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產品市場最開放亦喜亦憂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7-26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農產品產銷和國際市場的聯系日益密切,相互之間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從2004年起,中國農產品貿易由長期順差轉變為持續性逆差,2015年逆差額達到462億美元,比2004年擴大了8.8倍,年均擴大23%;2016年農產品貿易逆差雖同比減少了16.5%,但仍高達385.8億美元。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棕櫚油和棉花進口國,進口量占世界貿易量的比重從2001年的24.3%、9.7%和1.5%分別增長到2015年的63.6%、14.6%和22.8%。“但中國在蔬菜、水果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貿易方面相對還有比較優勢。”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中國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秘書長倪洪興分析,上述農產品的出口依然占優勢。這一點也得到了數據的佐證:2016年,中國蔬菜出口147.2億美元,同比增長11.0%,貿易順差141.9億美元,同比增長11.5%。水果出口71.4億美元,同比增長3.6%,貿易順差13.3億美元,同比增長30.5%。
     
      “中國農業生產成本比較高,而且還面臨著生產成本不斷上漲,成本上漲速度快于價格上漲速度的壓力。”倪洪興舉例說,2006年至2015年,我國水稻、小麥、玉米生產成本年均增長率為8.5%、8.4%、9.7%,已進入農產品生產成本快速上漲時期。那么,農產品生產成本有沒有可能下降?倪洪興認為成本下降的空間有限。
     
      另外,WTO框架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活躍并不能掩飾各國對農產品自由貿易設置的種種障礙。“日本國內農產品價格很高,但日本用高關稅保護本國農產品。”倪洪興介紹說,國際農產品貿易領域依然存在著高關稅、高補貼,各國越來越多地利用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技術貿易壁壘對進口加以控制。
     
      數據顯示,全球農產品最高關稅情況是:瑞士1909%、日本1706%、挪威1062%、美國440%、歐盟408%、印度300%、中國65%、巴西55%。可見發達國家在利用超高關稅保護國內農產品方面表現得非常積極。
     
      “中國農產品平均關稅是15.2%,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1/4,其中84%的稅目稅率小于30%,25%的稅目稅率小于10%。”倪洪興對比各國農產品開放情況后認為,“我國已成為農產品市場最開放的國家。”
     
      “開放條件下國內農產品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進口稅后價格,只要國內價格高于進口稅后價格,進口就有動力。”倪洪興說,在國內農業生產成本高、價格高,而農產品市場又高度開放的情況下,農產品貿易持續逆差,國內農產品不斷承受著來自外國農產品的競爭壓力。
     
      在倪洪興看來,現在中國面臨的是進口糧食過多,對國內價格和生產造成影響。針對中國農業面臨的上述種種壓力,同時借鑒國際做法,倪洪興認為農產品市場不適合完全開放,只能合理開放,需要相關關稅配套措施和政策保護中國農業。同時他認為,因為國內農產品成本價遠遠高于進口價,農產品庫存過剩和進口失控有關,但減庫存又必須和保產能的目標相結合,以避免1998年之后糧食持續減產的情況再度發生。(本報記者劉國民)
     
     


      轉自: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企業“走出去”別猶豫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在全球布局已成為常態。2016年,福建泉州民營企業掀起了一股“走出去”熱潮,安踏、貴人鳥、九牧王、七匹狼紛紛收購國外品牌
      2017-04-05
    • 良好開局須倍加珍惜——評中國經濟發展大勢

      GDP增長6 9%、工業增速6 8%、進出口總額增長21 8%、最終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77 2%……17日,國家統計局亮出的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充分說明中國經濟開局良好,為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注入更多信心。
      2017-04-18
    • 重質的中國經濟讓世界更有信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上調至6 6%和6 2%,體現了國際機構對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穩定增長的認可,這無疑也將為正在爬坡過坎、增長勢頭好轉的全球經濟復蘇注入...
      2017-04-20
    • 中國經濟發展迎來重要轉機

      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延續了2016年下半年以來由降轉穩、穩中趨升的好勢頭,連續6年的經濟增速持續下降態勢有望出現重要拐點,中國經濟發展迎來重要轉機。對這一積極變化必須精心引導,努力鞏固。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