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數字經濟進入新的裂變式發展階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3





      數字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形態,伴隨著上世紀60年代硅谷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而興起,并在計算機產業、信息產業、互聯網產業的助力下,實現了快速發展和騰飛。近年來,隨著"工業4.0"、產業互聯網等概念的興起,數字經濟開啟了對傳統工業經濟的裂變式改造。整體來看,數字經濟經歷了源起(20世紀60年代-70年代)、發展(20世紀70年代-80年代)、興盛(20世紀90年代-21世紀初)、裂變(2008年至今)四個階段。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首次超過GDP比重1/3


      全球主要國家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增長,數字經濟作為促進經濟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和提高社會福利的手段,成為世界各國爭奪經濟新高地的焦點,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日益提升。2017年,美國廣義數字經濟總量達到12.2萬億美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高達62.9%,而英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數字經濟比重同樣超過50%。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1萬億美元,首次超過國家GDP比重的1/3。


      中國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持續提升,已進入新的裂變式發展階段。1996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約2500億元,占GDP的比重僅為5%;到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總量已經高達26.8萬億元,增速達19.6%,占GDP的比重超過33%。相對于GDP 6.9%的增速,數字經濟對國家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當前,數字經濟進入新的裂變式發展階段,創新成為引領這一階段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創新的范疇不僅是技術創新,還包括團購、P2P、眾籌等模式創新,以及扁平化、政府服務外包、PPP等管理創新。


      從總體分布來看,數字經濟重點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長三角地區是數字經濟重點企業數量最多的聚集區。


      從省份層面來看,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和江蘇擁有的重點數字經濟企業數量排名前五,重點企業數量基本都超過200家,遠遠超出其他省份;而湖北和四川兩個中西部省份總體表現也較為優秀,分別排在第七和第八位。


      從產業鏈層面來看,數字經濟應用服務層重點企業數量最多,達到1078家,北京擁有236家應用服務層重點企業,排名第一;基礎層重點企業數達到1000家,廣東擁有244家基礎層重點企業,排名第一;平臺層重點企業數最少,僅為271家,北京擁有80家平臺層重點企業,排名第一。


      數字經濟產業集中在三個層面


      賽迪顧問認為,數字經濟產業主要集中在三個層面,即基礎層、平臺層、應用服務層。基礎層主要包括數字硬件以及數字軟件兩部分。2017年,數字經濟基礎層上市企業營業收入達到50283億元,同比增長16.3%,數字經濟基礎層上市企業凈利潤達到2644億元,同比增長22.9%,營業收入及凈利潤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2017年,整機和技術服務在數字經濟基礎層占比最高,分別達到57.6%和23.8%,近五年相對穩定;零部件占比達到14.5%,同比小幅增長;而平臺軟件占比則略有下降。從整體上來看,基礎層細分領域結構變化較小,相對穩定。


      從數字硬件領域來看,家電、汽車、面板、通信設備和天線處于市場占比前五位,其中家電和汽車占比分別達到27.3%和24.7%,合計占比超過五成;從數字軟件領域來看,各細分領域差距較小,其中信息系統集成及信息咨詢服務占比最高,分別是13.9%和12.2%。


      從各細分領域凈利率來看,數據處理存儲、機器人、傳感器、信息安全和操作系統等領域排名前五,凈利率都超過了8.0%,排名前15的領域中有6個屬于數字軟件領域。


      平臺層主要包括數字云平臺、大數據中心以及數字應用平臺。得益于國家對制造強國戰略的持續推動以及國內互聯網產業的飛速發展,還有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成熟,數字經濟平臺層企業效益不斷攀升,2017年平臺層企業營業收入達13883億元,同比增長57%。而且隨著新興數字技術的成熟,平臺企業間技術競爭的壓力不斷增強,所以受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平臺層企業的效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動,但總體上保持增長態勢。2017年,平臺層企業凈利潤達672億元,同比增長33.3%。


      從平臺層三大細分領域結果來看,數字應用平臺占據半壁江山,比例穩定在60%左右,數字云平臺和大數據中心兩者差距不大,而且從近5年的變化趨勢來看,基本保持穩定態勢。


      應用服務層主要包括個人應用服務、政府應用服務、企業應用服務。數字經濟應用服務層企業的營業收入逐年增長,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9616億元。近兩年,營業收入保持高速增長,而應用服務層凈利潤額同比增長率卻出現放緩趨勢,主要原因是隨著我國互聯網人口紅利逐步消失,而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導致運營成本升高。


      就數字經濟應用服務層三大領域的結構來看,個人應用服務始終占據著最大的比重,基本穩定在50%左右。政府應用服務與產業應用服務則各占20%左右,并且產業應用服務占比不斷提升,這與我國不斷推動"互聯網+"、智能制造等國家戰略有直接關系。


      深入到應用服務層三大領域的內部,個人應用服務層58.1%屬于數字消費,而數字生活只占據了6.0%;企業應用服務領域將近一半的比例為企業服務,其次近四成為智能制造,數字農業占比14.2%;政府應用服務領域則主要是智慧物流和智慧能源。


      從各細分領域凈利率來看,網絡游戲、互聯網金融、數字貨幣、互聯網住宿、電競及直播排名前五,凈利率都超過了20%,前15名中有12個屬于個人應用服務領域。


      創新成為引領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


      未來,數字經濟逐漸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我們將從數字經濟市場預測、創新賽道及賽迪建議三個方面闡述中國數字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市場預測方面。數字經濟在全球主要國家整體規模持續增長,作為促進經濟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和提高社會福利的手段,數字經濟日益成為世界各國爭奪經濟發展新高地的焦點,占各國GDP的比重日益提升。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正在打破傳統的生產方式和供需模式,在世界范圍內衍生出更加開放、融合、創新的經濟生態。


      中國數字經濟受宏觀政策環境、技術進步與升級、數字應用普及滲透等眾多利好因素的影響,預計2018年整體規模將達到32.4萬億元,到2020年將達到48.2萬億元,數字經濟在GDP中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持續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推進,以及數字技術的不斷成熟,數字技術在傳統工業領域的融合應用持續深化,應用服務層數字經濟仍將是數字經濟發展最大的驅動力,規模和占比持續增加。


      創新賽道方面。數字經濟進入新的裂變式發展階段,創新成為引領這一階段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創新的范疇不僅包括技術創新,還包括團購、P2P、眾籌等模式創新,以及扁平化、政府服務外包、PPP等管理創新,每一個領域都是企業彎道超車的重要賽道。


      技術創新賽道:半導體、計算機、通信、軟件、互聯網、大數據、生物技術等產業,是數字經濟領域的典型代表,無一例外都是依靠重大技術創新和突破取得快速發展。當前,人工智能、無人駕駛、VR、量子計算、區塊鏈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競爭布局已經展開,成為數字經濟創新賽道的必爭之地。


      模式創新賽道: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今日頭條等一批企業在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雙重驅動下實現了快速發展。商業模式的創新在數字經濟時代表現尤為突出,電子商務、O2O、P2P、直播、眾包、眾籌等新模式層出不窮,并在各細分領域延伸,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等場景不斷拓展,模式創新已然成為數字經濟創新賽道上的重要關卡。


      管理創新賽道:市場競爭環境、用戶消費習慣、用戶群體等方面的改變,對企業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帶來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扁平化管理體系、饑餓營銷等就是典型代表。同時,社會的進步、居民素質的提升、居民生活環境的改變,以及新興業態的出現,迫切要求在社會事務管理、政府監管治理等方面進行同步甚至超前的規劃和創新。目前,PPP、政府服務外包、協同治理等創新模式等都已相繼出現,數字經濟管理創新賽道上的競爭已經展開。


      賽迪建議。企業應該把握技術熱點,順應政策引導。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技術仍然是數字經濟領域投資的熱點,技術引領經濟發展的整體趨勢愈發明顯。建議企業順應數字經濟發展的需求,著力打造技術優勢,加速布局新技術領域的創新開發,重塑企業資源配置。同時,在國家重點發展的智能制造等領域,企業也大有可為。


      投資機構應該聚焦熱點領域,構建投資體系。建議投資機構根據數字經濟發展趨勢,聚焦熱點領域,短期內投資新零售、人工智能、機器人、通信技術、智慧能源等領域,長期關注信息安全、工業軟件應用平臺、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營銷等領域,打造高效合理的投資體系。


      政府應該優化發展環境,推動產業轉型。建議政府建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通過頂層規劃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強數據基礎建設,推動數據資源的整合共享;積極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跨界融合,推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數字經濟迎機遇 如何找準持續推動力?

      數字經濟迎機遇 如何找準持續推動力?

      繼去年“數字經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
      2018-04-03
    • 信息化:亮點紛呈 數字經濟勢頭強勁

      信息化:亮點紛呈 數字經濟勢頭強勁

      各地區、各部門紛紛推動《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和《“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落地實施,加快推進“寬帶中國”、“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電子政務、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建設,信息化發展亮...
      2018-08-08
    • 全球數字經濟十大發展趨勢

      全球數字經濟十大發展趨勢

      當前,信息網絡技術加速創新,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成為“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復蘇的新引擎。
      2018-09-21
    • 顛覆性數字轉型,企業如何走好“三步曲”?

      顛覆性數字轉型,企業如何走好“三步曲”?

      經濟形態決定企業形態,發展數字經濟必須培育形成一大批具備生態化戰略眼光、開放化創新理念、融合化變革思路、數字化技術手段的數字企業,探索企業數字轉型路徑是引領企業爭搶數字經濟時代下競爭新優勢的關鍵問題所在。
      2019-03-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