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貨業復蘇強勁 調整升級仍是主旋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9-18





      近日,各大百貨業態上市公司的2017上半年財報已經陸續出爐。
     
      截至發稿日,從已經發布財報的企業來看,百貨行業整體正呈現出回暖態勢,雖然依舊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可以看出大多數企業已經實現盈利,調整門店、轉型升級等措施也初見成效,并仍然是行業的主旋律。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回暖進行時
     
      依托于實體零售行業整體復蘇的大環境,目前已經發布上半年財報的百貨企業不少都實現了營收或者凈利的增長。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72369億元,同比增長了10.4%,比上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153822億元,增長10.3%。而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2017年上半年,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累計增長2.8%,增速快于上年同期5.9個百分點。
     
      依托于實體零售行業整體復蘇的大環境,目前已經發布上半年財報的百貨企業不少都實現了營收或者凈利的增長。
     
      步步高公布的半年度報告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87億元,同比上升9.7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8億元,同比上升20.86%。步步高表示,營業收入增加主要是公司新開門店的增加及報告期合并了梅西百貨從并購日至報告期期末營業收入2.01億元。
     
      重慶百貨發布的2017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重慶百貨實現營業收入169.05億元,同比下降了6.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7億元,同比增長了22.25%。重百認為,凈利增長主要歸功于今年上半年公司經營調整優化,盈利能力得到提升,而推動網點開發汰換降租,也使得扭減控虧取得了實效。與此同時,利用SAP應用技術提供業務信息化支撐和公司內部深化改革等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銀川新華百貨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2017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新華百貨實現營業收入37.6億元,同比增長0.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186.02%。在整體收入中,超市收入占比是52.53%,百貨、電器和物流的收入占比分別是25.77%、21.43%和0.28%。
     
      天虹的2017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天虹共實現營收89.83億元,同比上升5.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75億元,同比上升31.36%。實現可比店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4.04%。
     
      茂業商業披露的半年報顯示,2017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45億元,同比增長53.8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億元,同比增長12.95%。對上半年營收大幅增長的原因,茂業稱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合并范圍內子公司涵蓋期間與去年同期合并涵蓋期間不同。
     
      除了調整升級初見成效外,也有企業通過房地產收益、處置資產等措施實現了業績增長的。
     
      友阿股份的2017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友阿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7.36億元,同比上升17.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9億元,同比增長28.68%。
     
      友阿認為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報告期內,天津奧特萊斯購物廣場、常德友阿國際廣場、郴州友阿國際廣場項目確認房地產銷售收入5.65億元,同比增長250.05%,是公司業績的主要增長點;公司百貨零售業務報告期收入略有增長,毛利率略有下降,新開門店資產折舊(攤銷)等固定費用支出增加。
     
      東百集團發布的2017半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東百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8.97億元,同比上升137.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324.58萬元,同比增加809.72%。東百集團方面認為,營收凈利雙線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增房地產業務實現銷售收入6.78億元,供應鏈業務銷售收入較上期增加4.85億元。
     
      南京新百、中百集團則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凈利潤分別為8872.6萬元和1.36億元,同比增長了136.52%和318.09%。
     
      不過,回暖進行時的百貨行業也并不是形勢一片大好,如上海新世界就認為百貨業務下降是導致公司營業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據上海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的2017年中報顯示,2017上半年新世界獲得營業收入14.1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017.3507%。其中,新世界百貨獲得營業收入9057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5.2%。
     
      調整升級繼續
     
      百貨業生存空間被購物中心及商業綜合體強力擠壓,傳統百貨轉型勢成必然。
     
      就整體而言,不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門店調整升級、轉型創新依然是百貨行業的主旋律。
     
      步步高正在依托于現有較大規模的線下實體門店資源,積極推進O+O全渠道戰略轉型,力爭通過模式創新,實現內部優勢資源的整合,促進線上線下業務的融合發展,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茂業則繼續深耕零售主業,持續升級改造現有門店,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提供更多高體驗度的消費內容,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與多元化消費需求,打造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的新型復合型百貨;開展網上商城、智慧導購、線上支付等應用的實施及落地購物商場WIFI全覆蓋服務,力爭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效結合,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消費場景等。
     
      而成功實現扭虧為盈的南京新百則表示,雖然南京新百在百貨業務經營模式上仍以聯營和租賃為主,但自營管理的啟動極大推進了品牌結構的優化。同時,南京新百通過不斷調整項目來強化管理,提升業績。
     
      據南京新百透露,從今年開始,公司對中心店B座進行了定位調整,對A座賣場完成了改造。尤其是全新打造的“最美女鞋館”,開業不到一周的時間女鞋銷量就同比增長了30%。
     
      僅就百貨業態而言,中百集團在今年上半年堅持“一店一策”,將仙桃百貨賣場進行調整轉型,與知名家居品牌歐亞達合作,改造成為仙桃市最大的家具商城。完成了隨州購物中心資產重組工作,與物業方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經營,實現當期減虧。建立總部精簡高效、門店經營靈活的運行機制,重點以利潤考核為導向,完善激勵機制,增強門店主導權,激活門店經營。
     
      隨著零售業競爭的加劇,新華都加快業態結構調整與轉型,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報告期內,新華都立足主營業務,強化區域經營,鞏固并提升了核心競爭優勢。與此同時,新華都還在積極探索全新業態“鄰聚”生活超市,實現轉型與升級。此外,新華都還將傳統零售與電子商務積極融合;借助自有供應鏈優勢和全資子公司久愛致和、久愛天津、瀘州致和三家子公司線上優勢,大力推進線上、線下融合;通過商品市場與資本市場雙輪驅動,調整盈利模式及盈利結構,增強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2017年上半年,天虹進一步強化實體店體驗,繼續推進數字化運營,同時深化供應鏈變革推動商品升級。全新開發超市品牌sp@ce,和百貨、購物中心、便利店等共同線下多業態布局,并通過虹領巾、天虹微信、天虹微品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多業態戰略發展格局。
     
      杭州解百在上半年則重點對杭州大廈和解百商貿兩大零售實體進行了改革及調整。杭州大廈一方面繼續推進既定的兒童親子、健康運動、現代生活三個商業模塊的調整創新工作,另一方面還啟動了新三年期(2018-2020年)商業規劃制訂工作,明確了商業規劃方向是在繼續以高端精品百貨公司為定位的基礎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將創新的重點放在經營模式上,將調整的重點放在結構比例上,同時處理好存量與增量、成熟與培育、當下與長遠的關系,全力打造“奢侈品中心”、“時尚潮流中心”和“現代生活中心”。解百商貿上半年則主要做好解百購物廣場的招商調整工作。(本報記者冉隆楠)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低落情緒散去 百貨業踏出轉型新節奏

      2016年,中國百貨行業呈現繼續趨緩的態勢,呈現出許多新特點。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楚修齊認為,2016年百貨業發展呈現兩極化態勢,一些強勢的百貨零售企業,或者是專注于創新的企業,仍然在逆勢增長。
      2017-05-05
    • 百貨業發力自有品牌要邁幾道坎兒

      零售行業已進入“戰國時代”,各種業態相交混戰。隨著超級市場、購物中心和網上購物等新型零售業態的興起與迅猛發展,傳統百貨商店受到了巨大沖擊。其中,一些自有品牌的發展更是面臨著諸多挑戰。
      2017-06-23
    • “新零售”時代來臨 百貨業走過寒冬迎來春的氣息

      “新零售”時代來臨 百貨業走過寒冬迎來春的氣息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百貨行業的發展趨勢將逐步明確。優勝劣汰之后,優質百貨企業將迎來新的成長周期。同時,龍頭百貨企業將逐步優化供應鏈,提升營運能力、大數據能力、物流能力,并形成差異化,以提升綜合競爭力。
      2017-08-08
    • 中國百貨業:品質釋魅力,調改迎新機

      中國百貨業:品質釋魅力,調改迎新機

      2021年在疫情反復、消費乏力等多重不利因素之下,多家百貨企業業績創歷史新高。他們的業績證明,百貨店仍是時尚和品質消費的主渠道。
      2022-04-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