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交出了滿意的答卷,WSTS(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Gartner以及ICInsights三大分析機構陸續上調了半導體產業的最高增速。據WSTS的分析數據,2017年全球半導體業銷售收入預計達3966.5億美元,同比增長17%,創下了2011年以來半導體產業的最高增速。
(圖片來源:互聯網)
半導體產業的快速增長得益于物聯網、智能汽車、人工智能等市場的崛起,以及5G商用進程的加快。在2017年眾多新勢能紛紛崛起之時,2018年半導體業將會呈現什么發展趨勢?《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了主導企業、分析機構以及行業專家,對2018年的半導體市場進行了展望。
市場:多元化助力拉動發展
通過采訪記者感受到,2018年半導體產業將依然欣欣向榮,拉動市場發展的因素重點圍繞在汽車電子、人工智能(AI)、存儲器以及5G網絡等多個領域上。
走過2017年“昂貴”的半導體市場,業內人士迎來了2018年的新機遇。知名信息技術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預測2018年半導體市場可望增長4%,達到4274億美元規模,繼2017年后再創新高。
推動半導體市場持續增長的原因成為業內人士熱切討論的重點。格芯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格羅方德,以下簡稱格芯)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白農對《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2018年半導體市場發展將會受益于汽車電子、AR等領域的增長,另一方面,5G網絡、IoT也將積極推動半導體產業步入黃金期。分析機構IDC預測,2018年,至少有40%的公司將配備數字化管理團隊推進IoT等戰略。臺灣工研院IEK認為,2018年IoT將會同AI融合成為AIoT。隨著AIoT時代來臨,高效能運算AI芯片的市場需求將會迅速增長。
談到拉動半導體發展的新興力量,就不得不提到人工智能。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楊展悌向記者介紹,人工智能將會成為2018年度關鍵詞。“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密不可分,未來趨勢是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物聯網技術兩者相結合,進化為AIoT,進而驅動汽車電子和智能設備的升級。上述的新興市場和技術將促成新產品的出現或現有產品的升級,將為整體半導體產業營收注入一股動力。另一方面,日益復雜的新技術也將促成更多的跨界合作,生態系統的建立也將日益重要。”楊展悌說。
“2018年半導體市場前景良好。”華虹宏力執行副總裁范恒表示,智能手機、存儲器、汽車電子和工業用半導體芯片是2018年半導體市場成長的主要動力。據集邦咨詢的數據,2018年DRAM產業的供給年成長率為19.6%。隨著智能手機內存容量的升級,2018年存儲器市場也將得以帶動。根據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預測,全球半導體(包括集成電路、光電器件、傳感器與分立器件)出貨量逐年穩定攀升,2018年將首次實現年出貨量超過1萬億顆。“我個人認為半導體產業還有更加光輝的未來。”范恒說。
并購:擴張趨緩,中國趕超仍具難度
2017年投資環境的變化影響著資本并購的熱情,專家預測,2018年并購局面或將回歸正軌。
雖然2018年半導體多元帶動力量將會爆發,但是企業擴展的趨勢可能漸緩。Mentor(ASiemens Business)CEO Walden CRhines(Wally)此前向媒體介紹,由于增長放緩、市場穩定和其他原因,半導體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會采取并購這種激進方法進行規模擴展,但是2018年除了存儲器企業外,半導體領域的其他企業延續整體融合的可能性不大。Walden CRhines認為造成這種市場現象的原因是半導體公司的總營收與營收利潤率之間關聯較弱。
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技術研究部部長朱晶表示,2018年高通、博通、NXP三家企業的并購案依舊是行業關注的重點,任何一例并購案都將對全球產業格局產生影響。國際并購壟斷效應的加強,將為中國相關領域的趕超加大難度。對于2018年中國半導體領域的企業并購來說,有兩方面值得關注,一個是中國PE收購海外半導體資產,另一個是中國整體并購規模和數量將合理化發展。
“2017年企業并購案并不多,原因之一是因為國際對中國半導體崛起警戒心提高,導致國際并購受阻。此外,半導體企業的并購屢屢出現天價的收購提案,并購對象是大型企業,因此要股東同意,政府審批通過的難度大增。預期2018年企業的并購數量不會有大幅增長。”楊展悌說。
5G:新興領域帶來新機遇
2018年5G網絡將呈現井噴式發展,并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新突破,各大企業已做好迎接新機遇的準備。
半導體領域眾多企業領導人表示期盼5G網絡的到來,期望新通訊網絡能為半導體產業打開新的窗口。5G對于半導體產業的帶動作用主要體現在性能優異的化合物半導體的大量使用上,5G智能手機需要大量采用GaAs射頻器件,而5G通信基站也將產生大量GaN射頻器件的需求,據賽迪智庫數據,GaAs射頻器件市場將達到130億美元,而GaN射頻器件市場或將超過6億美元。除了化合物半導體之外,5G網絡的多應用場景也為半導體產業帶來新機遇。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微電子)副總經理劉新陽表示,5G除了網速更快、移動寬帶體驗更優之外,更是將eMBB(增強移動寬帶)、uRLLC(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mMTC(海量物聯網)等多應用場景進行融合,產生“萬物互聯”的效應。“相對于4G網絡,5G網絡的‘萬物互聯’將帶來革命性的網絡體驗,并產生新的商業應用模式,也將為半導體領域帶來了新的機遇。”劉新陽說。
為抓住2018年新機遇,面對來勢洶洶的5G,眾多企業紛紛采取布局。高通產品市場和銷售副總裁孫剛告訴記者,千兆級LTE將是5G移動體驗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支柱,特別是在5G網絡發展初期,覆蓋尚未全面之時,更需要千兆級網絡提供充分的支持,才能確保用戶統一的高速網絡體驗。因此,高通正在通過兩代旗艦級驍龍移動平臺——驍龍835/845實現對千兆級LTE的支持。格芯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白農對《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2018年格芯將憑借FD-SOI工藝解決5G低功耗的要求,為業界提供首個多節點FD-SOI線路圖,推出新的12納米FD-SOI半導體技術,而這項技術或將廣泛的應用于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智能系統之中。華虹宏力執行副總裁范恒對記者表示,為了迎接5G時代的到來,華虹宏力將重點關注射頻SOI技術,并加大對0.13微米射頻SOI等相關技術的研究力度。中興微電子副總經理劉新陽表示,中興微電子將在2018年持續投入對5G關鍵技術的研究,在5G網絡架構扁平化、先進的新型無線技術(Massive MIMO、毫米波)、新材料應用探索(GaN、硅基光電子、自旋電子存儲)、關鍵IP創新、先進工藝應用、專利布局等方面多管齊下。
內存:2018年價格或將下滑
2017年超級存儲器周期即將過去,隨著2018年市場與制程轉換的穩定,存儲器價格將逐漸下滑。
根據WSTS的數據,2017年存儲器增速高達50.5%,在整個半導體銷售額板塊上扮演著最大催化劑的角色。存儲器分類中,價格暴漲的典型當屬DRAM和NAND。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一明向記者介紹,存儲器價格暴漲的背后,很大原因在于國際壟斷背景下,全球半導體存儲器的供需失衡。以DRAM為例,全球DRAM的產能主要控制在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三家廠商。據研究機構的數據,2017年三星電子DRAM每月平均投片量約390K,J.P.摩根研究報告指出,三星3DNAND的月產能16萬片。美光、SK海力士同樣困于產能不足。但是,根據集邦咨詢的數據,DRAM產業市場需求持續呈現增長趨勢,增幅可達20.6%。“壟斷背景下,供需失衡是造成價格上漲的最大原因。”朱一明說。
對于2018年是否會繼續存儲器價格上漲周期,朱一明表示2018年存儲器價格或將下滑,步入疲軟期。以NAND為例,根據Gartner的預測,2018年下游市場對NAND的需求量增速將達到43.8%,2019年其增速會降低至43.1%。下降的增速將減輕產能需求的壓力,進一步對價格產生影響,專家預測2018年NAND市場的單價將面臨回落。
此外,朱一明指出,2018年價格下滑也受到產品良率提升的影響。2017年國際大廠轉化3DNAND立體結構工藝技術,新舊工藝的轉換大大降低了產品的良率。隨著經驗的積累,新工藝走過新手期,技術發展逐漸嫻熟,產品的良率也漸漸地提升上來。“2018年,良率的提升伴隨著產能的積極釋放,存儲器的價格可能疲軟下滑,這種松動趨勢在2017年底已經可以看見苗頭。”朱一明說。(記者 顧鴻儒)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