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把樓市“雙向調控”誤解為不準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24





      今年8月份以來,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頻出。而在西安、廣州、東莞、廈門、海口等地加碼限購、限售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同時,昆明、岳陽、惠州、唐山、桂林、沈陽、江陰等地則發布了“限跌令”。


      有的防持續升溫,有的防快速降溫,“限漲”與“限跌”并存,無疑意味著我國樓市已進入雙向調控節奏——這不是單向施策,而是“托底”“蓋帽”雙向發力,對漲得快的“降虛火”,對跌得猛的“托住底”。


      而這也是基于我國當前樓市的特點:就在9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漲幅總體延續回落態勢,整體趨穩。與此同時,樓市分化局面也愈發明顯,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仍呈高位維持態勢或房價上揚勢頭,部分非熱點三四線城市則在強調控之下成交持續低迷。


      毫無疑問,無論是大漲還是大跌,都與“穩字訣”相悖。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到,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強調穩字當先是因為,房價大漲大跌、劇烈波動,不僅會給市場帶來強烈沖擊,更將帶來金融等方面的風險隱患。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漲”字框定了我國樓市的基本面,以至于很多人對限漲式調控習以為常。相形之下,對“限跌”做法則不太理解,認為這是用有形的“托底”之手干預房價正常回調,屬于“行政的手”伸得過長。


      但這其實是對限跌式調控的誤解。房價正常下跌當然沒問題,但不是所有的跌都正常。一些非熱點城市的限跌措施,并不是規定房價不能跌,只是不允許借違規競爭性降價來干擾市場秩序、造成風險隱患。


      時下,隨著“三道紅線”、集中度管理等政策的出臺,加上房地產銷售行情降溫,部分房企“高杠桿,高周轉”模式遇到了瓶頸,回籠資金應對“高負債”的壓力也劇增,房企為此采取“以價換量”的策略,本也無可厚非。


      但也需要看到,一些房企又用惡性競爭將行業帶進了“內卷漩渦”,比如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銷售,并在質量標準上玩手腳等。一些地方出臺的“限跌”措施,針對的正是這些違規違法行為,可謂是有的放矢。


      事實上,雙向調控的“托底”和“蓋帽”,對應著對正常居住性需求的兜底,對投資投機性需求的抑制。“限跌”不是為了打壓正常的居住性購房需求,正如央行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時特別強調的,要防止政策調整誤傷合理的市場需求,樓市調控不會也不該拿合理市場需求開刀,要的是精準發力。


      因此,雙向調控講究的,不只是分類施策,還有因地因時制宜。以河北唐山為例,1年前,唐山還是樓市熱門城市,曾因房價上漲過快被約談;隨著樓市轉冷,今年8月中旬又通過約談,打擊惡意降價行為,保持市場健康平穩。


      說到底,穩定的市場,必定是個有漲有跌的市場,但肯定不是個暴漲暴跌的市場。對樓市較熱的城市“限漲”和對偏冷的城市“限跌”,本質上都是以“穩”為主基調,圍繞“房住不炒”的主題和“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的主線,相向而行。而通過“雙向調控”不讓樓市偏離“平穩健康發展”軌道,也是我國市場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轉自:新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樓市調控“半年考” 漏洞還待補上

      春節后各地密集部署的樓市調控,到現在已過去半年時間,調控績效如何呢?因此, “打補丁”、“補漏洞”是下一步調控的應有之義。
      2017-07-21
    • 樓市嚴調控見效不能僅靠“限售令”

      樓市嚴調控見效不能僅靠“限售令”

      “限售令”有一定局限性,也并非“萬能藥”,且其本身依然沒有擺脫行政調控的“窠臼”,或多或少帶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尤其無法擺脫來自地方政府本身各種利益的掣肘。
      2017-09-29
    • “一城一策”體現樓市調控智慧

      “一城一策”體現樓市調控智慧

      自2016年以來,本輪樓市調控周期持續進行,從一線城市、熱點二線城市,到廣大三四線城市,有關限購、限價、限售、限貸、限簽的政策頻頻出臺且不斷加碼。
      2019-04-03
    • 放開落戶不等于放松樓市調控

      放開落戶不等于放松樓市調控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提出,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
      2019-05-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