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競爭已經拉開大幕,主要農機企業紛紛對市場進行布局,把握春季市場的先發優勢。目前,產業發展、產品競爭、市場態勢的積極因素正在體現。不少業內專家認為,農機市場正處于新一輪發展周期,步入中高端產品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發展態勢趨好
盡管2023年農機市場經歷了階段性調整,受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消費市場需求回暖等因素影響,2024年農機市場將觸底反彈,實現恢復性增長。一是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以及一系列惠農政策組合持續發力,對農機行業健康發展形成實質性利好。二是農機行業圍繞前瞻技術趨勢、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零部件創新發展與突破,從 “一大一小”兩頭推進農機裝備提擋升級,加快大馬力高端機械、丘陵山區和設施園藝小型機械、高端智能機械等推廣與應用,將有利于行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競爭力突出的品質產品和領軍企業。三是國四產品順利切換提升了產業升級和發展能力,形成新的市場競爭能力,將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機工業結構轉型、產品升級和創新驅動。
業內人士分析,2024年大中拖、玉米收等產品有望迎來一個階段性銷售高峰,國四部分產品仍有創造短期新高的可能性,一些區域將出現反季節銷售高潮。據相關專家測算,大中型拖拉機、水稻收等國四產品全年分別有望同比增長30%以上。頭部企業、優勢企業市場占有率繼續領先,有望同比出現銷售規模、經營效益雙提升的格局。
用戶經過親自使用,對國四產品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比較認可,排除了前期對產品的疑惑和困擾。用戶已經掌握國四產品的保養、使用技巧,加上該系列產品在農田作業中的優勢及表現,潛在購買欲望持續提升。
國四產品上市前,多數農機企業、經銷商已經充分做足了服務功課。提前培訓了服務人員、儲備了服務配件,制定出服務應急預案,確保了服務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從作業旺季看,服務能力基本覆蓋了服務需求。頭部企業及經銷商服務配件資源準備充足,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構建了動靜結合、區域覆蓋、縱橫協同的服務網絡,配合服務周轉車輛,能夠勝任用戶的各類服務需求。盡管部分區域對國四部分產品補貼進一步降低,但看機、定機用戶不斷增加。據調研,部分區域用戶已經提前做好了持幣待購準備。
產品庫存待消化
從目前銷售渠道庫存反饋,企業內庫存積累情況粗略估算,國四機庫存產品仍有較大基數的數量。部分機型產品當前庫存量已經接近當年實銷量的30%左右。加上各企業年度商務會召開后,企業開始批量上貨。加快盤活這些庫存是企業的一項重要且緊迫的經營任務。
首先是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未來國內外市場空間巨大,倒逼農機企業從全球市場需求出發進行銷售布局。據相關資料統計,2023年1-11月農業機械累計出口金額為365.2億元,其中拖拉機累計出口13.7萬臺,同比增幅16.2%。在國內市場需求低迷的情況下,產品出口實現了一定幅度的增長。整體上看,我國生產的農機產品在發展中國家具有明顯的性價比競爭優勢。與一些發達國家的高端產品形成互補優勢,具有相應的競爭力。有業內專家指出,較為理想的企業營銷目標,是海外市場銷售的數量占到國內市場銷量的40%左右。
其次為精準引導國內市場需求。主要農機企業從2023年底開始就從薄弱市場入手,重點做好潛在客戶的管理工作、意向客戶的攻關工作、競品客戶的轉化工作,實施多維度、針對性的宣傳、推廣,促進用戶購機。
再其次是做好服務與品質促銷。淡化單一的價格促銷,精準鎖住中高端用戶需求。在提高服務及時性、滿意度的同時,拿出相應的庫存車輛作為服務周轉車輛,完全解決用戶的作業所需。
做好全面競爭應對
國四產品切換后,農機行業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呈現出國內外農機企業同臺競技的格局。從2023武漢國際農機展可以看出,農機行業正在經歷一次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大考,產品升級將直接影響到未來競爭水平。尤其是拖拉機、收獲機械產品,未來的競爭將更加充分和激烈。分拖拉機換擋方式看,國內外多家企業的機械換擋、動力換擋和無級變速換擋拖拉機進行了參展。分農機燃油方式看,部分企業傳統的燃油、混合動力、電動產品等同步展出。
2023年的國四產品市場競爭,主要是頭部企業及部分腰部企業的競爭。隨著腰部企業、尾部企業國四產品不斷推出,未來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整體上看,2024年新一輪價格促銷、服務促銷、品質促銷不可避免,市場競爭更趨剛性。為此,多數企業會采取積極措施培育差異化優勢,謀求市場競爭地位。
具體表現在,培育產品競爭力,進行全面、細致的國四產品驗證、改進,形成以品質主導的高性價比產品。結合國四產品營銷需求,實現企業內外營銷資源的協同推進,注重營銷模式創新,全面加強客戶體驗、定向公關、密集推介。全力把握冬麥區、東北、西北等區域大輪拖及其配套農機具、四行玉米機、大型小麥機等產品恢復式需求機遇。持續升級策略競爭能力,滿足不同維度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的經營目標。尤其需要高度關注的是,隨著個別機型補貼金額的調整,功率大、價格低的價格倒掛現象基本不復存在,部分區域用戶需求出現價值回歸,購機產品呈現出功率下降現象。全面升級服務管理,領先企業開始多區域加強廠商橫向溝通、資源協同,對拖拉機、收獲機等產品平臺實施 “產品項目、跟蹤檔案、追蹤管家”的服務模式,聚焦服務周期及節點流程 “制圖”,實現產品服務的“全流程”完美解決。
目前,主要跨國農機公司已經完成國內生產布局,攜帶中高端成熟的高品質產品參與國內市場競爭。國內農機企業不斷延伸中高端農機產業鏈條,產品品質得到全面提升,動力換擋拖拉機、縱軸流收獲機械、氣力式高速精量播種機、大型采棉機、復合型農機具等中高端產品已經實現批量制造、供貨,企業及產品綜合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王超安)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