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風之下見韌性——上半年中國外貿形勢觀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15





      中國海關總署12日發布上半年外貿“成績單”,3.9%的同比增速折射出“穩”的特質。


      逆風之下見韌性。更多微觀市場主體表現和細分領域數據則印證,中國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外貿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加快的趨勢沒有改變。


      以“穩外貿”促“外貿穩”


      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4.67萬億元,其中,出口7.95萬億元,增長6.1%;進口6.72萬億元,增長1.4%;貿易順差1.23萬億元,擴大41.6%。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說,我國外貿表現出“相當強的韌性”,這得益于多重積極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一系列“六穩”尤其是穩外貿舉措效應持續顯現。李魁文表示,“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接連落地等,有效提振了市場、企業的預期和信心。他介紹,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42.1萬家,同比增長5.6%。


      其次,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市場規模巨大、產業配套齊全等也為外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市場多元化取得積極進展,也為穩外貿增添了動力。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4.24萬億元,增長9.7%,高出外貿整體增速5.8個百分點,占我國外貿總值的28.9%,比重提升1.5個百分點。其中,我國對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埃及進出口分別增長11.5%、34%、11%。同期,我國對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7.4%和9%,呈現良好態勢。


      “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金龍汽車上半年實現銷售12482臺,增長52.4%,客戶質量和數量均大幅提高。”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莼說,下一步還要深挖國際市場潛力,走出去,強起來。


      以創新協調求穩中提質


      應該看到,當前全球貿易和投資爭端加劇,外貿發展的外部環境不容樂觀。記者近期在調研中了解到,面對諸多不確定性,中國外貿企業正加速動能轉換。


      以傳統紡織行業為例,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一些企業面臨發展窘境,而另一些企業通過開發“臭氧洗”“水果染”等技術,甚至有企業把醫療看護功能融入紡織服裝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靠自主知識產權,企業才能把市場留在手里。”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全興說,外貿企業要靠創新“硬核”打開發展“門窗”。


      而作為我國出口的絕對主力,機電領域也正加速向更長產業鏈、更高附加值邁進。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4.63萬億元,增長5.3%,占我國出口總值的58.2%。其中,便攜式電腦出口增長11.4%;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增長91.9%;太陽能電池出口增長57.1%。


      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增勢喜人,也為外貿穩中提質提供了新動能。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將在現有3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根據地方意愿,再增加一批試點城市。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電商零售出口,落實“無票免稅”政策,出臺更加便利企業的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莊芮注意到,上半年中西部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整體增速,區域發展更趨協調。“我國外貿穩中提質的積極因素在不斷集聚。”


      打好“組合拳”,持續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


      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外貿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但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外貿實現穩中提質仍然面臨挑戰。


      應對挑戰,企業必須苦練內功。全球化的浪潮下,奮勇搏擊,才能在外貿天地里飛得更高。


      “我們科研投入每年都在增加,就是為了打造更多客戶舍不得離開的好產品。”在數字工廠綜合展示系統前,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愛祥告訴記者,這家輪轂軸承單元供應商將更多借助5G技術實現現代“智造”。


      助推外貿穩中提質,我國政府近期也出臺了一系列具體部署:


      ——完善財稅政策,加快出口退稅進度;


      ——強化金融支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合理降低保費;


      ——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加工貿易保稅維修等新業態;


      ——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在簡化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壓縮通關時間、降低口岸收費上取得更大突破;


      ——鼓勵搭建服務跨境電商發展的平臺,建立配套物流等服務體系,支持建設和完善海外倉,擴大覆蓋面;


      ……


      “要打好‘組合拳’,切實把為市場主體減稅降費等政策落實到位,激發企業升級動力、創新活力。”莊芮說,中國有條件、有能力、有底氣實現外貿發展長期向好。(記者劉紅霞、李慧穎)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21:中國外貿在不確定中求確定

      2021:中國外貿在不確定中求確定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國際局勢和市場充滿動蕩。2021年,中國外貿將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新的形勢下,穩外貿應當如何發力,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2021-01-20
    • 牛年中國外貿能否繼續

      牛年中國外貿能否繼續"牛氣沖天"?

       疫情之下,中國外貿在2020年交出了一份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成績單:規模逆勢增長1.9%,成為全球唯一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占國際市場的份額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更加穩固。
      2021-02-22
    • 超預期增長后 宅經濟和防疫物資還能發力嗎?

      超預期增長后 宅經濟和防疫物資還能發力嗎?

      前瞻2022丨超預期增長后,宅經濟和防疫物資還能發力嗎?在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肆虐全球的2021年,中國外貿實現超預期增長。2022年,這一勢頭能否延續?今年外貿成績單亮眼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11...
      2022-01-06
    • 展韌性顯活力 中國外貿繪就“微笑曲線”

      展韌性顯活力 中國外貿繪就“微笑曲線”

      5月份出口、進口同比增速雙雙超出市場預期。專家分析,疫情好轉、供應鏈疏通、政策發力,疊加外需較強等因素支撐了出口回暖,加快復工復產也提振了企業的進口需求。
      2022-06-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