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軟件:即將迎來新一輪提速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4-13





      2017年,隨著“1+X”規劃體系中11個配套實施指南、行動指南、發展規劃指南文件的全部印發,《中國制造2025》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兩會期間,智能制造已然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全國各地也正陸續出臺具體的實施政策。工業軟件既是《中國制造2025》著力突破提升的重點領域之一,也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關鍵使能工具,即將迎來新一輪的提速發展。制造業轉型升級是工業軟件市場應用的源頭動力,考慮到《中國制造2025》“1+X”規劃對制造業發展的指導和推動作用,從其重點任務的部署情況中或許可以一窺今年工業軟件產業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一 智能工廠解決方案


      根據《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的部署,“十三五”期間,智能制造工程的重點是推進工廠的智能化改造。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打造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前期需要咨詢設計,中期需要采購實施,后期需要運行維護。更不用說過程中為了適應新的生產組織方式,企業現有信息系統幾乎全要改造,現有流程和管理體系幾乎全要調整。可見,制造企業推進車間、工廠的智能化改造是要下決心的,何時改、怎么改,企業家自有一本賬要算。本文的重點不在于分析哪些行業、企業可能會先行啟動智能工廠建設,只論對應到供給一側的產業機會,應不僅涉及軟硬裝備,還包括服務。


      現有的工業軟件產業的商業模式,各賣各的產品,各管各的服務,是無法滿足智能工廠建設需求的。用戶企業本就面臨業務上的不確定性風險,更無法接受七拼八湊的智能化改造實施方案。這意味著相關工業軟件廠商間需建立深度的技術、產品、服務合作,意味著行業可能迎來整合。能做面向具體行業的大集成是廠商綜合實力的標志,這些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服務商將扛起智能工廠改造的大旗。放眼望去,兩三年內有望初見成效的候選行業和候選廠商已初見端倪。


      關鍵詞二 工業互聯網(工業物聯網)平臺


      借用“三體智能”理論的提法,工業互聯網是連接物理實體和數字虛體的工具,可實現對設備數據的采集、分析和反饋。對于工業軟件產業來說,面對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顯得有點糾結。一方面,工業軟件是工業技術的代碼化表達(有專家稱之為數字化封裝),在工業互聯網環境下,總體看工業軟件顯然將迎來更大的市場,軟件企業值得為之高興。但另一方面,數據分析并產生價值的基礎是精通制造業,僅就目前可驗證的商業模式看,軟件廠商只能靠通用解決方案存活,終將還是要為逐漸具備軟件能力的制造企業做嫁衣裳。當軟件定義成為共識的時候,軟件企業卻可能不得不被“管道化”。


      面對這樣的未來,工業軟件產業正面臨抉擇:做平臺還是做應用。做應用,大部分企業心里沒底,眼下能看見的機會是先做平臺再說。做了平臺還有再延伸做運營、做服務、做應用的機會,是向死而生。但也正是緣于這樣的邏輯,所有企業都爭著搶著要做平臺,這是市場驅動,卻不能導向博弈最優。雖然大家都知道最好的結局可能也只是一個行業僅存一個平臺,但每個企業都覺得自己能通關。因此,從趨勢上說,平臺崛起是今年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主線劇情,是各大工業軟件廠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領域。


      關鍵詞三 跨界融合


      不論是智能工廠還是工業互聯網,種種跡象表明,工業軟件市場上即將迎來一批新的玩家。比如海爾等制造業企業,智能工廠建得多了,慢慢地就能變成師傅教別人建工廠;三一重工等裝備制造企業,物聯網用出心得來了,逐漸就能幫別人設計應用系統。放眼全球,達索、西門子等領先企業都是從這條路走出來的老前輩。如若這真是正途,近20年來工業軟件產業所積累的技術和能力,必將助力工業企業加速軟件化、服務化進程,共同創造出一個帶有鮮明中國特色,并以跨界融合為標志的工業軟件產業發展新局面。跨界融合也將重塑供需關系,甚至帶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界限也逐漸模糊,推動國民經濟結構調整深入發展。


      展望2017年,工業軟件產業正在孕育一系列的重大創新。多年來積累的技術能力和產業基礎,可能在《中國制造2025》的催化下一朝破繭成蝶。在這樣的當下,更需要產業界各位同仁以開放合作、共建產業生態的共同理念加倍努力。(賽迪智庫軟件產業研究所安琳)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兩會”熱點引發多方關注 為何要打造中國的工業軟件平臺

      國務院與工信部文件強調“軟件定義”的重要作用,給工業轉型創新發展帶來新的視角、思路與機遇。如果說智能制造是中國工業必將跨入的大門,那么工業軟件及其平臺就是開門的金鑰匙,應像重視工業互聯網一樣重視工業軟件及其平臺...
      2017-03-22
    • 2021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將超過2600億元

      2021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將超過2600億元

      當前,我國正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創新能力,加快由 "制造大國 "向 "制造強國 "轉變。工業軟件作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和核心支撐,與先進的工業產品、與國家大力推動的裝備制造業走向高端,密切融合到一起,對于推動我國制造業...
      2019-08-25
    • 工業軟件,前景廣闊潛力足

      工業軟件,前景廣闊潛力足

      借助工業繪圖軟件完成產品設計、帶入仿真系統進行可靠性評估、采用生產控制軟件實現自動化流程管控……如今,工業軟件已廣泛應用于我國制造企業研發設計和生產經營的全生命周期,成為智能制造的關鍵支撐。
      2020-11-03
    • 市場需求有望大幅提升 工業軟件國產化待提速

      市場需求有望大幅提升 工業軟件國產化待提速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全球競爭中,依托數字技術發展更高水平、更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已然成為各國的戰略共識。制造業正是數字化轉型的主陣地,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便是...
      2022-09-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