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產業如何去“虛火”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6-11





      “氫能產業發展出現一定‘虛火’現象,容易造成資源浪費。”


      “我國在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產業缺乏統一規劃、總體成本過高、技術標準體系相對滯后等問題。”


      今年兩會期間,關于氫能的聲音跟去年相比,少了很多。如果說去年代表委員主要呼吁的是加氫站建設,那今年呼吁更多的則是氫能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


      氫能發展目標和路線待明確


      “建議加快做好頂層設計,加快實現技術突破,加快推進設施建設,加快推動重點市場應用。”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董事會主席傅軍認為,選擇適宜的技術路線在氫能產業布局和發展初期至關重要,在這方面國家氫能規劃的作用不可替代。


      “應盡快出臺國家氫能發展戰略,把氫能發展納入國家‘十四五’能源規劃,明確氫能發展目標和路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齊魯石化公司總經理韓峰認為,目前國家層面尚未正式發布有關規劃,氫能產業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需引起重視。


      這一觀點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公司黨委書記呂亮功的認同:“產業缺乏統一規劃,應該盡快出臺國家層面氫能產業發展總體規劃路線圖。從國家層面,健全政策管理體系,完善頂層設計,制定合理產業發展路線圖;從地方層面,各地結合自身優勢,利用產業集群,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發展。”


      “建議完善氫能立法頂層設計,及早有序推出國家層面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氫能在能源體系中定位,確定歸口部門相關職責,集約人才資源優勢,建立統一的標準體系,指導地方因地制宜、結合產業基礎設計發展戰略。”全國人大代表、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石玉東進一步表示。


      結合現狀,多位代表委員指出,近幾年氫能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熱點,部分省市發展氫能積極性高漲,但頂層設計的缺乏與供應鏈體系的不健全成為阻礙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家層面缺乏立法保障,全國性統籌力度不夠,導致有效投入與氫能發展之間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需重點攻關


      “應突破核心技術,打造產業生態。建議借鑒有關國家經驗,明確以財政支持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研發計劃,設立專業化的國家能源研究院和氫能重點試驗室。”呂亮功介紹,2017年以來,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引導并鼓勵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開發和發展,加速了氫能產業化進程,現已初步形成以交通應用為主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鏈。


      “但我國在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問題:一是產業缺乏統一規劃。二是關鍵核心技術尚未突破。三是總體成本過高。四是技術標準體系相對滯后。”呂亮功補充道。


      “雖然我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已經進入商業化初期,但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薄弱,部分關鍵材料及核心零部件還依賴進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天津石化公司黨委書記李永林指出,我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部分零部件技術和制造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關鍵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核心零部件還需要國產化。“建議以政府為主導,聯合研發機構及企業,集中力量實現核心材料、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的技術突破,打造自主化生態鏈,進一步降低成本,推動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具體而言,韓峰認為,氫能產業核心技術空心化,燃料電池催化劑等關鍵材料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主要依賴進口;產業發展出現一定“虛火”現象,多地競相出臺氫能地方產業政策,初步統計全國范圍內規劃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園多達幾十個,在關鍵技術沒有突破、瓶頸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各地一哄而上容易造成資源浪費。


      “政府應引導加大氫燃料電池基礎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關鍵部件的技術瓶頸,促進產品國產化。”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結合企業在氫能產業生產經營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呼吁,希望建立國家級氫能產業研究中心,對全國能源稟賦、市場潛力及氫能示范可行性進行綜合評估,整體規劃氫能產業重點發展區域,提出氫能產業發展路徑,根據各地資源優勢,提出能源配套解決方案及建議,整體規劃制氫、儲氫、運氫及加氫站的發展路徑,并發布持續、穩定的補貼政策以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補齊補強短板需多措并舉


      事實上,依靠內生動力,氫能產業近年來在國內得到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春節后至今,僅公開金額的國內制氫項目及配套工程累計投資就超過500億元。目前30多個省、市已出臺涉氫規劃和政策,氫能產業鏈在優勢地區已具備一定規模,帶動眾多企業在制氫、儲運、加注、燃料電池及整車等多個環節布局。


      傅軍表示,雖然2017年至今我國已規劃建設加氫站60座,但遠不能滿足人們出行的需求。由于加氫站建設投資額較大,建設一座約在500萬元—1000萬元,建議初期由國家投資建設,后期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同時中石化、中石油目前已有數萬個加油站,可在加油站旁加建加氫站,以減少相關投入,盡快形成網絡。


      而在氫能商業化推廣應用方面,傅軍認為,目前阻礙氫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技術問題,二是成本問題。“為加快市場推廣應用,建議國家可多管齊下降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使用成本:一是利用每年1000億度“棄電”制氫;二是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燃料電池的功率和運行質量;三是對生產廠家、加氫站、使用者等給予一定的政策補貼,可先行在一部分省會城市試點推廣,再逐步在全國應用,助推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快速發展。”(記者 路鄭)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鋼鐵企業頻頻牽手氫能行業為哪般

      鋼鐵企業頻頻牽手氫能行業為哪般

      氫能與鋼鐵產業的合作是雙贏的結果:氫能幫助鋼鐵企業節能減排、延伸業務、完成轉型;鋼鐵企業為氫能提供了更多的落地應用。氫能和鋼鐵將形成一個互相促進的產業組合。
      2019-04-04
    • 規模可觀 需求旺盛 繪制氫能總體路線圖時機已到

      規模可觀 需求旺盛 繪制氫能總體路線圖時機已到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句話引起了汽車行業的極大關注——“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對于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來說,加氫等設施建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顯然是值得欣喜的事,不過,對于產業發展而言,僅推進基礎設施...
      2019-04-26
    • “三問”氫能產業發展

      “三問”氫能產業發展

      在近日于北京召開的中國氫能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氫能供應與利用百人會2019年度論壇上,圍繞氫能產業鏈發展進程中的這些熱點問題,業內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紛紛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2019-07-14
    • 前景廣闊成長性高 氫燃料或成新能源終極選擇

      前景廣闊成長性高 氫燃料或成新能源終極選擇

      據中國氫能聯盟數據統計顯示,預計到2050年,在中國能源體系中氫能占比將達到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超過10萬億元;燃料電池車產量達520萬輛 年,固定式發電裝置2萬臺套 年
      2020-03-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