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油氣領域迎重大變革 行業競爭格局或重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3-29





      近期,我國油氣領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會議強調,推動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要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組建國有資本控股、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推動形成上游油氣資源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中間統一管網高效集輸、下游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油氣市場體系,提高油氣資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氣安全穩定供應。


      這意味著,未來油氣領域,上游體制改革提速,下游銷售充分市場化,民企、外企油氣企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文件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思路的實施,也就是說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了。大幕已經揭開,大戲行將進入高潮了。


      上游體制改革提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電力、油氣、鐵路等領域改革,自然壟斷行業要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將競爭性業務全面推向市場。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油氣領域改革是個重點的改革方向。中央企業這三家油氣公司(即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今年要以管道公司的組建為契機,深化油氣領域的改革。


      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通過的《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指出,要組建國有資本控股、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


      此前,國家發改委提請“今年放開油氣勘查開采準入限制,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加大油氣勘查開采力度”的決議已獲通過。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宣布,取消“石油天然氣(含煤層氣)對外合作項目總體開發方案審批”,改為備案。


      從近期各種事項看到,油氣上游體制改革不斷加快推進。此前有報告預測,新管網公司將三大石油公司剝離的管道資產轉入后,將謀求資本化、證券化,通過上市廣泛引入社會資本,加大管網投資建設力度。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該文件明確: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干線管道獨立,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開。完善油氣管網公平接入機制,油氣干線管道、省內和省際管網均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開放。這也是此輪油氣管網改革方案的基本導向。


      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劉霞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目前我國原油、成品油、天然氣長距離輸送管道基本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下屬管道公司建設。管網分開將有利于打破石油石化行業一體化壟斷,有利于石油石化企業走向市場,對現有格局將有較大沖擊。除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國有企業外,后期還將融入一些社會元素。


      據了解,目前,三大油企各自的管網已經基本分開,整合動作開始后,三桶油的管道資產和相關人員將被并入新成立的管網公司。


      李錦認為,國家管道公司成立實際上是“管道獨立”過程,首先是管道資產的獨立;接著是實現輸送和銷售分離;重要的是第三步,管道基礎設施要向第三方開放。現在,很快要走向第三步。擴大高水平開放,投資主體多元化,應在醞釀進行之中。


      公平準入參與競爭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此前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到,2017年冬季供暖季多地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情形,油氣管網的改革也被多方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油氣管網建設還比較滯后,從而束縛了整個能源結構轉型。在早期提出石油天然氣深化體制改革時,就提出要把油氣銷售和長輸管網分開,分開后才能真正測算運輸成本。同時,解決管網對第三方準入。現有管網都是企業管網,彼此不連接。


      李錦認為,管網分開將有利于打破石油石化行業一體化壟斷,有利于石油石化企業走向市場,對現有格局將有較大沖擊。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干線管道獨立符合當前中國油氣行業的實際。以管網第三方公平準入改革為突破口,按“財務獨立——業務獨立——產權獨立”三步走戰略,未來將逐步推進廠網、網銷、輸配、儲運的分離,最終實現管網獨立。


      中國能源網首席研究員韓曉平認為,這次會議強調上游要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下游銷售市場要充分競爭。這個改革思路的關鍵,就是要解決公平準入。沒有一個市場化國家是允許一個公司上中下游都干的,都干了之后,一方面監管會非常困難,另外所有的競爭者全部被排除掉了,沒有辦法展開競爭。所以,只有把中間環節拿出來,作為一個公共基礎設施對所有人開放,才能給上下游創造公平準入的條件,進而形成整個行業的充分競爭。


      需要指出的是,成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投資主體多元化,上游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下游市場充分競爭,也意味著未來油氣領域的民企、外企會有更多機會參與競爭。


      記者注意到,關于油氣領域的對外合作,近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也涉及到相關內容。比如,有利于擴大油氣上游領域合資合作,對石油天然氣(含煤層氣)對外合作項目總體開發方案,由審批制改為備案;進一步放寬油品銷售環節市場準入,對外合作的廣度深度進一步擴大,等等。


      對于油氣領域民企的參與,劉霞表示,民營企業只要符合準入要求并獲得資質,就可以參與常規油氣勘查開采,這也意味著,讓除三桶油之外的主體參與油氣勘察開采將成為新的趨勢,而且這一趨勢還將隨著改革的推進逐漸加速。民營企業的參與能提升他們的話語權,比如批發環節,地煉企業汽柴油價格對周邊主營的影響很大。


      劉霞還提到,未來還需要關注如何構建有效的政府監管體系、自然壟斷環節的改革。比如管網,雖然“三桶油”已經各自剝離了其管道業務,在其內部實現了管網分離,但因為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油氣管道資源不足,自己供應自家企業管輸油氣尚且費力,想對第三方開放輸出端口,存在一定難度。(記者 趙碧)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油氣體制改革定調 成品油定價逐漸歸位

      “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被詬病多年,現行制度的靈活性已經無法適應目前成品油市場的變化。”一位成品油貿易從業者告訴記者:“因此,向更加市場化的價格機制改變是大勢所趨。”
      2017-05-25
    • 對我國《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的解讀和思考

      油氣管網是我國實施“一帶一路” 、能源革命等國家戰略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油氣上下游銜接協調發展的關鍵環節,是我國現代能源體系和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7-07-21
    • 如何重塑油氣行業競爭力 世界石油工業轉型發展七問

      過去三年來,世界石油工業經歷商業、技術和政策環境等諸多劇變。一方面,巴黎氣候協議的簽署讓許多人質疑化石燃料的未來;另一方面,國際油價在經歷5年多歷史高位后大幅下跌,跌幅為過去40年來最大。
      2017-07-31
    • 全球油氣資源形勢分析與2018年展望

      全球油氣資源形勢分析與2018年展望

      2017年,世界經濟增速加快,復蘇穩健。全球油氣供需基本平衡,國際原油價格穩步上升;我國油氣勘查開采投資和實物工作量觸底回升,油氣勘查取得重要成果,全國原油產量小幅下滑,天然氣產量較快增長。
      2018-03-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