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理性之后,VR產業路在何方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08





      近日,第三屆全球虛擬·現實大會在上海舉辦。經歷了2015年至2016年的“過熱期”和2017年的“寒冬期”,VR/AR的發展進入去泡沫階段,產業對技術演進的思索更加理性多元。現場發布的數據顯示,高質量三維內容的捕捉生成、動態場景的實時追蹤、有效的計算能力成為VR/AR技術面臨的主要挑戰,內容創作、流程標準和應用推廣也受到從業者的廣泛關注。
     
      Jack MacCauley:技術、設備、成本要步調一致
     
      Jack MacCauley是Oculus的聯合創始人,在電子娛樂行業有著38年的從業經驗。在《中國電子報》的專訪中,他分享了對于追蹤、交互、傳輸等移動VR熱點技術的理解。在他看來,消費級移動VR的發展,需要技術、設備、成本的協同發展。
     
      眼球追蹤技術被認為是虛擬現實的下一個突破口。蘋果、Facebook、Google分別收購了位于德國、丹麥、美國的眼球追蹤技術公司SensoMotoric Instruments、the Eye Tribe和Eyefluence,三星、英特爾也對眼球追蹤技術廠商進行投資,尋求提升VR設備交互質量并降低CPU負載的解決方案。
     
      MacCauley向《中國電子報》記者指出,眼球追蹤技術能實現用戶在虛擬世界的“全景漫游”,提升視覺效果的逼真感,但現階段還需要克服很多困難。首先是人眼視覺軌跡與圖像渲染程度的適配。當人眼注釋一個焦點時,視野的其他部分會變得模糊,而目前VR內容在每一個局部都擁有同樣的渲染精度,浪費了計算資源。另外,現有的VR技術無法模擬“注視感”,人被視野之外的人注視時,會感到不安甚至恐懼,技術廠商需要思考如何在虛擬世界還原這種感覺。與采用外設控制、手勢控制的VR頭盔相比,眼球追蹤技術需要在頭盔內部安放偵測視覺軌跡的工具,并保持工具與眼部的貼合,這也涉及工學設計和成本問題,眼部追蹤還有許多瓶頸需要克服。
     
      隨著HTC、Oculus、小米先后推出VR一體機,inside-out追蹤技術的產品化趨勢進一步加強。MacCauley表示,基于SLAM的inside-out技術能同時完成構建地圖和定位,免去用戶戴上VR頭盔后等待定位裝置繪制地圖的時間。Inside-out追蹤已經擁有較高的成熟度,但主流VR頭盔性能存在滯后性,inside-out無法應用在過于簡單的頭盔上。
     
      與PC VR相比,移動頭盔限制了計算能力和渲染能力的上限。MacCauley認為,移動虛擬現實設備可以將部分渲染任務放在云端。但是將云端內容回傳到終端會產生較長的延遲,因而5G網絡是在移動環境觀看高分辨VR內容的助力,正確使用眼球追蹤等技術也能提高計算效能。
     
      經歷過高峰和低谷,消費級VR廠商的注意力從跑馬圈地轉向如何提高用戶體驗,提升VR設備的市場保有量。MacCauley指出,廠商進行技術研發時,要對銷售成本做出考量。例如,在VR體驗中,OLED屏幕相對LCD屏幕更有優勢,但普通用戶難以察覺兩者的區別,不一定會為技術進步的制造成本買單。廠商需要在制造成本和銷售成本之間找到平衡。
     
      Nikk Mitchell:VR電影是一個無限開發的過程
     
      在剛剛過去的6月,VR影視從業者FXG聯合小米VR協辦“北京獨立短片節”,展示了3部VR影片。FXG CEO Nikk Mitchell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VR電影的開發制作是一個無盡的過程,將對攝影技術和相關工種進行改寫和重塑。
     
      目前,VR電影以短片為主,資源相對稀缺,卻展現了在互動性和趣味性上的潛能。FXG曾拍攝一部講述外國男子隨中國女友回家吃飯的電影,在特定的節點,用戶對人物行為進行選擇,將影片引向不同的情節。歸功于6DOF技術,用戶將頭轉向不同答案的方向就可以進行選擇,繼而增強觀影的沉浸感和互動性。Mitchell指出,VR電影可以在情節上進行無限的衍生,也可以在感官上進行無限開發,逐步引入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甚至通過腦機技術與神經網絡連通。
     
      Mitchell同時指出,當前VR電影還缺乏配套的產業鏈。由于VR采取全景式拍攝,意味著劇組人員無法靠近攝錄設備,必須采用新的拍攝方式。同時,VR的分辨率可以拍到8K,但主流VR頭盔的分辨率還在2K~4K之間,難以播放高分辨內容和VR長片。Mitchell認為,VR電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20世紀末,用VR設備觀看幾分鐘內容都會造成暈眩,但現在人們已經可以觀看10~15分鐘,相信未來VR電影會有更多機會。
     
      Norman Wang:初創企業對資本既愛又恨
     
      Opaque studio作為一家開發VR、AR、MR影視內容制作后期工具的工作室,曾是HTC vive x加速器扶持的20家初創公司之一。Opaque Studios聯合創始人及CEO Norman Wang向《中國電子報》記者指出,初創企業需要深耕產業,切忌被資本左右方向。
     
      談到近年來XR(延伸現實,VR+AR+MR)概念遇冷,Norman認為新興技術本就是需要發展技術、培養市場、對接平臺的普及過程。與其說遇冷,不如說XR概念熱得太快。早前資本的大量涌入,造成相關產業過早進入泡沫化,許多初創企業因資本的注入改變發展方向,甚至半路夭折。
     
      Norman希望,投資者能將目光轉向共性技術、平臺、生態和標準。一方面,這些領域資金缺口大、風險大,容易產生惡性競爭壁壘;另一方面,這些領域的完善,能幫助產業鏈將重點放在商業、技術、創業環節,幫助產業生態健康成長。
     
      以VR拍攝技術為例,目前拍攝一部VR短片難度較大,主要是相關技術不夠成熟,比如實拍耗時長、設備成本高、后期剪輯復雜等。相比短片,VR動畫發展勢頭更強,原因是VR動畫片可以使用虛擬拍攝等更為成熟的技術,將成本控制在幾萬美元。Norman指出,業界對技術的掌握程度不夠,讓VR內容匱乏的問題雪上加霜。如果底層技術得到更多資本的關注,就會涌現更多、更優質的VR短片內容,反饋投資回報,形成健康的產業閉環。(記者 張心怡 王偉)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住宅市場成交量繼續下降 明年樓市走向何方

      住宅市場成交量繼續下降 明年樓市走向何方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的調控政策不斷收緊,樓市呈現出較為低迷的狀態。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各線代表城市的成交量較去年同期繼續下降。那么下一步的調控政策將如何發力,明年的樓市會是何模樣?
      2017-12-18
    • 技術革命,尾礦利用不再是低端產業

      一說到尾礦利用,不僅市場消費者大多持懷疑態度,認為就算生產出來的產品再完美,其原材料也是廢物。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尾礦利用是因為環保要求越來越高,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
      2017-04-27
    • 液晶面板產業“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液晶面板產業“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信息無所不在必然要求顯示也無所不在,在設備多變而多元、用戶需求千變萬化的背景下,顯示產業、顯示技術將有什么變化趨勢?
      2017-04-27
    • 虛擬現實“蛋糕”究竟有多大 下一個增長點在何處

      一方面,虛擬現實市場很熱鬧,各大企業都在搶灘;另一方面,這個行業并沒有急速起飛,前景也表現出不確定性。那么,當今IT領域這項備受關注技術的產業化蛋糕究竟可以做多大?
      2017-05-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