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虛擬現實產業又正式迎來了一個重磅級新玩家。在WWDC2017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正式宣布其Mac和iPhone產品線分別加入對VR和AR的支持功能。其中,iOS11將支持全新的ARKit框架,允許開發者在iPhone和iPad平臺上更好地開發AR應用;公布了首臺VRReady的硬件產品iMacPro;SteamVR也將登陸Mac。
“VR行業經歷了去年的大洗牌,目前市場又活躍起來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周忠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科技巨頭持續投入VR
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VR/AR領域出現一種言論,稱行業正遭遇寒冬。一位投資人向記者指出,2016年下半年出現的資本冷卻并不是指行業的發展退燒了,而是進入理性階段、循序漸進的發展。
從行業狀況來看,自從去年5月證監會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收購或者募集資金投向VR行業以來,資本圈對于VR創業公司的投資熱潮確實開始降溫,但足以影響行業的大玩家們并未減少對VR/AR的熱情,仍在大手筆地持續投入。
新入局的蘋果更讓VR/AR技術的普及邁進了一大步。在彭博商業周刊的采訪中,蘋果公司CEO庫克指出,AR將帶來深刻的改變,“這是一條康莊大道,是時候系好安全帶向前邁進了”。
其實,早從2013年開始,蘋果就已布局該領域,收購動作捕捉公司Faceshift、收購德國AR相關公司Metaio、收購AR公司FlybyMedia……本次除在WWDC2017上正式宣布進軍VR/AR外,蘋果還與瑞典家居公司宜家展開合作,將AR技術引入宜家商場,讓用戶通過AR技術挑選家具。
“蘋果讓Mac支持VR、讓iOS支持AR相當重要。”EpicGamesCEOTimSweeney在博客中寫道,“我相信,這是VR/AR走向主流的起點。”
谷歌仍在積極推動VR設備、平臺、內容等整個VR生態圈發展。自去年秋天推出DaydreamVR平臺后,谷歌在今年5月的I/O大會上,宣布正在開發獨立的DaydreamVR一體機;推出了更先進的攝像頭技術Tango,將數字對象疊加到現實世界中,第一款內置Tango功能的手機即將發售;另外,YouTubeVR也將推出新功能,讓用戶在YouTube上實現VR聊天。
在今年的Unite2017上,谷歌亞太區工程團隊負責人WimMeeussen對記者表示,谷歌之所以如此關注VR和AR,是因為他們有理由相信這二者會成為下一代的計算平臺,下一個時代屬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
其他科技巨頭也不甘落后,悄然布局VR/AR領域。從去年開始,微軟就不斷推動Windows系統的VR功能,聯合宏碁、華碩、聯想、惠普、戴爾等眾多PC廠商推出WindowsMixedReality頭盔。今年5月,微軟宣布HoloLens正式進入中國。目前,在HoloLens上已有超過22000位開發者。Facebook則于今年的F8大會上,推出了該公司第一款VR社交軟件FacebookSpaces,以360度視頻為背景,最多可以讓四個人同時以基于自身的虛擬形象在3D虛擬空間中社交。目前,FacebookSpaces已經以Beta形式登陸OculusRift。三星更是剛剛花費550萬美元,收購了專注于360度全景影像的VRB美國初創公司。
由于蘋果等科技巨頭的推動,根據調研機構IDC的報告,今年第一季度,包括索尼、HTC和Facebook的Oculus在內的VR和AR設備共發售了230萬臺,呈現持續增加的態勢。預計今年VR/AR設備出貨量同比將有三位數的增長。到2021年,AR和VR設備出貨量將突破一億臺。
周忠向記者指出,在2C端,消費者對價格極其敏感,對用戶體驗要求很高,但很多技術現在性價比還達不到實際需要,因此市場上存在精品應用數量不足、盈利模式不明確等問題;在2B端,有了最近的技術進步與廣泛關注,虛擬現實將會得到更多的行業深層應用機會,會取得一批顛覆性的行業創新。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虛擬現實與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主任文鈞雷認為,B2B2C將成為今年行業發展的核心,并持續發酵,巨頭開始以這個市場協助推動行業應用的發展,小量的2C會開始探索。
VR進入穩定發展期
“在經歷過投資熱潮之后,虛擬現實行業開始整體邁入穩定發展期,洗牌后的企業走過投機期,開始關注變現和自我建設,部分新入者也能夠對行業冷靜思考。”文鈞雷告訴記者。
事實的情況是,資本并沒有從VR行業撤出,優秀的VR項目仍在不斷得到資本的青睞和輸血。
近日來,創業公司融資的消息接連不斷。僅6月上旬記者不完全統計的VR融資消息已達到一億元,包括:VR游戲商翌雪游戲的千萬級Pre-A輪融資,VR娛樂公司Nomadic的600萬美元種子基金融資,VR醫療公司OssoVR的200萬美元種子融資,雅虎日本投資VR投資基金“TheVentureRealityFund”,Starbreeze1553萬收購VR公司Enterspace。
CB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AR/VR投資交易量突破80宗,同比增長60%,預計2017年AR/VR初創企業將募集21.6億美元,和去年相比增長3%。從市場活躍度來看,VR仍走在光明前景的發展道路上。根據eMarketer的預測,2017年,美國將有4000萬人每月至少使用一次AR技術,年增幅30.2%。2017年,美國將有2240萬人每月訪問VR內容,年增幅109.5%。
文鈞雷預計,今年大量企業就可以實現變現。這是由于中國市場龐大,適應新事物能力強,而虛擬現實的應用場景十分多元化,企業依然存有發展機遇。即使部分企業方案粗糙、產品不足也能夠實現存活。
周忠向記者指出,在中國,得到大幅度增長的大多數是踐行“VR+”的一些面向行業的企業。
目前,在醫療、教學、消防等行業的新型解決方案扎堆出現。例如:從口腔修復,到更為復雜的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等虛擬手術通過試制階段,開始進入商用;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技術在展覽展示、指揮預演領域需求旺盛,虛擬現實劇場在故宮博物院等場所建設等。
“虛擬現實產業還處于發展初期,由于產業鏈長,可能無法迅速發展普及,需要一個更長的過程。因此,中國產業界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扶持。一是通過政策引導鼓勵虛擬現實領域的技術創新;二是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具有相關條件的專業技術人才走近市場;三是建立完善的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四是加強標準化評測、知識產權保護和產學研用協同。”周忠說。
文鈞雷也強調,中國想要推動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必須加強政府的引導,早期的有序發展有利于提高后續發展效率、增大動能、減少試錯成本。另外,必須要有頂層設計,樹立標準前一定要有專業的產業研究機構,要重視人的復合能力,建立人才的梯度結構。而產業基金的發展也必不可少,能對優秀企業進行有效的扶持和支持。
“虛擬現實是產業速度與效率之爭,誰把握先機,就會掌握標準并具備引導優勢,如果早期不能快速建設,將失去以往積累的優勢。同時,產業也是人才之爭,這方面的角逐已經悄然展開,我們要有所應對。”文鈞雷說。(本報記者劉靜)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