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在2024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宣布,啟動首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加快推進“5G+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和規模化應用。南京、武漢、青島等10個試點城市將打造具有全國、區域引領效應的“5G+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和創新生態。
發展進入新階段
“5G+工業互聯網”是指利用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構建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通過5G技術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面連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新的實現途徑,助力企業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綠色、安全發展。
據了解,“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首批十大試點城市包括:南京、武漢、青島、深圳、蘇州、上海、寧波、廣州、沈陽、成都。試點城市將打造具有全國、區域引領效應的“5G+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和創新生態,推動“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
首批試點城市將發揮“5G+工業互聯網”新技術、新設施、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優勢,緊密服務地方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為全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構建新范式,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開辟新路徑,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新動能。
當前,中國“5G+工業互聯網”正邁向高質量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接下來計劃推動出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形成新階段工業互聯網頂層設計,并出臺“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的升級版實施方案,升級網絡設施技術、產品融合應用、產業生態和公共服務,推動“5G+工業互聯網”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創新發展。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劉文卿表示,希望更多不同領域的專家參與進來,一方面促進老舊信息系統升級和互聯互通,支撐工業、數據暢通流轉;另一方面探索5G-A、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重點行業領域的應用實踐。
近年來,“5G+工業互聯網”在各行業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持續加快。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大會上發布了《2024年5G工廠名錄》,煤炭開采和洗選、汽車制造、儀器儀表制造等39個行業的400家5G工廠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介紹,這是2023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二次發布5G工廠名錄。與去年相比,2024年入選的5G工廠地域分布更均衡,行業應用更廣泛,企業融通更深入。
新目標新路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發展工業互聯網”,為工業互聯網、“5G+工業互聯網”發展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
事實上,早在2019年末,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為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按下了“加速鍵”。此后,《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發布,為“5G+工業互聯網”在廣度、深度、力度多向發力指明了路徑。
以首批入選“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的深圳為例,深圳圍繞5G-A引領、算網融合、星空一體,累計建成5G基站8萬個,升級5G-A基站超2.3萬個。在推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方面,深圳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全面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目前,全市累計培育全球“燈塔工廠”2家,升級可持續“燈塔工廠”1家、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7個、國家級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近百個。
同一批入選的城市武漢近年來先后獲批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全面建成高質量全覆蓋的5G網絡,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量由2億個增加到238億個;建成全國規模最大、場景最多,首個全5G接入的開放道路自動駕駛示范區,“5G+工業互聯網”20個典型場景實現全覆蓋。
此外,南京也緊抓“5G+工業互聯網”發展機遇,加快5G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典型應用,一體化推進工業互聯網網絡、標識、平臺、數據、安全等五大功能體系發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24家具備10個以上“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的工廠,7家工廠入選工信部5G工廠名錄。中興通訊建成全國首家五星級5G工廠,揚子石化、南京鋼鐵、中車浦鎮分別入選工信部“5G+工業互聯網”重點行業實踐案例和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
據了解,“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將聚焦打造“發展政策策源高地、技術創新引領高地、規模應用示范高地、融合產業集聚高地”目標,為全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構建新范式,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開辟新路徑,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新動能。
仍面臨諸多挑戰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已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一系列成果加速落地。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408.9萬座,建設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4萬個,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工業級5G產品研發推廣。工業互聯網在覆蓋全部工業大類的基礎上,已經助力千行百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深深改變著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過,“5G+工業互聯網”想要在更多的場景實現落地應用,成本依然是關鍵。對此,張云明表示,當前5G模組價格相比于2019年商用時下降了90%,為工業互聯網落地提供了支持。
據行業機構預測,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規模化生產的推進,不少廠商還推出了 AI模組,憑借高算力與靈活性,成為邊緣 AI的首選解決方案。
但數字化轉型進程中不容忽視的是,目前大模型的可靠性、可解釋性、實時性,數據的數量、質量、安全問題等都將對大模型落地工業帶來挑戰。與此同時,一些企業對于“5G+工業互聯網”仍然存在“不會轉”“不敢轉”“不愿轉”等問題。
對此,國家數據局副局長陳榮輝在會上表示,國家數據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和數字技術雙輪驅動作用,縱深推進產業數字化。其中,強化數據賦能,推動釋放乘數效應。落實好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政策,打造更多示范場景,鼓勵大中小企業共同開發利用企業數據資源,推進企業、行業、城市、個人、跨境五類可信數據空間的建設和運營。
當前,“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發展的新局面正加快形成。張云明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扎實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引導地方破解“5G+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的真難題和新課題,打造創新驅動、先行先試樣板。同時,開展工業互聯網與重點產業鏈深度融合“鏈網協同”行動,分行業分領域推進5G工廠建設,推廣個性化定制、可視化治理、“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及“工業互聯網+綠色低碳”等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記者 蔡佳文)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