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半導體業需要多元化推動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莫大康    時間:2017-04-10





      之前中國半導體業發展一直是由政府資金來推動,加上技術引進策略。到2000年時出現中芯國際,它最大不同之處是試圖脫離國家資金支持,采用市場化方式運作。回頭來看,2000年~2005年期間中芯國際是相當的成功,因為它至少能表明沒有國家資金的支持,在短期內是能成功的,加上它的目標明確,要迅速追趕上去,導致當時的臺積電也把它作為競爭對手來看待。


      盡管中芯國際在2004年于紐約、香港兩地同時上市,然而由于瓦圣納條約的技術封鎖,及當時它的12英寸生產線執行存儲器代工策略,導致后來的資金鏈斷裂,迫使中芯國際與地方政府合作發展,以及求助于國家資金的支持。


      “大基金”是中國半導體業新起點


      2014年“大基金”的推出是中國半導體業的新起點。它的推出不是偶然的,有兩個方面因素;一個是現階段資金是限制產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必須加大投資發展產業;另一個是現階段必須由國家資金來引導,并帶動。


      另外“大基金”與之前國家的“01”與“02”專項基金完全不同,它是投資入股,需要投資有回報,它不再是無償的使用。


      2017年3月15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裁丁文武在上海出席中國產業和技術投資論壇時介紹,截止到2016年年底,國家大基金成立兩年多來,堅持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科學化決策的原則,共投資35家企業,累計有效決策投資43個項目,累計項目承諾投資額818億元,實際出資額563億元,分別占一期募資總額的59%和41%。


      大基金在現階段是必需的,它必須推動企業減少對于政府資金的依賴,而逐步轉向市場化,因此盡快縮短這段過渡過程,同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是首要任務。


      中國新興產業發展尚脫不開“大起大落”的循環,它與地方政府的GDP政績觀以及非市場化因素等相關連。因為部分地方政府聚焦的是項目的開建,至于未來項目的成與敗是企業的責任,與他們無關,所以他們的“膽量”一定很大。


      2014年,中國政府決心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出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同時,據初步統計,包括國家大基金、地方政府基金在內,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總額已經超過4600億元,其中包括15個以上的省、直轄市都有半導體業的發展計劃。


      對于地方政府積極參與半導體業發展的積極性要從兩個方面來看,有利的方面是它打破產業發展相對沉悶的局面,有活力,動作迅速,可以補充國家資金的部分不足。而不足的方面是可能導致產業發展不能聚焦,難以形成合力,打亂國家的統一布局,很有可能造成重復引進,催生產業泡沫。更為關鍵的是半導體不是一個在中國現有條件下容易實現盈利的產業,所以地方政府沒有責任,也支持不起產業發展的重任。


      因此全盤否定不客觀,同樣放任自流也會后患無窮,需要逐個項目迅速地進行梳理,并加以調整。


      紫光是中國半導體業新生力量


      中國半導體業發展相比于全球先進地區與國家己經落后了一大截。如今為了縮小差距,在大基金等的支持下開始實現追趕,應該對于全球半導體業發展是個大好事。然而中國的行動卻得到不同的反應,有時被視為“洪水猛獸”,令人覺得非常的不公平,問題究竟出在那里?


      紫光在中國半導體業中是個“新兵”,但是它的雄心之大、氣勢之足已引起業界與全球的關注。它首先采用“買買買”的策略,從邏輯上是正確的,試圖能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再向上延伸。但是具體實施方面,如提出要用230億美元兼并美光,后來又提出要收購臺灣地區的3家封裝企業25%的股權,結果也被否決。


      在國內發展存儲器項目,客觀地說現階段不該是紫光的責任,是產業發展的責任,因為虧損的概率太大。一家上市企業不能為發展中國存儲器業而承擔虧損的責任,否則無法向股民交待。但是紫光仍有發展存儲器業的積極性實在是難能可貴,應該予以鼓勵與支持。如它是武漢長江存儲的最大股東,總投資達240億美元,月產30萬片,做3DNAND閃存;并在南京再投資300億美元,一期投100億美元,做存儲器,包括3DNAND及DRAM,月產能10萬片,另外花300億元建配套的IC國際城等。


      另外紫光發展的目標,以重金投研發,全球攬人才,未來5年,投資約470億美元,將實現“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美元,手機芯片市場份額成為世界第一,進入世界半導體公司前三名”。


      現階段中國半導體業發展仍是一個“追趕者”的角色,前面的路還很長。對于紫光這個半導體業中的“新進者“,按西方的邏輯覺得更是不可思議,它的動機是什么?技術從何處得到?加上從常識出發,怎么有可能在5年內崛起一家世界級的公司。通常如一條存儲器生產線,從開工到通線用時18個月,之后進入工藝爬坡階段,按中國現在的水平這一步的差距最明顯,表明實現量產的產能擴充速度是緩慢上升的。而相比三星西安做3DNAND閃存,它在2014年5月實現量產,而到2016年底時的產能已上升達月產10萬片~12萬片,營收已經超過30億美元。因此即便武漢長江存儲能成功,到2020年時營收能實現30億美元,已是相當可觀。現在的英特爾只有550億美元,臺積電有300億美元,紫光要實現年營收達1000億美元目標的底氣在哪里?


      按近期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的講話,中國半導體業在未來5至10年中仍為追趕者、學習者、探索者、貢獻者。中國半導體業與全球先進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這個差距在未來5至10年中還將長期存在。這樣的講話口徑才符合現狀與邏輯,讓別人能夠接受。


      紫光的出現,在中國半導體業內是一股新生的力量,本應愛護它、扶植它。因為它的產業發展思維,從邏輯上與傳統的有所不同。它提出所謂“羊毛長在豬身上,狗來買單”。按我的理解,它也認同發展芯片制造業及存儲器可能難實現盈利,但是希望通過資本運作方法可以讓投資者獲利。這樣全新的發展理念,我暫時還理解不了,但是相信中國半導體業發展也需要多元化的推動力,因此對于紫光還是要抱積極支持的態度。


      中國半導體業崛起誰也無法阻擋


      2017年3月15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裁丁文武在上海出席中國產業和技術投資論壇時,曾對有關產業發展的“過熱”現象作了如下描述:“各地在發展IC產業時,要避免‘遍地開花’開工廠的現象,更要避免低水平重復和一哄而上形成泡沫。”


      丁文武認為,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好事,但是建議各地認真考慮自身的條件,理性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避免出現無序化、碎片化、同質化的現象。


      另外,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說,中國半導體產業面臨著宣傳“虛火”。他說:“媒體尤其是自媒體的過度宣傳,已經誤導海內外,引起先進國家和地區不必要的警覺。”


      而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直言,產業需要理性投資。“很多地方基金的規模要打兩折來看,現在是結構性過熱。”


      近期這些講話反映出,從國家層面己經覺察到中國半導體業發展中有些“過熱”的跡象,因此他們的講話得到業界廣泛的贊譽。


      在這個時間點指出發展中的亂象是十分及時的,因為絕大部分項目還在募資,或者宣布開工階段,并未實質上進行投資,所以適時地調整可減少許多資源的浪費。


      盡管中國半導體業發展尚不盡人意,在先進工藝制程技術方面的差距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但是未來產業的崛起誰也無法阻擋,這也是美國等要竭力阻礙中國發展半導體業的根本原因之一。


      目前中國半導體業發展的階段與全球不同步,加上以“大基金”為引導,眾多地方政府與民營資本的熱情參與,總體上目前產業的形勢是健康的,向好的方面進步。中國半導體業發展處在兩難之中,不扶植企業怕追趕不上,而長期扶植肯定不利于企業的競爭力增長,因此橫下一條心要迅速做出決斷。然而由于國際形勢十分嚴峻,所以沒有退路,要拋棄一切幻想,一定要以自己的力量為主,加強研發、迅速突破。近期產業出現一些“虛火”,甚至有些“亂象”,不必太過緊張,這是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因為總的產業趨勢是市場化逐漸成為主導,相信業界能明辨是非,作出正確的判斷。唯一不太放心的是部分地方政府項目,因為它們的目的有所不同,“膽子”會很大,需要及時地引導與調整。另外相信紫光在中國半導體業發展中會逐漸地成熟,成為一支中堅力量,趨向理性的成長。


      中國半導體業已經啟航,它的希望在于企業,骨干企業的成功尤為關鍵,所以要創造一切條件讓企業能夠輕松上陣,有向上發展的活力,政府盡可能少地干預項目的實施,讓市場資源真正能起主導作用。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低價不應成為國產半導體設備的基因

      低價不應成為國產半導體設備的基因

      在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專項以及其他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我國半導體設備產業取得較快進步,部分關鍵設備從無到有,實現了與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同步發展。
      2017-07-17
    • 半導體:2018年邁入多元發展階段

      半導體:2018年邁入多元發展階段

      半導體產業的快速增長得益于物聯網、智能汽車、人工智能等市場的崛起,以及5G商用進程的加快。在2017年眾多新勢能紛紛崛起之時,2018年半導體業將會呈現什么發展趨勢?
      2018-01-11
    • 國內半導體設備產業“攻山頭插旗子”方式如何改變?

      國內半導體設備產業“攻山頭插旗子”方式如何改變?

      隨著我國半導體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國內半導體設備業呈現出較快發展的勢頭。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及各地方政府、科技創新專項的大力支持下,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快速穩步增長,多種產品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甚至有些已經通過考核...
      2018-03-02
    • 半導體材料與設備業短板如何盡快補齊?

      半導體材料與設備業短板如何盡快補齊?

      2018中國半導體材料及設備產業發展大會近期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旨在通過梳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方向、推介半導體材料及設備產業的創新理念,共同促進半導體產業生態環境的構建,推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健康發展。
      2018-03-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