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數據(下同),2024年,我國原料藥進出口總額538.0億美元,同比增長5.6%。其中,出口額429.8億美元,同比增長5.1%;進口額108.1億美元,同比增長7.9%。原料藥外貿情況平穩向好,我國憑借自身優勢穩居全球原料藥供應大國地位。
原料藥進出口額實現增長
2015—2024年,我國原料藥出口額從235.5億美元增至429.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7.7%。同期,進口額從67.0億美元增至108.2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5.9%。
原料藥作為我國西藥類產品出口中的重點產品,2024年出口額約占西藥類產品出口額的80%。2015—2024年,我國原料藥出口額從235.5億美元增至429.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7.7%,保持穩速增長。我國作為全球原料藥供應大國的地位穩固。
從2021年以來我國原料藥出口走勢分析可看出,新冠疫情引發全球原料藥需求快速增長。2022年,我國原料藥出口額創歷史新高,達515.6億美元。2023年,海外市場需求回落,疊加境外企業去庫存壓力,原料藥出口額同比下滑超過20%。2024年,我國原料藥出口回歸常態,出口額增速為5.1%。
從出口數量看,2015—2024年,我國原料藥出口數量持續增長,年復合增長率9.0%。2024年,原料藥出口數量同比增長19.4%,創歷史新高。當前,國際原料藥市場需求旺盛,我國原料藥企業依托多年的技術積累、聚集效應及成本優勢,迅速滿足國際市場需求,推動我國原料藥出口量進一步提升。同時,隨著原料藥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我國原料藥出口均價進一步下跌。
進口方面,2015—2024年,我國原料藥進口額從67.0億美元增至108.2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5.9%,略慢于出口增速。近10年,我國原料藥進口增長呈現出階段性穩定與快速上漲突破相結合的特征。具體來看,2015—2017年,進口額維持在70億美元左右;2018—2021年,進口額穩步增長至85億美元左右;2022—2024年,進口額進一步攀升至100億美元左右。
尤其在2024年,肽類激素原料藥進口額快速增長,這一趨勢有望推動我國原料藥進口再上新臺階。從當前趨勢看,未來兩年我國原料藥進口額有望達到115億美元。這一預期反映了我國醫藥產業對原料藥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肽類激素原料藥市場的巨大潛力。
各大品種出口業績漲跌互現
2024年,維生素類原料藥出口價格上漲;抗結核類原料藥出口量大幅上升,但出口總額不高;解熱鎮痛類原料藥出口量緩慢下降,價格呈跌。
近年來,原料藥行業競爭加劇,各類產品多通過犧牲價格換取市場,呈現“價跌量增”態勢。
2024年,我國原料藥出口平穩增長來之不易。出口前四大類原料藥為抗感染類、氨基酸類、維生素類、激素類原料藥,出口額分別為51.0億美元、44.9億美元、34.5億美元、14.0億美元,合計占原料藥總體出口額的三分之一。四類原料藥均保持出口額和數量齊升態勢。
2024年,維生素類原料藥出口表現亮眼,出口價格呈上漲態勢,較2023年同期上升6.5%。維生素B12、維生素B1出口價格漲幅最高,較2023年同期分別上漲32.9%和29.9%。維生素A、維生素AD3、維生素C出口價格漲幅次之,較2023年同期上升約10%。維生素E和維生素B6出口價格漲幅約5%。維生素類原料藥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與2023年7月德國巴斯夫路德維希港工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全球維生素相關產品供應緊張有關。
抗結核類原料藥出口業績同樣搶眼。雖然出口總額不高,但出口量呈現大幅增長態勢。2024年,利福平及其衍生物出口520.5噸,同比增長86.1%;乙胺丁醇出口70.5噸,同比增長261.1%。
相較之下,解熱鎮痛類原料藥出口“量價齊跌”的表現差強人意。2024年,解熱鎮痛類原料藥出口價格同比下降17.6%,出口量同比下降4.4%。從2022年以來解熱鎮痛類原料藥出口走勢可以看出,全球市場需求呈現過飽和狀態。自2022年我國解熱鎮痛類原料藥出口達到高點后,2023年至今,解熱鎮痛類原料藥的出口量緩慢下降,國內的庫存及產能充足,供需不匹配,導致價格持續下滑。表1列出了布洛芬、撲熱息痛、安替比林、阿司匹林原料藥2023年及2024年出口價格同比變化情況,其中撲熱息痛的價格跌幅最大。
原料藥進口方面,以胰島素類似物為代表的肽類激素原料藥獨占鰲頭,其所在的其他多肽類激素HS編碼進口額22.1億美元,占原料藥進口總額的20%,成為2024年原料藥進口取得增長的主要因素。
貿易伙伴合作多元拓展
2024年,印度和美國是我國原料藥出口主要市場,俄羅斯、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市場對我國原料藥需求強勁。我國從丹麥進口原料藥19.7億美元,同比增長42.8%,丹麥成為我國原料藥第一大進口市場。
2024年,亞洲和歐洲依舊是我國原料藥出口主要市場。亞洲占比最高,出口額188.1億美元,增速穩定在4.2%;歐洲位列第二,出口額125.4億美元,同比微降0.3%。我國原料藥對北美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出口額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出口額分別為50.2億美元、47.6億美元和13.6億美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4%、14.1%和18.9%。
從具體出口市場來看,印度和美國依舊是我國原料藥出口前兩大市場。2024年,我國對印度出口原料藥61.3億美元,同比微降1.0%;對美國出口原料藥45.2億美元,同比增長12.0%。緊隨其后的是第二梯隊市場,包括韓國、巴西、日本、荷蘭及德國,我國對這些市場的原料藥出口額維持在15億~21億美元。此外,第三梯隊市場如俄羅斯、越南、印度尼西亞、西班牙、意大利、泰國,也展現出了對我國原料藥的強勁需求,我國原料藥出口至這些市場的出口額為10億~14億美元。
進口方面,歐洲和亞洲是我國原料藥進口的主要來源。2024年,我國自歐洲和亞洲進口原料藥分別為61.4億美元和35.5億美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5.7%和3.7%。
從具體進口市場來看,丹麥異軍突起,短短兩年即成為我國原料藥第一大進口市場。2024年,我國從丹麥進口原料藥19.7億美元,同比增長42.8%。愛爾蘭位居第二,這與其近年來不斷推出優惠政策吸引跨國藥企落地生產密切相關。2024年,我國從愛爾蘭進口原料藥11.5億美元,同比增長78.7%。緊隨其后的是第二梯隊市場,包括德國、美國、印度、日本和印度尼西亞,我國從這些市場進口原料藥6億~10億美元。(作者: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李輝)
轉自:中國醫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