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近日發布的《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調整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績效評價相關指標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實施三年長周期考核。業內專家認為,此舉有助于緩解險資缺少長期資產匹配其長期負債痛點問題,提升其投資二級市場的穩定性和積極性,同時使其能夠從長期經濟增長視角配置權益資產,發揮久期長、穩定性高的特點,實現對實體經濟更有力的支撐和推動。未來,險資入市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鼓勵長期投資、穩定投資、價值投資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旨在按照保險行業運營規律,增強資產與負債的匹配性,繼續引導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期穩健經營,防止因單純考核年度目標,出現突增業績、忽視風險的短期行為,鼓勵其進行長期投資、穩定投資、價值投資;同時,也有利于更好發揮中長期資金的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作用。
通知將《商業保險公司績效評價辦法》(財金〔2022〕72號)中經營效益指標的“凈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為“3年周期指標+當年度指標”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其中,3年周期指標和當年度指標權重各占50%。3年周期指標采用近3年凈資產收益率幾何平均數,當年度指標采用當年凈資產收益率。
同時,通知在投資資質、資金投向和內部管理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應當依法合規開展各類投資,遵守監管要求的償付能力、風險管理、公司治理等相關規定,匹配自身投資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和相關資質;二是國有商業保險公司要堅持審慎、安全、增值的原則,根據保險資金長期屬性,平衡好投資收益和風險,優化資產配置,保險資金要投向風險可控、收益穩健、具有穩定現金流回報的資產;三是國有商業保險公司要制定專門的投資管理制度,建立透明規范的投資決策程序,設置科學有效的投資風險評估體系,做好投資項目的盡職調查和可行性研究,加強投資風險管理、交易管理和投后管理等。
“通知還進一步強調績效評價結果運用,要求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進行經營業績對標,分析差距、找出原因,并進一步強化績效評價數據真實性的要求。”上述有關負責人介紹。
險資入市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26.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21%。其中,投資股票、基金3.49萬億元,同比增長13.84%,占比12.94%。2016年以來,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基金的比例基本穩定在10%至15%之間,距離監管部門規定的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限還有很大空間。
目前,由財政部或中央匯金控股的保險公司主要有中國人民保險、中國人壽保險、中國太平保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中國農業再保險、中國再保險、新華人壽保險、中匯人壽保險等8家公司。根據2022年報披露信息,截至2022年底,上述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規模共9.37萬億元,占全行業資金運用余額的比例約34.74%。
華夏基金認為,建立健全保險資金等權益投資長周期考核機制,有利于保險資金加大權益類投資力度,為資本市場引入更多長期資金。“當下,險資機構實施的考核機制多以1年為周期考核,由于股票等權益投資會提升總投資收益率的波動性,險資往往不愿意提升權益投資的占比。”華夏基金表示,長周期考核機制降低了險資機構對權益投資收益短期波動性的顧慮,驅動險資從資產的周期收益特征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比例,疊加中小險企償付能力充足率壓力緩解,有望帶來保險行業大量資金入市。
中歐基金稱,將長周期指標納入考核、改變目前保險資金“凈資產收益率”僅考察年度指標的模式,與股票市場運行對客觀規律匹配度更高。鑒于股票等權益類資產波動較高,漲跌周期通常超過1年,故將3年周期指標納入考核,可以減少當期股票市場波動對保險資金業績考核的影響,提升險資對于股票等權益類資產短期波動的容忍度,增強險資投資二級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穩定性。
緩解險資缺少長期資產匹配其長期負債的痛點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實施三年長周期考核,有助于降低短期考核對其投資運作的不利影響,提高其投資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的積極性;有助于提升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投資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的穩定性;有助于優化市場生態,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華夏基金認為,在當前長期利率中樞下移,再投資風險增加的形勢下,長周期考核將促使險資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比例,進而提升長期投資收益。2022年以來保險資金存量高收益固收資產陸續到期,伴隨著長期利率中樞下移趨勢,保險資金較大的久期缺口所造成的再投資風險加大。配置權益資產能獲得更高的長期收益,有利于緩解保險資金缺少長期資產匹配其長期負債的痛點,從而優化行業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減少利差損風險。
富國基金提出,隨著更多險資長期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公募基金和險資的聯動效應有望進一步增強。公募基金優秀的長期投資能力有望進一步助力險資長期投資;險資長期資金的持續流入,也為公募基金帶來豐富的策略需求和配置解決方案。考慮到險資在戰略資產配置和戰術資產配置,在負債和久期管理中,有更加綜合的考量,客觀上對公募基金的策略、投資、和市場服務等層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這需要公募基金不斷豐富投資策略,優化投研流程,精細化風險控制,提升服務水平。(記者 梁銀妍 李苑)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