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輪胎全鋼輪胎價格從4月1日開始上調。此前,八億輪胎、國豪輪胎公司等也相繼發出調價通知。中國化工報記者統計,從2019年伊始至今已有超過50家輪胎企業發布了漲價通知,漲價幅度在2%~5%,其中不乏米其林、普利司通、中策橡膠、雙星輪胎、萬力輪胎、佳通輪胎等國內外大型輪胎企業。
漲價原因大同小異,無怪乎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壓力增大等。但是,輪胎漲價能否順利地向下游傳導,幫助企業走出賠本賺吆喝的窘境,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成本高企助推胎價上漲
汽車輪胎主要原材料是橡膠、炭黑等。從3月1日至3月20日,天然橡膠、順丁橡膠、丁苯橡膠價格分別上漲約8.46%、2.27%和0.17%。一些中小輪胎廠由于沒有囤積較多的天然橡膠原料,其價格的上漲,自然傳導到輪胎的終端價格。
炭黑價格的漲跌也同樣影響著輪胎。近日,全球領先炭黑制造商卡博特公司宣布,自2019年4月1日起,將其在北美地區銷售的所有橡膠用炭黑,加收1美分/磅的原料附加費(相當于150元人民幣/噸)。此次炭黑價格的上漲,勢必會影響輪胎價格的上漲。同時,輪胎制造產業中,人工成本也是綜合成本的關鍵影響因素,全球人工成本的進一步上漲,也支撐了輪胎價格的逐步上漲。
需求清淡漲價恐成自嗨
做輪胎的人都知道,想要賺錢,做什么品牌、做哪種類型的輪胎以及了解不同類型汽車在市場上的銷量都非常重要。
3月中旬,中汽協公布了今年2月份汽車產銷數據。汽車銷量為148.2萬輛,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37.4%、13.8%;乘用車銷量121.9萬輛,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39.7%、17.4%,市場環境依然不容樂觀。
國產輪胎品牌大多以配套國產車輛為主。隨著我國國產品牌車輛銷量的持續下滑,國內輪胎品牌銷量也會受到影響。
環境惡化壓縮發展空間輪胎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企業發展離不開銀行的支持。此前不少輪胎企業為了擴大生產、上新項目而向銀行貸款。在當前金融去杠桿的背景下,民營企業融資受到很大影響。輪胎企業投資回報周期長,受制于銀行抽貸,為了緩解銀根緊縮,民營企業不得不多方融資,包括找小公司借高利貸,有的貸款的年化利息甚至超過30%,極大地推高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好友輪胎公司就因負債百億而宣布停產、山東永泰集團被拍賣也不是個案。據了解,僅今年3月份宣布破產的輪胎企業就達23家,宣布吊銷營業執照的13家,其中山東占了26家。
加之中國輪胎主要用于出口,隨著歐美市場對中國輪胎反傾銷、反補貼力度的加大,不少輪胎企業出口受阻。同時,企業以前多采取互聯互保形式迅速籌措資金,雖然在短時間內能讓企業的產量快速增長,但只要其中一家公司的資金出現問題,這些擔保鏈上的其他企業就將承擔債務的連帶償還義務。除此之外,環保壓力和電商沖擊,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今年前2個月已有20多家輪胎經銷商倒閉。
走出低谷應靠轉型升級
當下,輪胎價格上漲是否“虛火”,已成業內人士擔心的重點。因為,在輪胎價格的一片“漲”聲中,產品并不熱銷。輪胎經銷商和零售商以及消費者都在盼望著輪胎的降價。因此,輪胎市場暗潮涌動。“誰先降價?誰先打破平衡?”引人關注。
沒有利潤哪有創新?沒有利潤哪有研發?沒有利潤哪有服務?為什么那些大品牌的輪胎貴還有人買,就是因為品牌效應,而支撐品牌的就是高質量的產品和渠道推廣。因此,輪胎企業想要實現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走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新舊動能轉化,提高企業研發實力,進行資產整合,實現資金、設備、原材料供應等方面的科學配置。不然,輪胎企業依然走不出“低價低質量低效益”的怪圈。(羅阿華)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