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物流發展提速 人才培養成關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6-07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2016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30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達11萬億元。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300億件,居世界第一。未來我國物流市場依然將會快速發展,六七年后我國市場日包裹量可能達到10億件,這將對物流行業帶來巨大挑戰,而智慧物流將成為行業突破口。
     
      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國物流業的從業人員已突破5000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的6.5%,但物流行業的用工仍舊較緊缺。每逢春節、“雙11”等重要節點,快遞網點包裹堆積如山、無人派送等現象不斷出現。為了緩解物流行業的用工荒,物流企業開始加碼智慧物流。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中國物流學會會長何黎明認為,“未來若干年,得智慧物流者,才能得天下。”
     
      在此背景下,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順勢召開,全球科技、零售、物流等領域的大咖共同探討智慧物流未來的新趨勢。同時,峰會上也提出,智慧物流的出現,對人才的培養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得智慧物流者得天下
     
      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何黎明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2016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30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達11萬億元。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300億件,居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消費型物流需求增長成為物流行業的最大亮點,電商消費帶動物流增長趨勢明顯。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于同期GDP3.7個百分點。其中,網上零售額占15.7%,網上零售成為重要的消費力量,持續擴大的消費帶動消費型物流高速增長。
     
      未來我國物流市場依然將會快速發展。在峰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說,“一天10億只包裹,不會超過8年,估計在六七年左右就能實現。”
     
      中國市場日包裹數量可能達到10億件?這樣一個驚人數字,也將對物流行業帶來巨大挑戰。面對挑戰,馬云表示,物流公司需要提前布局,成為技術型公司,而智慧物流將成為突破口。
     
      菜鳥CTO王文彬表示,“隨著物流業進入智能時代,未來五年,智慧物流將進入加速期。”
     
      何黎明預計,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對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數據、物流云、物流服務和物流技術四大領域。2016年,物流數據、物流云、物流服務和物流技術的市場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
     
      何黎明認為,智慧物流建設正處于起步期。物流互聯網逐步形成,大量物流設施通過傳感器接入互聯網,目前已有超過400萬輛重載貨車安裝了北斗定位裝置,大量托盤、集裝箱、倉庫、貨物接入了互聯網。物流大數據正成為現實,如菜鳥網絡推出智能路由分單,實現了包裹與網點的精準匹配,分揀效率提高了50%以上。人工智能逐漸運用到物流領域,實現智能配置物流資源、智能優化物流環節、智能提升物流效率。
     
      在無人駕駛、無人倉儲、無人配送、物流機器人等前沿領域,菜鳥網絡、京東、蘇寧等企業已開展試驗應用。何黎明介紹說,順豐速運已投入多架無人機,專為江西贛州至南昌的農村邊遠線路送包裹。該線路目前投入使用的無人機運距達100公里,下一步將提至300公里,“快遞小哥們不用再為一件包裹翻山越嶺了”。而在江蘇宿遷,京東物流在“雙11”等貨物量大增的節點投入使用無人機送快遞,滿足了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需求。
     
      平安證券分析師認為,2017年,中國智慧物流系統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元,通過發展智能智慧物流降低物流成本尚有很大空間。
     
      另外,國家政策也很支持智慧物流的發展。“互聯網+高效物流”已納入“互聯網+”行動計劃。根據《“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支持物流企業建設智能化立體倉庫,應用智能化物流裝備提升倉儲、運輸、分揀、包裝等作業效率和倉儲管理水平等。在政策支持下,智慧物流將成為物流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長江證券研報認為,快遞物流自動化水平已不能匹配目前的行業規模體量與發展階段,人口、土地等剛性成本的上升加速了智慧物流拐點的到來。
     
      人才培養是關鍵
     
      目前智慧物流相關產業的發展迅速。業內人士表示,中國AGV機器人(搬運機器人)近兩年來銷量持續增長,預計國產AGV機器人2017年銷量將達到9500臺,同比增長超40%。
     
      何黎明預計,智慧物流未來將通過連接升級、數據升級、模式升級、體驗升級、智能升級、綠色升級等,全面助推物流供應鏈升級。未來5至10年,預計物流機器人使用密度將達到每萬人5臺左右。
     
      歷史似乎一直不斷地重復同樣的一個問題,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引發人們對失業的擔憂。
     
      如果機器人將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那么物流機器人是否會出現“吃人”的問題,而現實情況又是怎樣的?
     
      阿里研究院的報告顯示,智慧物流創造了巨大的就業機會,快遞從業人員已超過200萬人。
     
      同時,智慧物流還促進了傳統就業的轉型,比如被互聯網沖擊的報業,送報人員被落地配企業所整合,其不僅沒有失業,轉型人員的收入還提升了30%。當舊的工作被替代,無疑還會產生更多新的需求。
     
      王文彬認為,未來最重要的不是機器人,而是算法科學家。算法賦予了機器以靈魂。他指出,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是物流智能化的基礎,倉、干、配的柔性自動化,包括無人駕駛、智能配送等,能夠實現任意規模、場景下的按需定制和快速部署。
     
      所以說,未來的物流從業人員不會失業,而是需要更多的人才。談到人才的管理,馬云表示,物流公司要高度關注技術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物流公司高層今天如果不去思考什么樣的組織、什么樣的技術、什么樣的人才、什么樣的創新,就是對自己員工不負責任。
     
      “解決所謂‘三金’也好、‘五金’也好,是所有快遞公司的基本保障,如果這個也保障不了,我相信中國快遞行業走不了3年。但我們更要解決的是員工的未來,保證他們未來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好的成長,而不是僅僅保住一份工作而已。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贏得每天10億包裹中的一部分。”馬云說。
     
      “過去十年快遞物流企業創造了奇跡,未來十年有更大的奇跡要出來,但是未來十年的挑戰者,一定是過去十年奇跡的創造者。”馬云說,只有物流公司做好眼光、格局、組織、人才、技術等各方面的準備,并做好多方面投資,才能從容應對。
     
      對于未來物流業的發展,阿里巴巴首席人才官、菜鳥網絡董事長童文紅表示,“單槍匹馬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攜手升級才能共贏。”物流業應該更加開放協同,物流企業的管理方式升級應該更加現代科學,行業需要變得更加綠色環保。馬云也表示,快遞公司融到的錢必須要用到聯合項目上去,只有聯合作戰,才有可能解決每天10億包裹的問題。
     
      隨著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每年300億件大關,物流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需要認真對待。童文紅也希望物流行業推進綠色環保,用創新的方法,在平臺上把消費者的意愿、商家的動力和整個平臺的機制連接在一起,幫助綠色包裹正向循環起來。(本報記者陳晴)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智能化點燃新紀元 智慧物流領航市場新未來

      智能化點燃新紀元 智慧物流領航市場新未來

      隨著物流行業近年來的飛速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智慧物流作為物流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產物,逐漸成為現代物流轉型升級和降本增效的主要手段。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表示,智慧物流的發展將決定行業未...
      2017-11-20
    • 如何破解顯示產業人才匱乏之痛?

      如何破解顯示產業人才匱乏之痛?

      這兩三年來,中國大陸新增的面板生產線至少有10多條,但是相關產業人才并沒有因為蓬勃發展的面板產業而迅速增加,面板產業人才十分匱乏。
      2017-12-23
    • 人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最大的瓶頸

      人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最大的瓶頸

      日前,《中國汽車產業中長期人才發展研究》在上海正式發布。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汽車人才的發展目標、機制體制改革、保障措施等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設好汽車人才生態體系的政策建議。
      2018-12-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