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汽車產銷量增長,報廢汽車數量也逐年增加。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是2.4億輛,按照國際4%-6%的報廢比例平均水平,未來我國的汽車報廢規模相當大。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從“五大總成”再制造解禁、完善進入退出機制,取消總量控制、不再按照報廢金屬價格回收,按照市場定價、創新監管方式,完善事后事中監管等方面作出部署。
分析稱,多個間接或直接的利好政策為提振汽車消費“添油助力”。但是目前存在一定制約因素。未來,應多方努力,重振消費者信心,提供更多適合消費者需求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
政策先行為提振汽車消費“添動力”
具體看來,《辦法》指出,堅持市場化導向,打破實行數量控制的壟斷管理,符合規定的企業經批準均可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適應循環經濟要求,允許將具備再制造條件的報廢機動車發動機、變速器、前后橋等“五大總成”出售給再制造企業,并對汽車回收、拆解等環節規定了更嚴格的環保要求。
據記者了解,原《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規定:報廢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前橋、后橋和車架在內汽車“五大總成”只能作為廢金屬交售給鋼鐵企業用作冶煉原料,不允許“五大總成”再制造。
但新版《辦法》這一規定得到解禁,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指出,新版《辦法》作出重大政策調整。其中,允許將符合條件的報廢機動車“五大總成”出售給再制造企業,提高回收價值。這將明顯提升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的價值,提高車主對舊汽車報廢的積極性。
“五大總成”再制造與回收價格的解禁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當前的汽車消費。商務部市場建設司負責人鄭書偉分析稱,對于消費來講,汽車報廢拆解是汽車流通的最后一個環節,通過調整回收拆解的價格提高車主報廢拆解積極性,將會給新車消費置換出空間。消費者把一些需要報廢的汽車及時報廢,對新車消費、二手車消費都會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辦法》取消了報廢機動車回收企業的總量控制,由市場來決定報廢機動車回收的價格等,使汽車回收企業看到了‘曙光’,增加了企業的信心,這將有助于激發市場活力,吸引更多資本進入,提升綠色循環發展的水平,為汽車消費市場增添活力的同時可有效地拉動經濟增長。”汽車銷售從業者張先生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另外,記者了解到,早在1月28日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指出,推動消費平穩增長的六大方面,共24個舉措,其中,多舉措促進汽車消費,更好滿足居民出行需要,更是排在首要位置。
這將意味著,汽車消費或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點和新引擎,在促進汽車消費的多項舉措中,多個間接或直接的利好政策為提振汽車消費奠定了堅實基礎。
解決制約應多方努力
政策的利好是提振汽車消費的先行力量,但是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付一夫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析稱:“‘五大總成’再制造與回收價格的解禁確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居民的汽車消費。但我們對此也不能過度樂觀,因為決定汽車消費景氣與否的因素絕非僅有這一個,至少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制約著當前居民的汽車消費。”
具體看來,付一夫指出,首先,當前的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使得人們購置汽車這種長期易耗消費品的動力和信心不足;而不斷的貿易摩擦,同樣在相當程度上抬高了居民對進口汽車的購買成本,因為汽車本身就是貿易摩擦的焦點。
其次,付一夫稱,政策優惠力度減弱。從2018年1月1日起,汽車購置稅恢復到10%,這便達到了近十年購置稅的高點,對居民的汽車消費欲望形成了抑制;此外,由于各大城市的交通、環保壓力持續增大,汽車限購被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視為解決大城市病的利器,就連海南都開始在全省推行限購,預計限購政策的范圍會進一步擴大,這也對未來的汽車消費市場高增長形成一定壓制。
另外,網約車新政讓汽車消費遇冷。目前,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73個城市的網約車管理實施細則已正式發布。北上廣深等城市網約車新政要求本地戶籍、本地車牌幾乎成為標配,這就讓曾經那些在三四線城市買車、到一二線城市開網約車的人們汽車消費熱情減弱。付一夫補充道。
此外,近年來居民杠桿率的不斷提升,大大擠壓了消費空間,這也在相當程度上制約著國人的汽車消費。
所以說,能否提振居民的汽車消費,絕不是僅憑“五大總成”再制造與回收價格的解禁就能解決的,背后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未來,將如何解決制約因素,提振汽車消費?
現在汽車的消費結構和特點也在發生變化。我們國家的汽車消費前些年增長比較快,據相關數據統計,每年接近3千萬輛的新車消費。
鄭書偉指出,近年來,汽車消費發生了很大變化,增長點由原來的主要在城市轉向農村地區,由新車消費轉向二手車消費,國際上二手車交易量比新車消費量大得多,而我國是新車消費量遠遠大于二手車交易量。隨著打破二手車限遷等有關政策的出臺落地,對二手車的流通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二手車交易量增長速度很快,汽車消費結構在發生變化。從汽車整個鏈條來講,《辦法》對二手車消費、新車消費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記者了解到,繼國家政策出臺之后,地方版消費政策加速落實,汽車服務業等行業消費促進力度加大。
河北省近日出臺了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加快破解制約全省居民消費最直接、最突出的體制機制障礙,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包括進一步放寬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等。
另外,汽車作為消費的大頭,除了政府層面,眾多汽車企業也紛紛出臺措施,推進汽車消費。目前,包括長安、北京汽車、一汽大眾、上海大眾等企業都出臺了各種優惠措施,促進產品消費。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政策的出臺不在于短期刺激市場,而在于重振消費信心,從長遠看,對恢復消費信心有積極的作用。
汽車行業本身還要在自身供給側方面提升能力,葉盛基指出,企業要修煉好內功、促進產品升級,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2019年,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將繼續保持。相關專家表示,隨著生產和生活消費不斷升級,消費結構將進一步優化,新的消費增長點將不斷出現。要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提供更多適合消費者需求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讓消費者想消費。另一方面,繼續加強各種相關政策,增加收入,優化消費環境,讓消費者能消費、敢消費。
總之,汽車消費的不斷提升勢必會大大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見習記者 韓鵬栓)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