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振汽車消費再放大招 車市回暖可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9-19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旨在推動流通創新發展,激發國內消費潛力,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在該政策中,第十條明確“釋放汽車消費潛力”,第十七條提出“擴大成品油市場準入”。在專家看來,此次政策明確汽車是穩定消費的重點,逐步取消限購促消費、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態度鮮明,當前汽車消費拖累國內消費整體增長的現象將會有所改善。
     
      拖累國內消費增長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就汽車行業而言,《意見》對消除當前汽車流通消費領域現存的一些瓶頸和短板、推動流通創新發展、優化消費環境、促進商業繁榮、激發國內消費潛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汽車行業是國內主要消費領域中惟一持續負增長的行業。諸多分析指標都顯示,剔除汽車行業的社會消費增長是平穩的,似乎只有汽車行業不爭氣。”在崔東樹看來,這也正是擴大汽車消費成為《意見》重點著墨的原因所在。
     
      “截至今年7月,我國汽車市場已連續13個月銷量下滑,其中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2%。”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坦言,對于下半年的國內車市,雖然業界仍保持著積極預期,但全年負增長的總體趨勢難以改變。
     
      今年以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先后發布的一季度中國汽車產業景氣指數和二季度中國汽車產業景氣指數皆處于藍燈區“過冷”區間。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宣布下調2019年汽車預期銷量,預計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為2668萬輛左右,較之前預期的2800萬輛減少132萬輛。
     
      “汽車行業承受著巨大壓力,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也受到影響,并與目前相對穩定的宏觀經濟和居民人均可支配能力形成了反差。”付炳鋒說。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07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0017億元,增長8.8%。1-7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8283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06136億元,增長9.2%。
     
      對于國內汽車消費低迷,業內認為,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造成了普通消費者趨于謹慎、部分地區國六排放標準提前實施是重要影響因素。
     
      “樓市熱、車市冷的‘蹺蹺板’效應明顯,造成了中西部地區和中小城市的購車消費低迷。”崔東樹認為,在造成車市低迷的原因中,樓市因素不可忽視。
     
      “2018年以來,各地房價暴漲,尤其是中小城市。今年7月,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定基指數是146(2015年1月為100),較2018年1月上漲9點。中小城市的房價定基指數則從2018年1月的112,上漲到今年7月的133,漲幅達21點。這是何等巨大的財富效應!中小城市消費者‘買車敗家,買房發財’的效應明顯。”崔東樹介紹,國內車市的低迷從2018年開始更為突出。“2015年以來,國內經濟增長主要靠車市和樓市拉動。由于地方政府更樂意用樓市促進賣地和拉動經濟。2018年,樓市與車市開始分道揚鑣:樓市投資一路向上,車市消費日趨慘淡。”
     
      “自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以來,國家連續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減稅降費、加速繁榮二手車市場、實施二手車出口試點、引導取消限行限購、為新能源汽車后補貼時代做好政策準備等多項措施。”在付炳鋒看來,這些政策措施旨在為企業減負、為市場賦能、促進汽車消費、促進產業加速轉型,形成了強大的政策驅動力,將對汽車市場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為推動汽車消費,《意見》提出,實施汽車限購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給予積極支持。促進二手車流通,進一步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應允許符合在用車排放標準的二手車在該省(市)內交易流通。
     
      “此次政策明確汽車是穩消費的重點,逐步取消限購促消費、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態度鮮明。因此有理由相信,汽車消費拖后腿問題將有所改善。”崔東樹說。
     
      據了解,為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意見》在十九條“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中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對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智能家居、節水器具等綠色智能產品提供信貸支持,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力度。
     
      崔東樹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不斷出新,不少車企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其新能源產品,決定自掏腰包補差價,這也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的利潤壓力。《意見》明確地方要給予新能源汽車合理合法的購買支持,對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區域消費將有很好的促進意義。
     
      專家表示,雖然新能源汽車產銷在7月份罕見出現產銷同比雙降的情況,但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需求將逐步被滿足。未來,隨著出租領域電動化的加速推進,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將逐步進入私人或家庭領域,電動汽車的市場化進程也會因此而加速。
     
      對于《意見》中提出的逐步取消限購促消費,崔東樹表示,部分城市汽車限購政策不符合國家促進消費的政策導向。“目前國內8座限購城市應逐步放開限購。尤其是海南等全省限購,并不利于汽車消費的發展。例如,截至今年8月8日24時,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442411個有效編碼、單位共有9575家。新能源指標總申請人數超44萬。這也意味著按照現行配置規則推算,如果現在開始排隊申請新能源指標,需要等到2028年才能排上。期待北京能逐步放松一些限購指標。”
     
      今年以來,已有部分限購城市開始松綁其限購政策。今年5月底,廣東省發布《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提出9方面、29條具體舉措,并明確“要逐步放寬廣州、深圳市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擴大準購規模,且其他地市不得再出臺汽車限購規定”。
     
      在崔東樹看來,放寬廣州、深圳市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相當于加大了供給端。而擴大準購規模,也將刺激部分潛在消費力進入市場。這對于持續調整中的國內車市而言,將起到直接拉動效應。
     
      “隨著創新發展汽車流通、推動汽車消費升級,國家促進擴大汽車消費的意義重大。未來,各地政府如果切實抓好《意見》各項措施的落實落地,認真組織實施鼓勵政策,破除抑制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相信汽車消費會爬坡過坎,會對國內消費市場的整體增長具有很好地促進作用。”崔東樹說。(記者 于大勇)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政策先行打基礎 提振汽車消費需多方發力

      政策先行打基礎 提振汽車消費需多方發力

      隨著我國汽車產銷量增長,報廢汽車數量也逐年增加。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是2 4億輛,按照國際4%-6%的報廢比例平均水平,未來我國的汽車報廢規模相當大。
      2019-03-01
    • 政策禮包頻出 穩步擴大汽車消費

      政策禮包頻出 穩步擴大汽車消費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最新一期“汽車消費指數”。數據顯示,2021年4月,汽車消費指數為74.4,預計5月汽車銷量繼續回升,市場表現平穩。
      2021-05-22
    • 政策紅利加持 汽車消費加速駛離“顛簸區”

      政策紅利加持 汽車消費加速駛離“顛簸區”

      當前,中國汽車市場總體保持著回穩向好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汽車類零售額達21907億元,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3%,同比增長30.4%,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個百分點。
      2021-08-10
    • 多重利好提振汽車消費 中國汽車產業迎來多重新機遇

      多重利好提振汽車消費 中國汽車產業迎來多重新機遇

      繼新車購置稅減半、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之后,6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從二手車、新能源汽車、平行進口車三個方面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2022-07-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