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新增裝機規模歷史性下降 新型儲能高速增長按下了“暫停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23





      今年一季度,國內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出現歷史性下滑,引發行業廣泛關注。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新增投運裝機規模為5.03GW/11.79GWh,同比下降1.5%和5.5% ,這是該聯盟自2022年公開統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盡管多家頭部儲能企業反映“531”搶裝潮導致訂單激增,但一季度裝機數據仍出現下滑。裝機數據和市場感受緣何錯位?新增裝機首次下滑,是否意味著新型儲能產業高速增長態勢將告一段落?


      市場彌漫觀望情緒


      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我國新型儲能裝機實現快速發展,連續3年新增和累計裝機規模增速均超過100%。


      新增裝機陡然下滑,始料未及。今年2月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136號文”),明確要求“不得將配置儲能作為新建新能源項目核準、并網、上網等的前置條件”。該政策直接叫停了實施多年的新能源強制配儲政策,維持多年的政策驅動發展模式發生根本改變。


      儲能企業人士向《中國能源報》記者坦言,短期新型儲能面臨較大壓力。“隨著新能源配儲政策調整,項目方可能消減儲能配套投資。從近期市場數據看,儲能項目招標活躍度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而且已招標項目存在較高的擱置風險。”


      “一季度裝機下降,主要原因是項目建設周期規律疊加政策調整帶來影響。”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副秘書長岳芬分析,按照項目建設周期,新能源“搶裝潮”帶來的儲能裝機更多會體現在第二季度,一季度一般是絕大部分企業全年中裝機最少的時段,不是訂單交付的主要周期。“其次,'136號文'出臺后,國家層面雖然明確了改革方案,但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出臺,短期內市場會呈現觀望態勢,需要重新搭建投資收益測算模型,項目開發速度放緩。”


      場景分化顯現


      從不同應用場景看,一季度儲能裝機情況呈現出明顯分化態勢。其中,電網側表現突出,獨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占比52%,較去年同期增長17個百分點,新增裝機規模2.63GW/6.48GWh,同比增46%/68%;共有21個獨立儲能項目投運,其中百兆瓦級以上項目17個。


      一季度,國內建成并網單體裝機容量最大的電網側獨立儲能項目--張家口察北管理區300MW/1.2GWh儲能電站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全國單體最大的組串式儲能電站--河北衡水春晟新能源200MW/800MWh獨立儲能電站項目成功并網。隨著新能源并網比例提高,系統對調峰、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獨立共享儲能憑借雙向調節特性,成為緩解新能源并網壓力的剛需資源。


      此外,電源側新增裝機規模為1.83GW/4.09GWh,功率規模較去年同期下降31%,占比下降16個百分點,且均為新能源配儲項目;用戶側新增裝機規模為575MW/1124MWh,功率規模同比下降11%。


      “用戶側儲能監管趨于嚴格。”岳芬指出,用戶側裝機大省浙江已將監管和安全標準升級,多地要求消防整改,并啟用項目管理平臺,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由此導致企業的非技術性成本增加,項目批復難度加大。用戶側市場“玩家”眾多,且快速涌入市場,加劇市場競爭。用戶側工商儲的產品價格一降再降,目前已經有低于0.5元/Wh的產品定價,在峰谷套利單一盈利模式下,盈利空間壓縮,投資意愿降低。


      長期前景仍然看好


      基于當前現狀,新型儲能產業未來走勢如何?


      岳芬指出,一季度的統計數據體現出儲能市場對政策的高度敏感性。“136號文”出臺后,隨著新能源全面進入市場,儲能發展將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隨著后續實施細則落地,市場機制將逐漸完善,儲能的價值將得到充分體現,盈利模式進一步豐富,經歷短期的市場觀望期后,未來儲能裝機容量和市場需求仍會快速增長。“對儲能企業而言,通過技術革新、商業模式創新,提升儲能產品的質量和服務等核心競爭力,行業內卷情況將進一步改善。”


      上述儲能企業人士表示,一季度新增裝機下滑是政策調整、市場過渡的階段性現象,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化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新型儲能行業仍將維持高速增長。但行業發展邏輯已從政策驅動下的規模擴張轉向市場競爭下的技術突圍。未來,具有核心技術壁壘、成本管控能力和全生命周期服務優勢的企業將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岳芬判斷,今年新型儲能新增裝機有望超過30GW,整個“十四五”時期,新型儲能年復合增速仍將超過100%。進入“十五五”,中國新型儲能市場將逐步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型。保守場景下,預計2030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236.1GW,2025-2030年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20.2%;理想場景下,預計2030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291.2GW,2025-2030年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24.5%。(記者 盧奇秀)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