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鐵礦石市場出現異動,市場價格上漲創出近五年的新高。6月15日,中國鐵礦主力合約一度漲至797.5元/噸,離突破800元/噸僅一步之遙。而上一次這個價格水平出現在2014年4月。由于年初的淡水河谷尾礦潰壩事故造成供應缺口,疊加國內政策發布,鋼廠對原料補庫需求旺盛,使得港口庫存持續緩慢去庫,鐵礦石價格一路高歌猛進。
事件驅動價格上漲
其實,進入二季度以來,中國鐵礦石價格就出現持續震蕩上揚,這與鐵礦石港口庫存持續大幅度走低有直接關系。今年鐵礦石的市場行情關鍵詞是"事件驅動",就在年初,全球鐵礦石四大巨頭之一的淡水河谷(Vale)發生礦難。此后,巴西監管部門吊銷了其東南系統的Brucutu礦區營業執照,而該礦山的年產能為3000萬噸。
早在1月25日,淡水河谷公司在巴西的礦壩潰壩事件扭轉了市場關于鐵礦石供應過剩的預期。有數據顯示,該重大礦難直接導致鐵礦石年度產量縮減6000萬~7000萬噸,而鐵礦石價格更是由60美元/噸上漲至100美元/噸,上漲幅度超過60%,創下五年新高。4月8日,中國港口的鐵礦石庫存開始大幅度跳水。另外,《關于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允許將專項債券作為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這一消息引發了資本市場強烈的反響,股市、期市于6月11日都大幅上漲。
不過,目前鋼廠進一步提高了對廢鋼的重視和利用。廢鋼和鐵礦石具有此消彼長的負相關性。若鐵礦石價格上漲,鋼企則傾向回收廢鋼冶煉。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國家正鼓勵相關企業進口廢鋼,預計7月份將審批發放下半年第一批廢金屬進口相關許可證,該措施會增加國內廢鋼資源儲備量和消耗量,鋼廠對鐵礦石的依賴也會適當減輕。
市場情緒面還在發酵
近期,淡水河谷的Brucutu礦山已重啟1000萬噸干選產能。淡水河谷方面表示,該上游式尾礦壩符合政府規定的所有安全要求,因此希望獲得法院批準以復產其剩下的2000萬噸濕選產能。同時,淡水河谷有望在接下來的6至12個月內復產其Timbopeba、Vargem Grande、Pico及Alegria礦區,總產能為3000萬噸。
對于后期鐵礦石價格走勢,從基本面看,鐵礦石需求正在減少,疊加淡水河谷重啟產能,價格已經到頂;但是,6月13日阿曼灣兩艘油船遇襲爆炸,油價飆升4%,導致海運費上升。阿曼灣位于霍爾木茲海峽的入口處,霍爾木茲海峽是一條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水道,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消費量經其從中東產油國運出,目前,市場情緒面還在發酵,因此鐵礦石價格突破800元/噸也并非不可能,上方還有空間。
防控交易過熱風險
針對鐵礦石市場的情況,大連商品交易所于6月14日發布通知,提高鐵礦石品種漲跌停板幅度和最低交易保證金。自6月18日結算時起,鐵礦石期貨1909合約漲跌停板幅度和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分別調整為8%和10%。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進一步強化監管,遏制潛在過度投機行為,有效防范風險,確保市場安全穩定運行。
據了解,為嚴格防控市場風險,大商所自5月30日起提高了鐵礦石期貨相關合約手續費的標準,此次再度上調漲跌停板幅度和最低交易保證金標準,以防控可能出現的惡意炒作、扭曲價格等行為,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市場,促進期貨功能發揮,進而維護市場穩定發展大局。
前述負責人指出,下一步交易所將密切監測監控市場動向,強抓監管,必要時會進一步采取相關監管舉措;同時,將加大市場稽查工作力度,打擊違規違法交易行為,維護"三公"原則和市場秩序,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國內交易所針對鐵礦石品種連續出臺監管措施,早入手、嚴防范,充分表明了嚴控風險、防止出現交易過熱的決心。通過擴大相關品種漲跌停板幅度、提高最低交易保證金水平,可以防止頻繁出現漲跌停板行情而帶來流動性風險,增強市場抗風險能力,并通過適度提高交易成本,引導市場理性交易、促進平穩發展。(記者 劉旭)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