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轉型發展挑戰仍存 煤炭行業臨近轉型關鍵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25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煤協")日前召開2024年度煤炭工業改革發展新聞發布會,回顧"十四五"以來煤炭行業改革發展,并總結了2024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會議還發布了《2024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


      "十四五"以來,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煤炭行業強化供應保障能力,著力打造現代化煤炭產業體系,行業發展動力活力不斷增強。近年煤炭供應總量持續上升,生產重心加速向中西部轉移。同時,我國現代化煤炭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煤炭產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規模不斷擴大,促進了煤炭產品由燃料向原料與燃料并重轉變。展望"十五五",在碳達峰目標要求下,煤炭消費或將于2028年達到峰值平臺,煤炭行業將進入轉型發展關鍵期。如何穩規模、控增量,同時適應平臺期消費量波動,是煤炭行業需要持續探索的課題。


      梯級發展格局成型


      2024年,我國煤炭產量首次達到47.8億噸,較2020年增加8.8億噸。中煤協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華指出:"近4年來,全國累計生產煤炭181.8億噸,約占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的66.6%,煤炭消費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5%。"


      近年來,煤炭生產重心向中西部轉移趨勢漸強。中煤協統計顯示,"十四五"以來,西部地區原煤產量由23.2億噸增加到30.4億噸,占全國的比重增加4.2%;中部地區原煤產量由13.1億噸增加到15.0億噸,占比下降2.2%;東部和東北地區占比分別下降1.5%和0.5%。


      生產重心西移背景下,我國煤炭主要產地的能源保供作用不斷增強。2024年,8個億噸級省(區)原煤產量43.6億噸、占全國的91.3%,比2020年增加8.6億噸、占比提高1.6%。4年來,新疆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設,釋放先進產能,2024年煤炭產量首次達到5.4億噸,比2020年增加2.7億噸,"疆煤外運"突破1.3億噸,成為全國煤炭生產新高地。鄂爾多斯市原煤產量由6.4億噸增長到8.94億噸,原煤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由16.4%提高到18.7%。山西、蒙西、蒙東、陜北和新疆五大煤炭供應保障基地建設加快推進,煤炭生產的東中西梯級發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運輸方面,"西煤東運""北煤南運"鐵路網不斷延伸,運煤通道集疏運體系加快建設,全國煤炭鐵路發運量由23.6億噸提高到28.2億噸,陸港聯運、江海聯運等多式聯運更加暢通便捷,煤炭儲備基地和現代物流樞紐建設穩步推進,煤炭資源全國配置能力顯著增強。


      產業體系不斷優化


      郭中華指出,"十四五"以來,我國現代化煤炭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煤炭產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4年來,全國煤礦數量由4600余處減少到目前的4300處以內,平均單井(礦)規模由110萬噸/年左右提高到140萬噸/年以上,大型現代化煤礦產量占全國85%以上。截至去年,我國年產千萬噸級煤礦共83處、產能達到13.6億噸/年,較2020年增加31處、產能增加5.4億噸/年。今年以來,又有幾處千萬噸級煤礦投入運營。"


      同時,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持續提升。近年來商品煤質量評價和管理標準持續完善,煤炭深加工精細化程度不斷提高。2024年我國原煤入洗率達到68%,大型礦區煤矸石綜合利用率、礦井水綜合利用率、土地復墾率保持較高水平,大型煤炭企業原煤生產綜合能耗、原煤生產綜合電耗分別下降到7.9千克標準煤/噸、23.7千瓦時/噸。


      郭中華進一步指出,近年來,煤炭新興產業規模也不斷發展壯大。"伴隨煤化工技術持續取得突破,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產能快速發展。一批煤化工基地、煤炭分級利用基地加快建設,煤炭由單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轉變加快推進。"


      近年來,一大批企業持續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布局先進算力、前沿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推動煤炭與新能源優化組合,搶占產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鄭州煤礦機械集團智慧園區入選全球"燈塔工廠",榆鄂寧現代煤化工集群成功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成長。


      消費達峰任重道遠


      展望"十五五",我國將在這一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煤炭消費預計同時達峰,行業發展面臨轉型挑戰。"當前,煤炭消費的快速增長期已結束,煤炭消費總量正處于達到峰值平臺前期的小幅波動增長階段。預計2028年前后,中國煤炭消費總量將真正進入峰值平臺期。"中煤協副秘書長張宏表示,峰值平臺意味著煤炭消費量并不會在達峰后立即下降,而是在5-10年的平臺期內保持小幅波動。伴隨新能源進一步發展,對傳統能源替代作用進一步加強,煤炭消費才可能出現明顯下降。


      "因此,'十五五''十六五'是煤炭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期。行業將由長期以來的擴規模增量發展階段,轉向穩規模零增量,甚至減量發展階段。煤炭行業的發展方式、發展思路、發展路徑都將面臨轉型、提質和升級挑戰。"張宏表示,轉型挑戰同時也帶來機遇,新能源發電存在波動,要求煤電發揮調峰和基準保障作用,這將倒逼煤炭行業不斷提升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十五五"期間,晉陜蒙疆等煤炭主產地的產能仍將持續釋放。但也有部分產地可能面臨產量下降挑戰,特別是部分老礦區由于資源枯竭,當前已經出現產能接續不足問題,做好轉型發展任重道遠。


      此外,近年煤炭行業也暴露出全國煤炭生產開發布局有待統籌優化;長距離大運量跨區域運輸需求對煤炭供應保障提出更高要求,保障全國煤炭供需平衡的壓力加大;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偏低,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效率偏低,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需要進一步深化等一系列問題,需要用系統思維,推動改革創新加以解決。(記者 楊沐巖)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