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是未來汽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新引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政研中心汽車產業政策研究室主任黎宇科日前在廣西柳州市表示。
資料圖:智能網聯汽車(圖來源于網絡)
9月20日至24日,第七屆中國—東盟(柳州)汽車工業博覽會在柳州舉行,中國和東盟多國的官員、專家及汽車企業人士與會。
黎宇科介紹的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調控制等功能,并最終可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
當前,汽車產業逐漸向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發展,智能網聯成為汽車界的熱詞。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總結和整理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用戶數將超過4000萬,市場規模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
這一巨大的市場前景,被中國官方及車企認定為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2015年以來,中國官方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及系列文件將智能網聯汽車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出臺了產業指導政策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目前,上海、重慶、浙江、北京—河北、湖北、吉林等地已獲批設立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示范區。
柳州作為距離東盟最近的中國新興汽車城,擁有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一汽柳特、重汽運力等多家整車生產企業。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針對市場發展,推出E100新能源電動汽車,該車升級后可實現點對點固定路線的智能無人駕駛。
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新能源技術開發科整車集成專家趙奕凡表示,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打造更實用的車輛屬性,才是汽車的“智能之道”。
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公司也開始布局汽車領域。2016年4月,百度公司宣布實施“阿波羅計劃”,發力自動駕駛領域。小米公司也宣布與北汽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智能駕駛系統。
黎宇科表示,依靠汽車產業的快速成長、全球最大的應用市場、互聯網和通信等領域的領先優勢等良好條件,中國將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最為活躍的國家之一。
但要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必須先解決安全性問題。中國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續超前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信息安全隱患使得提升信息安全水平、促進信息安全技術創新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中關鍵性的一環。
此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具有創新要求高、發展空間廣、領域跨度大的特點,中國目前還缺少智能網聯汽車及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專項戰略。且智能網聯汽車在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等方面均不完善,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未來,中國官方應從戰略規劃、上路測試、技術標準等方面,完善政策環境并引導企業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黎宇科表示。(林馨 朱柳融)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