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美國"337調查"沒有捷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9-13





      近日,杭州騎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連續兩起美國“337條調查”中獲得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沒有侵犯原告專利權”的裁決。兩起針對專利訴訟的“337調查”的勝訴讓此前應訴艱難的中國平衡車產業在未來獲得了能夠長足發展的光明轉機。
     
      美國剛針對中國知識產權問題發起“301調查”,現又有針對知識產權侵權的“337調查”。前者是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針對貿易不公平行為發起的行政調查,而“337調查”則是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針對進口貿易中的不公平行為的準司法調查,涉及可能侵犯美國企業版權、專利權、商標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與設計方案權行為以及侵犯商業秘密、假冒經營、虛假廣告、違反反壟斷法等不公平競爭行為。
     
      “337調查”偏重于針對知識產權領域的個案侵權行為進行調查。申請人資格上須是在美國獲得知識產權權利的美國人(企業)或外國人(企業),申請時在美國國內有相關產業存在,無需證明損害。“337調查”程序一般在12-18個月內結束,其間和之后可以采取的制裁措施主要有排除令、禁止令、扣押和沒收令,其中的“排除令”可以針對特定被告發布,也可以不區分產品來源地而發布普遍排除令并在涉案有效期內一直生效。適用門檻極低的“普遍排除令”一直被詬病,成為批評“337調查”濃厚貿易保護色彩的具體靶向。
     
      隨著中國輸美產品日趨多樣化,產品所涉及的知識產權問題成為美國內產業全力“圍追堵截”的重點。“337調查”已成為繼反傾銷調查后中國產品輸美的又一主要“貿易壁壘措施”。自1995年以來,每年都有中國企業遭受美國“337調查”。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337調查”涉及中國企業的案件共立案14起,涉案公司77家,被調查領域包括醫藥、醫療器械、IT電子、半導體、新能源產品、電商平臺以及鋼鐵等領域。包括華為、中興等企業均遭受過美方多次“337調查”。
     
      那么,針對美國“337調查”,中國企業該如何應對?
     
      首先,主動做好知識產權“功課”。要真正樹立知識產權觀念,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重視在全球范圍內的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除了在國內注冊或登記知識產權,還要在美國、歐洲、日本等主要貿易區域完成相關權屬確認程序。產品輸美前,要進行知識產權調查,確保產品及銷售行為中涉及的知識產權不存在侵權可能,否則應及時改進產品結構或更換非專利方法降低侵權概率。貼牌代工企業要主動審驗委托加工方對產品商標、專利、著作權等的權屬證明文件,明確因知識產權糾紛產生的責任全部由委托加工方負責。要深入研究有關知識產權的國際條約和美國等國家的國內法律,為在應訴反擊中提升自我保護水平做好準備。
     
      其次,要積極主動應訴。美國“337調查”程序極為龐雜并存在許多模糊之處,高額的律師費用等導致應訴難度極大,這讓不少中國企業望而卻步。2016年發起的針對平衡車的“337調查”涉及10家中國企業和18家美國公司。最終聘請律師應訴的中國企業阿里巴巴和杭州騎客公司被判“不構成侵權”。應訴的8家美國企業中則有7家被判“不構成侵權”,由此看出國內企業主動放棄市場或拒絕應訴并非上策。實際上,“337調查”程序復雜也給中國企業應訴帶來轉圜空間。除了原告獲勝成本也不低外,統計數據顯示,“337調查”大都采取庭外和解的方式,主要原因是知識產權研發中上下游關聯關系的復雜性難以認定。因此“337調查”啟動后,中國企業要對案件情況、法律前景和應訴成本等進行分析,綜合評估勝訴概率,全面權衡應訴費用成本承擔與不應訴被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的損失,最大限度地提升應訴有效性。
     
      最后,行業中介組織要發揮牽頭領軍作用。努力建立“預警預報——應訴協調——聘請律師——積極應訴——誰應訴誰受益”的應訴工作機制,解決國內企業不敢應訴、不愿應訴、不想應訴的現實問題,切實在應訴資金籌集、律師費用分攤、勝訴后出口市場穩定等方面發揮好行業中介組織應有的作用,調動企業應訴“337調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本報特約評論員榮民)
     
     


      轉自: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恢復美國牛肉進口并非“狼來了”

      時隔14年之后,我國再次恢復美國牛肉的進口。不少人擔心大量價格低廉的美國牛肉將沖擊我國的畜牧養殖業,甚至有人驚呼“狼來了”,但從解禁一個月以來的情況看,這樣的擔心有些多余,美國牛肉并沒有對我國的養殖業帶來明顯沖擊。
      2017-08-06
    • 過度保護使美國光伏產業“雪上加霜”

      過度保護使美國光伏產業“雪上加霜”

      相關限制措施的出臺,不僅給光伏產品全球正常貿易增加了不確定性,也無助于美國內光伏產業整體健康、均衡發展。中國商務部希望美調查機關嚴格遵循世貿組織相關規定,慎用貿易限制措施。
      2017-10-06
    • 美國對華貿易保護如同飲鴆止渴

      美國對華貿易保護如同飲鴆止渴

      在12月7日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對此回應稱,美方近期接連發起針對中國產品的貿易救濟調查,不斷釋放負面的信息,引起中美雙方的企業,尤其是有意愿與華合作、開拓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的普遍擔憂。
      2017-12-13
    • 美國減稅如何影響中國企業?

      美國減稅如何影響中國企業?

      “雙十一”告訴了人們一個樸素的道理:想要擴大市場份額,價格戰是最管用的手段。商人出身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在靠價格戰擴大美國的競爭力,要把企業稅從35%降到20%,這招用得還是挺狠的。
      2017-12-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