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車企勿把共享出行當幌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17





      雖然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共享出行方式很可能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消費的主流模式。但筆者在采訪中發現,當前新能源汽車與共享出行的結合并不純粹。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注冊運營的分時租賃公司數量已達370家,實際運營的公司逾百家。這其中,以整車廠為主導的共享出行平臺占據了大部分,而這些整車廠大多數都有新能源汽車產品。實際上,這些企業在政府的引導下生產新能源汽車,卻無法實現供需平衡。在市場無法消化現有的產量之際,不少企業選擇以共享出行為幌子,借此消化新能源汽車庫存。
     
      但筆者認為,共享出行業務不應該成為車企去新能源汽車庫存的“避難所”。首先,如果企業以共享出行的模式大量輸出新能源汽車,很可能會造成虛假繁榮的現象,政府層面會失去對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真實判斷。其次,車企把無法消化的產品投向共享汽車領域,也會擾亂共享出行的競爭秩序,致使投資方無法再對共享出行行業做出準確判斷。從這個角度而言,這也是對共享出領域發展不負責任的做法。
     
      因此,企業在發展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業務之時,必須端正態度,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此外,車企也應該不斷提升產品品質,主動從市場層面挖掘新的增長點,提升消費者主動購買的欲望。只有在不依賴政府補貼的前提下,把消費者帶動起來,轉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用車理念,才能使得共享出行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均進入良性狀態。(韓忠楠)
     


      轉自:中國汽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新能源汽車政策要有“預”

      為了強調2017年上海國際車展參展新能源汽車數量之多,一些媒體用上了“扎堆”“擠爆”“主流”等詞語。的確,本屆上海車展展出新能源車達159輛,比去年北京車展(147輛)和廣州車展(146輛)都多。
      2017-05-02
    • 自主品牌汽車應常有危機感

      自主品牌汽車銷量下滑是正常現象,短期內的成敗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也代表不了未來,但在競爭愈發激烈的汽車市場,所有自主品牌車企都應該有一種如履薄冰的心態,不然會面臨比銷量下滑更為嚴重的問題——被市場淘汰。
      2017-07-14
    • 新能源車企別成扶不起的阿斗

      新能源車企別成扶不起的阿斗

      隨著補貼政策的調整,去年以來到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直都顯現低迷之態。從已經披露上半年業績快報的各家新能源車企看,業績下滑的情況普遍存在。
      2017-08-10
    • 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 是打通產業發展“任督二脈”大招

      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 是打通產業發展“任督二脈”大招

      近來,北京、上海、深圳、廈門等30多個城市相繼出臺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政府補貼政策。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根據《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要求,各地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補貼正逐步退坡。
      2017-08-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