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外資撤離中國不能一葉障目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23





      近日,日本電工——這家擁有94家分公司的國際巨頭要撤離蘇州。蘇州,作為媲美深圳的另一個中國制造業之都,曾經是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聚集地。然而這幾年,在這里經營的一些外資企業卻向東南亞飛去,其中包括耐克、阿迪達斯、希捷、聯建、宏暉、飛利浦、普光、華爾潤成……
     
      為何近年來一些外資撤離中國,這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就此問題,《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了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和上海弘鯤商務咨詢公司董事長葉繼濤。
     
      部分外資撤離系多方因素所致
     
      “部分外資撤離是正常的經濟活動,目前還不存在大規模撤退現象。”葉繼濤表示。白明也認為,外商在投資上有地域性和時間性,在不同的時間階段企業會選擇符合其要求的投資環境。
     
      白明表示,與外商幾年前或者是十幾年前投資時所面對的情況不同,現在,隨著中國勞動力、土地成本的上升,一些外商在中國投資所獲得的利潤有所下滑。
     
      “特別是有些外商在華建廠只負責生產,而研發創新投入不足、產品升級換代慢、附加值不高,這在沿海地區成本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已不具備競爭力,因此需要搬遷到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如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葉繼濤表示。
     
      東莞臺協執行常務副會長謝慶源表示,往東南亞轉移的臺商“該走的已經走了”,但部分廠商的研發基地還留在珠三角,繼續駐守東莞的臺商有的縮小規模,有的直接把工廠關掉。
     
      葉繼濤表示,除了成本上升外,近年來不少內資企業異軍突起,后來居上,部分外資企業由于競爭力下降而被迫搬離,取代外企的將是更先進、更智能、質量更好的中國產品。
     
      “環保不達標也是部分外資企業撤離中國的原因。”葉繼濤表示,有些外資企業不太注重環境保護,在中國加大環保執法后,這些外資企業因排放不達標、整改不到位而被迫搬離。
     
      此外,外資撤離也源于其國內出臺了吸引資金回流的政策。白明表示,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實行減稅政策,這將會使得一部分美國企業離開中國市場,回到美國本土。
     
      外資撤離影響就業 應對措施必不可少
     
      “部分外資撤離造成的最直接影響是就業問題。”葉繼濤表示,外資離開,外企員工面臨失業。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外資在中國固定資產的投資額為3269.81億元,2016年,僅為1211.97億元,短短5年時間便下跌了62.94%。根據官方估算,全部外商投資企業吸納的直接就業人數超過4500萬,更不要說靠著外資生存的無數供應廠商、上下游企業。
     
      與此同時,部分外資撤離還可能對中國的產業體系造成影響。白明表示,因為撤離的不僅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也有技術型企業。這些外企在中國產業升級中起到重要作用,很多都已經嵌入到中國的產業體系。外資一旦撤離,中國產業體系將不再完整。
     
      白明表示,對于營商環境不好的地區,政府應出臺政策,改善外商投資環境。“政府有關部門應進一步放寬對外商投資的領域限制,不斷完善外商投資的產業負面清單,加大政策優惠力度,吸引技術先進、管理先進的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興業。”葉繼濤也表示。
     
      “對于營商環境良好的地區,政府應該進一步改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白明建議,各地應加強在金融、研發、物流、法律、公租房等相關配套設施方面的建設,降低外資企業的商務成本,并結合不同地區的發展戰略,因地制宜,打造一個適合本地發展的小營商環境。比如,打造新的自貿區或者國家開發區等,以吸引外資。
     
      白明表示,除了上述措施,國家還應該在人才培養上下功夫,一方面提高勞動力素質,另一方面提高勞動效率,從而保持對外資的吸引力。(記者 周東洋)
     
      轉自: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企業“走出去”別猶豫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在全球布局已成為常態。2016年,福建泉州民營企業掀起了一股“走出去”熱潮,安踏、貴人鳥、九牧王、七匹狼紛紛收購國外品牌
      2017-04-05
    • 良好開局須倍加珍惜——評中國經濟發展大勢

      GDP增長6 9%、工業增速6 8%、進出口總額增長21 8%、最終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77 2%……17日,國家統計局亮出的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充分說明中國經濟開局良好,為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注入更多信心。
      2017-04-18
    • 重質的中國經濟讓世界更有信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上調至6 6%和6 2%,體現了國際機構對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穩定增長的認可,這無疑也將為正在爬坡過坎、增長勢頭好轉的全球經濟復蘇注入...
      2017-04-20
    • 中國經濟發展迎來重要轉機

      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延續了2016年下半年以來由降轉穩、穩中趨升的好勢頭,連續6年的經濟增速持續下降態勢有望出現重要拐點,中國經濟發展迎來重要轉機。對這一積極變化必須精心引導,努力鞏固。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