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進口關稅下降”和“投資門檻提高”兩則重磅消息在汽車行業內外引起不小的震動。
5月22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印發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將稅率分別為25%、20%的汽車整車關稅降至15%;將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汽車零部件關稅降至6%。降稅后,我國汽車整車平均稅率13.8%,零部件平均稅率6%。
5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目前,征求意見階段已經結束。據悉,此規定將于2018年正式出臺。
這兩則消息無意釋放了同一個信號,在新形勢下,我國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中國汽車產業將迎來全面開放,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將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進口關稅降低帶來多重利好
加入世貿組織之前,我國汽車進口關稅一直在高位運行。入世前的2001年,3升以上與3升以下汽車進口關稅仍分別高達80%和70%。2002年開始,我國汽車進口關稅逐步下調,3升以上與3升以下汽車進口關稅從50.7%和43.8%統一降至2006年時的25%,與國際市場基本接軌。
“我國汽車進口關稅為25%,表面上看似很高,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還不是汽車強國,相比發展中國家,我國汽車進口關稅還是較低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面對諸多世界汽車巨頭,適當的關稅和政策保護有助于我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和追趕世界水平。
如今,延續了12年的關稅政策即將改變,降稅后,我國汽車進口關稅稅率介于3%~15%之間,已比同處于發展中的國家平均水平低。以9座及以下小型客車橫向比較看,我國關稅稅率為15%,歐盟為9.8%、韓國為8%、印度為60%、巴西為35%。
其實,此次汽車進口關稅下調來得并不突然。今年以來,政府層面在多個場合表示,要下調汽車進口關稅。1月底,時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在達沃斯論壇上說:“中國將有序降低汽車進口關稅。”3月兩會期間,商務部部長鐘山也表示:“將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而不久前的博鰲論壇上放出來的消息直接用了“相當幅度”這樣的詞語,當時外界就預計,汽車關稅可能會下降10%。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此次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是我國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降稅后,我國汽車整車平均稅率13.8%,零部件平均稅率6%,符合我國汽車產業實際。總的來看,我國汽車降稅后的關稅稅率水平符合我國產業實際。
這位負責人說,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將有利于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引導汽車產品提質增效,豐富國內市場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給國內消費者帶來更豐富更實惠的消費體驗。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帶來多重利好。他說:“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進口汽車的關稅降低了,進口汽車的價格以及國內汽車的價格也會相應下調,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在汽車消費方面的需求;從改革的角度而言,降低關稅是進一步擴大開放,國外有更多的汽車進來,實際上產生一種‘鯰魚效應’,有利于促使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從全球的角度而言,降低關稅有利于全球的經濟增長,有利于全球的就業,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中國對全球經濟復蘇、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進口關稅下調利于創新與行業洗牌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看來,降低關稅會加劇國內汽車市場競爭,但總體影響不大。由于中國汽車進口數量只占年銷量的5%,對國內汽車價格體系的沖擊在可控范圍之內。長期看,有利于創新和行業洗牌,促進汽車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不過對于國內車企來講,降低關稅后,汽車產業需要有一個逐步適應過程。未來政策會越來越放開,降低保護力度已是大勢所趨,只有逐步提升自身實力,國內企業才能隨著關稅降低不斷發展壯大。
過去30余年的汽車產業政策更多偏向于保護汽車工業,在獲得保護的同時也使得競爭不夠激烈,在諸多環節存在低效率的產能。業內人士預計,競爭加劇將使得從整車到零部件再到經銷商的行業集中度都迅速提升,運營效率高、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將會脫穎而出。
“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是否會繼續降低進口關稅,將主要根據汽車產業的競爭力和發展變化情況而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汽車產業提質增效,不斷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競爭力。
多家車企宣稱將調整產品價格
7月1日關稅下調后,進口車的價格是否會大幅下降?能否拉近消費者的豪車夢?
據悉,汽車價格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進口關稅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從汽車售價看,廠商確定的市場指導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汽車的最終售價,關稅與廠商市場指導價之間有一定聯系,降低關稅是降價的因素,但汽車是否降價以及降幅多少都是市場行為。
一位天津進口車商表示,由于影響進口車價格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最終到消費者手里的車,可能并不會因為進口關稅下調而便宜多少,“當然,我們車商也并不會因此賺更多的錢。另外,港口檢測線依然會越收越緊,通關成本會增加,環保方面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排放升級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說道,由于汽車進口關稅在7月1日才開始實施,就算當天已經從國外采好貨源,發貨時間要7~10天,船期通常在45~55天,到港報關、報稅、報檢要20個工作日,加起來至少要75~85天,“在整個環節不出任何問題的情況下,最早也要10月才可以提到降完稅的進口車。”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舉例稱,以在我國市場指導價約90萬元的進口汽車為例,該車進口到岸價24萬元人民幣,關稅稅率25%時,關稅稅額為6萬元。關稅稅額占廠商在我國市場指導價的7%。此次降稅后,關稅稅率由25%降為15%,這款進口車將征收關稅3.6萬元,相比降稅前減少2.4萬元。受降低關稅影響,汽車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也將相應降低。目前來看,在關稅降低公告發布后,包括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賓利、捷豹路虎和沃爾沃、特斯拉等進口豪華品牌紛紛宣稱將根據本次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進口關稅下調方案,盡快將相關產品價格的調整方案進行公布。
業內人士認為,預計關稅下調10%之后,大部分車企會將下調額度全部體現為官方指導價的下調,即進口車的價格預計將下調8%左右,而進口車價格體系的下移將進一步拉動國產車價格體系的下移。經測算,如果國產車價格體系整體下移1%~2%,拉高銷量2%~4%,考慮到競爭加劇帶來整體效率提升,則整個汽車行業的利潤總額將下降8%~20%。
中國自主品牌車型肯定會受到進口車價格下降的影響。目前自主品牌汽車正在致力于生產銷售級別更高、價位更高,以提升中國汽車品牌的品牌價值。進口車因為降低關稅搶占了一部分市場,國產車為保證自己原有的銷量,也不得不調低價格來吸引客戶。
未來中國的汽車市場將越來越開放,競爭也更激烈,自主品牌的壓力將越來越大,如果自主品牌能夠將這種壓力轉化成動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產品力,那么中國的汽車工業必將在世界中迎來一個全新的局面。(記者 祁曉玲)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