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油價下,煤制烯烴市場空間有多大?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9-06





      煤化工火,煤制烯烴更火。尤其在原油價格如此低迷的形勢下,在煤化工其他路徑都面臨虧損的情況下,煤制烯烴仍有利可圖。那么,煤制烯烴市場空間到底有多大?為此,中國化工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長期專注跟蹤、研究現代煤化工領域的資深分析師崔軍。
     
      毛利逐年下降
     
      崔軍對記者介紹說,一個煤制烯烴項目是否盈利,從大的方面來講,主要取決于原油價格、企業運行成本。之所以烯烴和油價走勢關系密切,是因為烯烴原來只有石油路徑產品,如今雖然煤基烯烴異軍突起,但總體而言,石油制烯烴仍占主導地位,掌握著市場的話語權。
     
      國際油價自2014年下半年至今,從100美元/桶以上大幅下跌至40~55美元/桶主流價位震蕩。油價下跌,直接打壓聚烯烴價格,導致煤制烯烴項目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記者專門查閱了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2012~2016年財務指標運營情況,從對應原油價格走勢來看,其盈利能力隨原油價格下跌逐年下降,但是均保持了一定的利潤。例如2012年至2016年的銷售毛利分別為18億元、21.3億元、20.6億元、13.5億元、10.29億元。對比來看,毛利呈逐年下降趨勢,不過,企業始終處于盈利狀態。
     
      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神華包頭一家。根據國內另外3家有影響的煤制烯烴企業:蒲城清潔能源、延長中煤和中煤集團榆林的2016年盈利數據,幾家公司都實現了較好的盈利。其中,蒲城清潔能源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2.8億元,實現毛利3.53億元;延長中煤實現實現營業收入105億元,實現毛利8.45億元;中煤集團榆林則實現營業收入49.7億元。到2017年上半年,上述4家公司中有3家公司繼續延續了2016年的良好運營,雖然前幾年動轍數十億元凈利潤的好景象不再,但仍然保持了較強的盈利能力。
     
      成本決定盈虧
     
      不過,“低油價下,煤制烯烴行業真是如上述企業所披露的報表那樣如此華麗嗎?”崔軍對記者表示,分析來看,有兩點需要探討:一是企業的煤炭價格、二是企業的三項費用。
     
      先說煤炭價格因素。記者查閱了中訊化工信息研究院《2017年煤制烯烴市場研究報告》,發現:2015年、2016年兩年,神華對外客戶銷售煤炭價格分別為294元/噸和321元/噸;對內部煤化工部分銷售分別是236元/噸和237元/噸。這就是說,就神華而言,以2016年為例,化工用煤每噸低于市場價84元,按照60萬噸烯烴規模,噸烯烴煤炭消耗6.9噸/噸進行計算,這其中就讓利3.5億元。也就是企業犧牲了煤炭的利潤來拯救煤制烯烴。
     
      再說三項費用。崔軍認為,煤制烯烴企業對外公開報道利潤指標沒有特殊說明,一般指毛利潤,而毛利潤是不包含三項費用的。根據中訊化工信息研究院的成本模型分析:在煤炭價格為237元/噸的情況下,不考慮項目副產品收入,三項費用一旦高于1019元/噸,企業便不盈利。在煤炭價格取神華合計加權平均價格317元/噸情況下,不考慮項目副產品等其他收入,三項費用一旦高于459元/噸,企業便不盈利。而三項費用中最大的項目是財務費用,由于煤化工屬資金密集型行業,資金投入大、財務費用高是公認的事實。因此,煤制烯烴的三項費用一般很難降下來。
     
      當然,一個煤制烯烴企業是否能夠盈利,除了和原油價格息息相關以外,還和企業的地理位置、煤炭價格、自有資金比例、副產品綜合利用情況、聚烯烴的產品結構等有很大關系。從近幾年煤化工行業運營情況來看,沿海地區的甲醇制烯烴處于虧損狀態;而西北地區配套煤炭資源的煤制烯烴企業運營狀況則普遍尚可。
     
      警惕產能過剩
     
      我國煤制烯烴行業仍在迅速發展。根據中國石化聯合會信息,我國煤制烯烴2016年新增產能298萬噸,總產能增至818萬噸,增幅58%;產量525萬噸,增幅139萬噸,同比增長36%;按全年有效產能591萬噸計,有效產能利用率88.8%,比上年提高13.7個百分點。
     
      崔軍認為,目前來看,多數煤制烯烴項目還有些毛利,這是由于市場供需尚未完全失衡,但盈利空間已越來越小。如果煤制烯烴產業的發展速度不加控制,將很快形成產能過剩的格局,屆時再談毛利就是一種奢望了。
     
      崔軍介紹說,目前來看,煤制烯烴的發展勢頭很猛。截至2017年7月,中國已經投產的煤/甲醇制烯烴有27家,合計烯烴能力1415萬噸,聚烯烴1106萬噸,其中PE為419萬噸,PP687萬噸,下游配套裝置絕大部分為聚烯烴。而同期擬建項目更加可觀,擬建甲醇制烯烴企業達45家,烯烴能力達到了至少2643萬噸。由于有的企業配套聚烯烴項目不詳,根據現有信息統計,至少PE649萬噸,PP573萬噸。
     
      作為央企,神華和中煤引領和代表著現代煤化工特別是煤制烯烴行業的發展走向。截至2017年5月,神華集團的煤制烯烴投產、在建和擬建項目達到了9個,合計烯烴規模為652萬噸,聚烯烴能力為594.8萬噸,其中PE為229.5萬噸,PP為365.3萬噸。中煤集團的煤制烯烴投產、在建和擬建項目達到了7個,烯烴能力合計為575萬噸,聚烯烴能力為512萬噸,其中PE能力將超過247萬噸,PP能力將超過265萬噸。如果兩家集團16個項目在2020年前后全部投產,屆時神華和中煤的煤制烯烴能力將達到1227萬噸,其中PE能力將超過476.5萬噸,PP能力將超過630.3萬噸。
     
      崔軍表示:以上數據意味著,如果規劃煤制烯烴如期投產,未來我國煤制烯烴企業還將繼續搶占油制烯烴的市場份額,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在原油低價位運行下,產品價格和盈利再難言樂觀,煤制烯烴目前生存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需引起行業高度關注和認真研究。(本報記者 陳丹江)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煤制烯烴成煤化工投資熱點 賺錢一年比一年難

      煤制烯烴成煤化工投資熱點 賺錢一年比一年難

      今年以來,有關煤制烯烴上馬的各種消息幾乎鋪天蓋地,令人目不暇接。那么,煤制烯烴現狀究竟如何,其盈利能力是否如外界傳言?今后的發展又會是怎樣一個態勢?
      2017-09-21
    • 現代煤化工該如何應對低油價帶來的沖擊

      現代煤化工是高油價時代的產物。然而天有不測風云,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掉頭向下,一路狂跌不止,我國剛剛興起的現代煤化工可謂飽受重創,苦不堪言。
      2017-05-20
    • 3~4月油價或繼續回落 化工品毛利趨好

      3~4月油價或繼續回落 化工品毛利趨好

      原油方面,美元指數走低、減產協議執行良好等仍支撐油價,但美國原油產量創新高、煉廠檢修季需求減少、加息預期等因素壓制油價,預計3~4月平均油價繼續回落,5月止跌回升的可能性較大。
      2018-03-29
    • 油價陰晴不明 海工何以走出低谷?

      油價陰晴不明 海工何以走出低谷?

      近段時間以來,油價自2016年20余美元 桶上升至今年5月份70多美元 桶,最高曾達到80余美元 桶,給低迷的海工業帶來了復蘇的“曙光”。但隨著市場釋放出增產信號、國際形勢等影響,油價又走上了跌宕起伏的道路。
      2018-07-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