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應用落地是熱點 芯片面臨產業化爆發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8-01





      截至2019年6月,我國大部分省份均出臺了人工智能產業政策。百度、國家電網、騰訊、阿里巴巴、小米、華為為全球累積貢獻了近6000件人工智能相關專利。下半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要性將穩步提升,加速我國AI芯片進入產業化,AI芯片面臨產業化爆發機遇期。


      上半年情況綜述


      各省加緊出臺或落實人工智能產業推進政策


      截至2019年6月,我國大部分省份均出臺了人工智能產業政策。除內蒙古、山東、河北、新疆、青海、西藏、寧夏、海南、山西、陜西、重慶等省級行政區外,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已有超過20個省份和直轄市出臺了人工智能產業政策規劃或推進辦法。湖南省和云南省是2019年上半年我國兩大推出人工智能產業規劃的省級行政區;山東、重慶等省份在2019年上半年積極推進人工智能產業規劃出臺。


      我國AI知識產權技術專利布局數量全球領先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截至2019年6月,全球AI專利申請數量前15的企業中,有5家來自中國。百度、國家電網、騰訊、阿里巴巴、小米、華為為全球累積貢獻了近6000件人工智能相關專利。


      中、美、日三國公開的人工智能專利數占全球總量的80%以上,其中我國的AI技術專利布局數量達到全球之最。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實力彰顯,在AI知識產權上的投入獲國際主流機構認可。


      我國AI企業在政府公共服務等應用領域集中發力


      全球人工智能初創百強企業榜單(簡稱AI 100)自2017年起發布,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行業影響力。該榜單從投資概況、市場潛力、媒體關注、合作伙伴關系、競爭格局、團隊實力和技術新穎性等角度,評價全球人工智能創新企業,篩選出年度百強。2019年入圍榜單的AI企業中,77家來自美國,中國、英國、以色列各占6席,德國、加拿大、瑞典各占1席。


      2019年上半年,商湯、依圖、曠視科技等我國AI領域頂尖獨角獸企業估值領跑全球。在2019年CB Insights榜單中,人工智能領域成立時間不到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級AI初創企業11家,中美各5席。2019年上半年統計結果顯示,我國AI企業的應用場景集中在政府公共服務、金融與保險、自動駕駛、半導體等領域,AI獨角獸企業的應用場景尤其集中在政府公共服務領域。


      AI技術應用落地能力廣受關注


      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市場規模超過24億美元,相較于2018年同比增長約34.8%,其中基礎層市場規模約為4.8億美元,技術層市場規模約為7億美元,應用層市場規模約為12.2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融資輪次逐步后移。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國內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活動B輪及以后輪次占比逐步攀升,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機構和創業者都更加關注技術的應用落地能力。2019年上半年,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市場結構分布逐步明晰,AI+、智能機器人、智能駕駛、無人機等應用場景的市場規模較為突出。


      下半年走勢判斷


      政策:政策工具將更加豐富


      分析截至2019年6月我國國家層面和各省級城市發布的人工智能產業政策相關文本發現,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政策工具使用頻次前三位依次是“公共服務”“政策性策略”“貿易相關”。


      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政策工具將更加豐富,除了已有的九項主要政策工具外,未來還將拓展信息咨詢服務、政府采購、海外機構建設合作等領域。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政策內容強度依次為環境面(42%)、需求面(38%)、供給面(20%)。2019年下半年,預計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政策將重視通過擴大投入、刺激需求來推動產業發展,其中在需求面,提升人工智能領域的公共服務水平是重中之重,人工智能產業領域的進出口各項措施將受到更高關注;在環境面,針對產業發展的需要所實施的策略性措施,如制定區域規劃,鼓勵企業、行業聯盟的組織合作等政策性策略的效應將愈發凸顯;在供給面,教育培訓及科技研發將成為我國推動人工智能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


      應用:行業級場景更趨明晰


      2017年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相對分散,底層技術和應用場景相互交叉。2018年出現一批跨行業的平臺型AI初創企業,以及一批無法進行場景分類的明星級AI初創公司。預計2019年下半年,企業級人工智能應用將被明確歸為十余個應用場景,包括企業科技、醫療、汽車、半導體、政府公共服務、金融與保險、工業制造等。


      產業:AI芯片進入產業化爆發期


      人工智能芯片是人工智能產業的核心關鍵基礎,也是防范核心技術“卡脖子”風險的關鍵,產業價值和戰略地位突出。2019年下半年,國內外進入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算法和系統類企業均逐漸增多,如谷歌、Facebook、亞馬遜、商湯、海康威視、華為海思、寒武紀、地平線等。上述企業以提供高頻次、基礎性的功能服務為主,具有一定的軟硬件一體化能力。同時,它們距離應用場景更近,對市場需求有更全面的把握,在營銷渠道和資本儲備方面優勢明顯,在AI產業鏈中具有優勢。預計在人工智能產業中的重要性將穩步提升,加速我國AI芯片進入產業化。


      預計2019年下半年,寒武紀、華為、地平線等國內企業將推出具有節點意義的AI芯片產品,AI芯片將進入產業化爆發機遇期。


      寒武紀于2019年6月正式宣布推出云端AI芯片中文品牌“思元”,發布了第二代云端AI芯片思元270(MLU270)。


      華為終端手機產品線于2019年6月21日推出第二款7納米系統級芯片麒麟810。與此配套,2019年下半年,預計華為將推出人工智能IP和芯片。


      地平線在2019 CES Asia上表示,地平線在車規級人工智能處理器產品上將有突破性進展,預計2019年下半年,地平線第二代AI芯片產品將全面量產出貨。(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研究所)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新一代AI來襲,石化業準備好了嗎?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傳感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的引領下,再加上經濟社會發展強烈需求的驅動,人工智能出現了一些新特點
      2017-08-10
    • 手機芯片:5G和AI成競爭焦點

      手機芯片:5G和AI成競爭焦點

      目前,全球手機芯片主要玩家包括高通、蘋果(自用)、聯發科、三星、海思(自用)、紫光展銳等。在這中間,僅就獨立手機芯片供應商而言,高端市場基本被高通所壟斷,聯發科主要在中端發展,紫光展銳則在低端芯片領域具備較強實...
      2018-06-16
    • 誰將稱雄需求猛增的AI芯片市場?

      誰將稱雄需求猛增的AI芯片市場?

      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得以實現,核心推動力量來自半導體產業,數百億智能設備連接網絡,用于數據采集的物聯網芯片和高性能AI芯片需求劇增,因萬物互聯采集海量數據,經數據中心構造的云端對數據進行處理,從而帶動整個半導體產業發展
      2018-11-05
    • AI新浪潮帶動智能終端形態重塑

      AI新浪潮帶動智能終端形態重塑

      一直以來,智能終端便以智能手機為基礎藍本,滿足用戶便攜操作、接入移動互聯網、安裝使用多樣應用的基本要求。
      2019-02-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