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電業進入慢增長周期 產品出口仍為主要帶動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13





    全球化、科技新品和產業跨界成為推動家電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家電業進入慢增長周期 產品出口仍為主要帶動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1.7萬億元,同比增長5.0%。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其中,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萬億元,同比增長3.7%。中國市場消費增速放緩,其中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速有所減緩。


      中國家電市場已經走過了快速增長和高質量增長期,整體家電行業進入了以產品迭代升級為主的慢增長周期,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白電市場整體市場呈現出結構和價格雙雙下行特征,上半年大家電市場總體承壓,這既與行業內外部環境息息相關,同時也是行業發展周期下的必經之路,但上半年中國家電出口實現穩步增長。


      預計2024年中國家電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8222億元,其中品需類電器市場將保持穩步增長,洗碗機、嵌入式微蒸烤作為品需類電器代表增速明顯,零售額同比預計增長4.3%和3.8%。


      白電市場結構和價格雙雙下行


      在需求不足背景下,產業技術升級路徑缺乏有效支撐,頭部企業的市場出清和主動競爭行為加大,奧維云網預判,2024年白電產品結構會有進一步回調。


      據奧維云網推總數據,上半年白電市場零售額2319億元,同比下滑7.0%,零售量7774萬臺,同比下滑3.6%。618線上市場零售量2271萬臺,同比增長5.2%,零售額490億元,同比下降2.5%。在消費降級和空調品類價格大幅下降帶動下,整體市場呈現出結構和價格雙雙下行特征。


      面對相同的外部環境,空冰洗產業表現各有不同。奧維云網認為,要以產業周期的視角去看待某一市場的增長與下滑。


      據了解,空調行業經歷了2022-2023年市場大年,2023年下半年進入補庫階段,但在補庫空間消耗完畢后,2024年整體零售端需求疲軟,疊加今年天氣因素影響較大,尤其是華南、華東主力區域長期陰雨。雖然行業企業在年初都一致預判今年市場會回調,對市場走勢有心理預期,但旺季不旺,進入4月份行業進入急速調整周期,庫存高企動銷周轉下降以及618期間頭部企業主動發起價格競爭給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焦慮和壓力。


      奧維云網表示,冰冷產業依然在換新需求驅動通道,在以舊換新驅動政策下需求逐步釋放,市場整體穩健,今年值得關注的是,在消費降級背景下,冰箱市場供給端驅動的結構升級遭遇瓶頸,需求端和供給端錯配造成行業整體結構和價格都在回調,且這種回調可能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對高端產品和高端品牌驅動增長的行業邏輯帶來新挑戰。


      洗護產業方面,2020-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消費者的出行受限,居家時間居多,因而對衣物的洗護需求降低,消費需求壓制明顯,換新升級滯后明年,洗護產業在2020-2022年相對低迷。2023年市場有所恢復,但由于頭部企業的策略調整,市場整體競爭壓力有增無減。進入2024年節奏調整后的洗護產業,消費端洗烘套的提前爆發和整體結構向下明顯,競爭層面行業龍頭今年策略穩健,洗護市表現整體優于行業。


      奧維云網指出,在現實消費趨勢的大背景下,白色家電各品類的結構升級均遭遇了瓶頸,同時,今年是渠道分化和博弈最明顯的一年,線上市場尤為明顯。各電商平臺都在以低價占領用戶心智,線下也是特價機橫行,品牌方的市場秩序和價格秩序在618期間基本上被沖擊的七零八落。


      記者了解到,618期間,在空調行業,龍頭企業主動降價,小米、華凌、奧克斯、TCL等品牌加速跟進;冰箱行業,海爾加速調整貨品結構,加大了流量機,低價產品的供給。行業其他企業也快速調整策略,紛紛調低主銷型號的零售價格。在需求不足背景下,產業技術升級路徑缺乏有效支撐,頭部企業的市場出清和主動競爭行為加大,奧維云網預判2024年白電產品結構會有進一步回調。


      品需廚電市場呈現穩中有進態勢


      分品類看,洗碗機零售額同比增長4.6%,消毒柜零售額同比增長1.5%,嵌入式整體零售額同比增長2.2%,預計下半年品需廚電市場繼續穩中有進。


      2024年上半年廚衛品需類(洗碗機、消毒柜、嵌入式微蒸烤)受益于結構性增長帶動,品需廚電整體平穩增長。奧維云網推總數據顯示,品需廚電上半年累計零售額為111億元,同比增長3.6%;累計零售量為333萬臺,同比增長2.3%;分品類看,洗碗機零售額同比增長4.6%,消毒柜零售額同比增長1.5%,嵌入式整體零售額同比增長2.2%,預計下半年品需廚電市場繼續穩中有進。


      數據顯示,2024年1-5月洗碗機、一體機配套率分別達到55.6%和12.9%,較2023年分別提升15.8%和3.7%。近年來居民對家電升級的需求旺盛,而洗碗機、一體機作為改善型廚電,品質化標簽明顯,預計洗碗機、一體機工程市場滲透率將持續向好。


      受到整體市場需求放緩,消費信心低迷,我國房地產市場又處于調整震蕩期的影響,進入2024年以來,被大眾寄予厚望的洗碗機市場并沒有取得更高速的增長,但依舊延續了穩步正增長的行情。


      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洗碗機市場零售額規模58億元,同比增長4.6%。零售量規模99萬臺,同比增長3.5%;隨著企業資源的不斷投入及產品創新加速,預計2024年下半年洗碗機市場依然會保持穩定增長。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對消毒產品的需求增加,消毒柜市場規模逐漸觸底反彈。奧維云網推總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消毒柜零售額16億元,同比增長1.5%;零售量173萬臺,同比增長1.2%,行業整體趨勢平穩,持續向好。


      家電出口實現穩步增長


      中國家電行業的全球增長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提升存量市場份額、引入創新產品拓展歐美市場,以及新興市場家電滲透率的提升。


      自2020年以來,全球化、科技新品和產業跨界已成為推動家電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市場上展現出卓越的效率、研發能力和渠道優勢,這使得它們能夠靈活應對全球貿易政策的變動,并在長期保持競爭力。


      靈犀投研認為,盡管2024年9月起家電出口同比增速可能放緩,但中國家電企業的全球化優勢仍然明顯。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家電行業的全球增長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提升存量市場份額、引入創新產品拓展歐美市場,以及新興市場家電滲透率的提升。這種全球化戰略不僅能夠分散風險,還能為企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有望推動板塊估值的長期提升。


      海關總署及中國機電商會等機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國際市場需求回暖的帶動下,中國家電出口實現穩步增長。2024年1-5月,中國家電(白色家電)出口金額為531.7億美元,同比增長11.9%。預計上半年家電出口規模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從區域出口表現來看,中國對全球多個主要市場出口家電金額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對新興市場出口增長勢頭最為明顯。中國對亞洲出口家電穩中有進。


      據中國機電商會統計,2024年1-5月,中國對亞洲出口家電金額為205.2億美元,同比增長13.8%。今年前5個月中國對歐洲出口家電金額為138.8億美元,同比增長7.9%。今年前5個月中國對北美市場出口家電走勢回暖。據中國機電商會統計,2024年1-5月,中國對北美市場出口家電金額為102.5億美元,增速止跌回正至4.3%,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了23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家電金額為93.8億美元,同比微增3.2%。中國對非洲出口家電金額為24.2億美元,同比增長16.8%。


      從品類來看,今年前5個月,中國機電商會監測的六大家電品類及零件出口呈量額齊升的良好態勢,比去年同期有明顯改善。其中,大家電、廚衛家電、生活家電、環境家電和個人護理類產品出口量增速均超20%,其余品類出口量增速也在15%以上;從出口額來看,生活家電出口增速最高;此外,家電零件出口表現比去年同期也呈復蘇態勢,出口量額均有提升。


      從具體產品來看,2024年前5個月大家電品類中的空調、冰箱和冷柜出口量走勢延續回暖趨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廚衛類家電(煙灶熱)絕大部分產品出口量保持高位增長。環境家電多數產品出口規模相比去年有明顯增長。生活類家電出口表現延續了去年的回暖態勢,總體來看,大部分產品出口量平穩上升。


      受海外通脹放緩、庫存去化效果明顯、消費趨勢階段性復蘇等因素影響,全球市場對于廚房小家電的需求逐步回暖,多數產品出口表現亮眼。據中國機電商會統計,2024年1-5月,中國機電商會監測的10類廚房小家電中的8種重點產品出口額增速均在10%以上,其中,飲水機出口增幅高達44.9%,出口583萬余臺,已超過去年全年出口規模的53%。


      同時,個人護理類產品出口延續了去年整年增長走勢。據中國機電商會統計,2024年1-5月,電推剪出口量為9998余萬臺,其他理發器具出口量為9500萬臺,剃須刀出口量為3244萬臺;電吹風出口量增長最為明顯,已達去年全年出口總量的46.4%。


      奧維云網表示,在整體市場需求放緩,消費信心低迷的大環境下,2024年下半年家電市場仍將面臨增長的壓力,在各種不確定的因素面前,產品創新力、服務能力依然是獲得消費者認可的關鍵因素,通過以用戶為中心、洞察消費者需求,為用戶提供更能滿足用戶功能性需求與情緒價值的創新產品,長久來看依然可以助力市場穩健增長。(記者 曹雅麗)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