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浙皖三地GDP增速站上6%,江蘇增長5.8%,長三角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向市場傳遞出經濟復蘇的信心。
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長三角經濟“成績單”發現,今年前三季度,滬蘇浙皖三省一市GDP總量逾22.1萬億元,約占全國GDP總量四分之一,比重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GDP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各地出爐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長三角經濟運行總體呈恢復向好態勢,滬浙皖三地GDP增速均站上6%。
其中,上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019.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江蘇省實現生產總值93180億元,同比增長5.8%;浙江省生產總值591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安徽省生產總值3565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
華略智庫主管合伙人、長三角研究院院長夏驥對記者表示,從全國來看,前三季度長三角三省一市GDP的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雖然與去年同期的低基數有關,但長三角經濟仍顯示出強大韌性。
“長三角經濟迸發出高質量發展的動能,包括創新驅動、產業能級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的增長等,都為長三角經濟貢獻了力量。”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財分中心、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徐國祥說。
有效投資量質齊升
記者梳理發現,前三季度,作為長三角經濟增長引擎的“三駕馬車”均有不俗表現。
投資方面,新基建投資熱火朝天、大額投資項目更上一層樓、“高精尖”產業投資持續升溫……在業內看來,滬蘇浙皖投資結構正在持續優化,有效投資量質齊升。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0%。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9.3%。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5.7%。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7%。浙江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5%,其中,項目投資增長13.6%,制造業投資增長16.8%。安徽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20%以上。
消費和出口都有亮點
商圈旺起來了、首店熱起來了、游客多起來了……消費賽道也持續傳遞出暖意。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下稱“社零”)總額13778.99億元,同比增長16.1%;浙江省社零總額同比增長6.7%;江蘇省社零總額同比增長7.1%;安徽省社零總額同比增長6.7%。
以“首店經濟”為例,前三季度,上海新落戶703家首店,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生態鏈進一步完善。南京共引入商業品牌首店323家,杭州新開首店超百家。
浙江省進出口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全省進出口總額3.70萬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新三樣”太陽能電池、電動汽車、鋰電池出口分別增長8.7%、47.6%和54.8%。安徽省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5960.2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303.7億元,同比增長26.4%。
企業家信心明顯增強
沖刺四季度,徐國祥對長三角經濟充滿信心。他認為,長三角經濟正在復蘇,還會繼續向前邁進,對全國經濟增長形成示范效應。
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財分中心和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近日聯合發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社會經濟指數系列報告指出,2023年第三季度,上海市企業家投資信心指數為110.98點,環比上升7.54點,同比上升2.34點,指數明顯回升,且處于樂觀區域。據悉,上海市投資環境信心指數反映了企業家、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對上海市宏觀經濟環境的滿意程度以及對未來的預期。
夏驥表示,三省一市還需重點圍繞推進塑造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修煉內功,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記者 嚴曦夢 宋薇萍)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