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2M到萬物互聯,物聯網經歷了從火熱到沉寂到再爆發,被運營商視為人口紅利消失后的又一藍海市場,而5G的到來將徹底引爆物聯網應用落地。在近日召開的2018中國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通信技術年會(CCIC2018)期間,中國物聯網創新論壇暨中國物聯網產業生態聯盟論壇舉行,來自運營商、設備商以及業內專家對物聯網技術趨勢、應用創新、生態等熱門話題發表了看法。
中國聯通物聯網公司總經理陳曉天表示,目前,全球移動互聯網連接增速放緩,而物聯網連接數增長強勁,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將達 501億。中國聯通以平臺為核心,以應用為牽引,打造領先的全球化端到端服務能力,聚焦重點領域,聚合產業資源,推動物聯網業務價值規模化快速提升,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隨著5G時代的到來,5G+物聯網會帶來什么?陳曉天表示,5G技術可提供高寬帶、低時延、實時位置感知,實現高清視頻實時上傳和下載。“5G+物聯網將帶來生活新體驗,賦能智慧醫療,打破手術時空界限;帶來治理新模式,升級整個城市的安全體系;帶來新的生產新方式,推動整個工業互聯網智能化轉型。”
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無線電管理研究所彭健看來,物聯網作為互聯網的延伸,其帶來的信息科技已經席卷全球,目前物聯網的發展也愈發受到關注。在網絡層方面,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新階段;在平臺層面,物聯網平臺建設呈現百花齊放;在應用層面,重點領域垂直應用取得新進展。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物聯網領域垂直行業需求將不斷涌現,特別是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能家居以及智慧城市領域。彭健認為,物聯網將推動新的價值主張和新的商業模式出現,物聯網生態價值重心將也加速向應用層遷移。
對于如何把握好物聯網的發展方向,彭健提出五點建議,一是要處理好5G和NB-IoT/eMTC以及授權頻譜LPWAN與非授權頻譜LPWAN兩個網絡之間的關系;二是加大物聯網市場監管的研究力度;三是重視融合應用和技術創新;四是加強物聯網安全管控;五是關注行業無線專網需求,補齊物聯網通信短板。
未來,區塊鏈、AI、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將加快與物聯網融合。這也正是廠商目前耕耘物聯網的重點方向。
物聯網離不開芯片的發展。作為芯片方案的領導者,紫光展銳副總裁南明凱表示,5G和AI將是物聯網機遇所在,紫光展銳將用“芯”賦能物聯網的發展。
作為物聯網應用的代表,一直致力于燈聯網發展的矽力杰市場總監王永斌表示,矽力杰在完成并購恩智浦的LED照明IC部門及美信智能電表及能源監控部門后,已成為物聯網設備市場的領先企業。他認為,芯片的創新落地應用才是推動物聯網發展的關鍵。
“物聯網的出現帶來了巨大的數據處理挑戰,認知計算能夠從數據中發現更多的洞察,從而釋放物聯網的巨大潛能。”IBM大中華區Watson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李國志表示,“認知物聯網” 是物聯網與認知計算的融合,IBM Watson 物聯網借助認知物聯網賦能客戶創新發展,從而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推動企業實現全新的認知商業,從互聯資產中實現最大價值。
“邊緣計算將是今后物聯網發展的趨勢。”英特爾中國物聯網事業部首席工程師及首席技術官張宇認為,物聯網正在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能的階段,像消費、醫療等眾多行業數據都將在邊緣進行處理,強大的邊緣計算將是物聯網發展的必備能力。“5G的到來推動了物聯網的發展,其中物聯網對于海量數據傳輸的需求,直接推動了邊緣計算的發展。未來,邊緣計算將與云計算一起,成為支撐物聯網發展的兩大支柱技術。”張宇表示,英特爾致力于成為邊緣計算的賦能者,加速邊緣計算產業的合作共贏。(記者 羅曉燕)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