烏海液氫項目計劃年底投產。通過應用實踐推進液氫相關標準和規范的建立,與液氫產業化的推動形成互助,國內眾多企業和科研院所正在逐步掌握液氫裝備的核心技術,并逐步實現產業化。


      挑戰仍存 標準測試亟待完善


      作為低溫液氫儲運的重要裝備,車載液氫氣瓶主要包含深冷低壓液氫瓶和深冷高壓液氫瓶。“讓我感到遺憾和失落的是,目前國內車載供氫裝備基本為高壓儲氫氣瓶,低溫液氫還未完全使用。”中國特種設備檢測院主任朱鳴坦言,國外已經開發多代車載液氫氣瓶,而國內北京天海、國富氫能、富瑞特裝等公司還處在研制重卡用液氫氣瓶工程樣機階段,深冷+高壓超臨界儲氫容器相關研究起步較晚。


      “不只是應用領域,在各項標準上也需要更進一步完善。”朱鳴進一步解釋道,比如在《車載液氫氣瓶》標準中,需規定液氫氣瓶的基本參數、材料、設計、制造、試驗、檢驗、儲存與運輸等內容;在 《液氫容器性能試驗方法》標準中,需要對液氫容器性能的環境、設備、試驗順序、試驗項目、數據處理、試驗記錄和試驗報告等確認基本要求。


      “安全測試也是一個短板。”朱鳴表示,車載液氫瓶發展還面臨一個比較大的瓶頸是缺少測試基地,車載液氫氣瓶的本質安全測試包括振動疲勞、真空失效、過載、火燒、撞擊等;液氫氣瓶絕熱方式不同于常規低溫絕熱氣瓶,高性能絕熱對于液氫氣瓶至關重要;要高度重視車載液氫氣瓶的供氫系統設計,綜合考慮其功能、效果以及安全。


      南京工業大學化工過程安全國際交流中心張彬教授同時提醒,液態氫的沸點非常低,約為-253攝氏度。氫氣燃燒速度約是汽油的8.8倍、甲烷的7.3倍,液氫燃燒速度約是汽油的2倍、甲烷的2.7倍。爆炸范圍寬、易引燃。液氫在應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類型包括液氫泄漏、延遲點火和爆炸,低溫還可能對其他基礎設備造成損害。


      “下一步,協會要推動車載液氫瓶的標準編制工作,以及固定式液氫貯罐、液氫罐箱的產業化工作,聚焦制氫加氫一體站問題、氫能項目設計單位評估、建立氫能及燃料電池系列團體標準體系,加快推進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洑春干表示。(記者 霍悅)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鋼鐵企業頻頻牽手氫能行業為哪般

      鋼鐵企業頻頻牽手氫能行業為哪般

      氫能與鋼鐵產業的合作是雙贏的結果:氫能幫助鋼鐵企業節能減排、延伸業務、完成轉型;鋼鐵企業為氫能提供了更多的落地應用。氫能和鋼鐵將形成一個互相促進的產業組合。
      2019-04-04
    • 規模可觀 需求旺盛 繪制氫能總體路線圖時機已到

      規模可觀 需求旺盛 繪制氫能總體路線圖時機已到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句話引起了汽車行業的極大關注——“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對于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來說,加氫等設施建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顯然是值得欣喜的事,不過,對于產業發展而言,僅推進基礎設施...
      2019-04-26
    • “三問”氫能產業發展

      “三問”氫能產業發展

      在近日于北京召開的中國氫能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氫能供應與利用百人會2019年度論壇上,圍繞氫能產業鏈發展進程中的這些熱點問題,業內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紛紛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2019-07-14
    • 前景廣闊成長性高 氫燃料或成新能源終極選擇

      前景廣闊成長性高 氫燃料或成新能源終極選擇

      據中國氫能聯盟數據統計顯示,預計到2050年,在中國能源體系中氫能占比將達到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超過10萬億元;燃料電池車產量達520萬輛 年,固定式發電裝置2萬臺套 年
      2020-03-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