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經濟破瓶頸 知識產權是關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6-06





      歷史總在重復著相似的故事情節。數年之前,高德紅外等企業曾因專利問題被卡在上市的“門口”;如今,這樣的情景再次出現在共享經濟的“小伙伴”身上。近日,共享單車企業永安行臨近首次公開募股的申購之時,卻因一起專利訴訟急踩“剎車”,“共享單車第一股”由此成為“霧里看花”。
     
      “當今時代,創新與知識產權已是形影相隨的‘伴侶’。共享經濟是值得鼓勵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但事實一再告訴我們,只有重視知識產權,創業創新才能顯現出其應有的蓬勃活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曹新明向本報記者表示。
     
      共享經濟“是非”多
     
      “沒有你的那一年里我很孤單。我們首創無樁共享單車模式。”“當年在城里,看不到你也蠻無聊。答應我,下次見到時,機械鎖換個密碼的好嗎。”這是兩家共享單車企業近日的微信對話,明眼人立即看出,這是后者在說前者雖然早創辦一年,但至今還沒有掌握共享單車密碼鎖核心技術專利。專利成了相互調侃的借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專利擁有者的自豪。
     
      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訂餐、共享網購、共享K歌……近兩年,在國內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大中城市,這些萌生的新業態共同奏響了共享經濟的“交響曲”,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呈現出快速發展之勢。但與此同時,也招惹了種種“是非”。
     
      日前,共享充電寶自助租借平臺深圳來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來電科技)以專利侵權為由將同行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海翼電子商務股份公司訴至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涉及6件專利。
     
      此前的2016年,來電科技已先后以專利侵權為由將數家競爭對手訴至法院。訴深圳市云充吧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云充吧公司)專利侵權案中,來電科技訴稱,云充吧公司未經其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涉案3件專利,對其構成侵權,故請求法院判令云充吧公司立即停止侵權,并就3件涉案專利賠償其經濟損失共計150萬元。此案一審已于2016年12月23日宣判,來電科技勝訴。
     
      近期被專利糾紛纏身的還有多家共享經濟企業。3月初,深圳市呤云科技有限公司狀告摩拜單車侵犯其包括智能鎖在內的多件發明專利;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近日受理了某專利權人訴摩拜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要求賠償經濟損失62萬元。一時間,無樁模式、掃碼開鎖,這些讓共享單車引以為豪的“專利牌”,紛紛陷入侵權糾紛,令外界大跌眼鏡。
     
      “共享單車接連遭遇專利侵權訴訟表明,知識產權正在成為共享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此,企業發展千萬不能忽視知識產權。”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一針見血地指出。
     
      站上市場的“風口”
     
      如今,大街小巷充斥著紅黃藍綠白等各色共享單車,共享訂餐的手機APP也隨處可見,共享經濟作為新業態,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悉數登場,被從幕后推上了前臺。
     
      記者經過查詢發現,主推“小橙車”的摩拜科技成立兩年來,已經提交國內外專利申請近60件,其中還包括PCT國際申請,并已擁有中國專利20余件,在同行中暫時領先。由此受到中信、紅杉等資本的追捧,融資額也是一路飆升。主推“小黃車”的北京三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也有開始提交專利申請,其他同行企業都在紛紛追趕。在商標領域,摩拜科技目前共申請注冊商標180余件,“小黃車”申請注冊商標500余件,這顯然是希望在商標布局上拔得頭籌。使用過共享單車的消費者都知道,拿出手機,要先打開APP尋找附近的共享單車,找到后再掃描二維碼開鎖使用。這些APP,都是有軟件著作權的產品。
     
      “知識產權就是競爭力,這一道理對于共享經濟同樣適用。優步等從事共享經濟的企業,一家在美國就擁有數百件高質量專利。與國外從事共享經濟的企業相比,國內企業的專利和商標數量都有明顯差距,不擁有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就難以突破發展的瓶頸,難以在市場競爭中取勝。”曹新明認為。還有業內人士人為,2014年快的與滴滴的補貼大戰,假如一方手中擁有數量足夠的專利,而且用于去打擊對方的話,那么也許根本就不會出現雙方燒錢幾十億元的場面,這場交鋒早就結束了。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3.9萬億元,增長率為76.4%;享受分享經濟服務的人數約為6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人;分享經濟平臺的就業人數約585萬人,比上年增加85萬人。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國眾籌行業累計成功籌資金額超350億元。
     
      “共享經濟正處于發展的‘風口’,但‘下半場’不再是資本主導一切,知識產權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對于共享經濟的發展,劉遠舉所言,意味深長。(本報記者 趙建國)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滴滴摩拜們是共享經濟嗎?

      共享經濟可謂是近幾年來在國內媒體當中提及率最高的詞匯之一,尤其是過去幾年間,出行市場更是被共享經濟掀起一層層的漣漪。
      2017-04-17
    • 家電企業能否搭上共享經濟順風車?

      最近,借著分享經濟的東風,共享也成為家電行業的熱門搜索詞,不僅共享洗衣機出現在上海大型商場,共享電視概念也浮出水面。那么,作為私有化特點明顯的家電產品,共享究竟是創新還是偽命題?
      2017-06-29
    • 火遍全球的共享經濟下一步何去何從

       “共享租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房屋……”當下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共享經濟,正在全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加入。一時間,共享經濟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17-07-05
    • 蹭熱點玩花式套路 “共享經濟”就是這么被玩壞的

      蹭熱點玩花式套路 “共享經濟”就是這么被玩壞的

      想要運動,籃球場旁邊就有共享籃球;下雨了,路邊放著共享雨傘;想唱歌,就有共享單人KTV;連女生生理期都能用上共享衛生巾……讓人不禁感嘆:好好一個“共享經濟”,就這樣轉眼之間被玩壞了。
      2017-10-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