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美元指數最高和最低的波動幅度在15%,外部環境極其復雜。在1月2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就2020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進行詳解。
王春英指出,2020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運行經受住了嚴峻考驗,表現出了“韌性增強、更趨成熟”的總體特征,突出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國際收支自主平衡、外匯儲備基本穩定。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為1.6%,和近幾年平均水平相當,保持在合理的均衡區間。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資金有進有出,總體保持了逆差,起到了平衡經常賬戶順差的作用。在國際收支總體平衡的情況下,中國的外匯儲備在去年年末保持了3.2萬億美元的規模。“可以說,近年來我國國際收支已經逐步走向了自主平衡。”王春英表示。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總體保持基本穩定。2020年以來,隨著國內外宏觀環境和市場情緒的變化,人民幣匯率波動增強,年初有所升值;隨著疫情暴發有所貶值,最低跌破了7.1;但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開始好轉后升值,最高升破了6.52。從全年情況來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中間價平均值是6.8974,與2019年平均值基本持平。從匯率彈性看,2020年人民幣對美元的一年期歷史波動率是4.2%,和其他的主要貨幣相比保持了基本穩定。
外匯交易理性有序,市場主體預期基本穩定。“市場上都是既有買入外匯的需求,也有賣出外匯的需求,市場主體保持了‘逢高結匯’‘逢低購匯’的理性交易模式。可以看到,我國外匯市場的成熟度明顯提升,市場預期更加理性,外匯市場有效滿足了市場需求。”王春英認為,總的來看,一個更有韌性、更加成熟的外匯市場已經漸漸形成,未來外匯市場將進一步鞏固和呈現總體平衡、雙向波動的特征。
2020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回升。“人民幣匯率階段性升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在正常范圍內,沒有改變我國經常賬戶保持合理順差的格局,沒有改變我國跨境資本流動有進有出、總體均衡的局面,全年跨境資本流動仍然保持在合理均衡區間。”王春英認為,未來匯率在調節國際收支方面還會較好發揮“自動穩定器”作用,國際收支總體保持平衡的基礎不會輕易發生改變。
王春英表示,2021年外匯局將繼續推進資本項目雙向開放,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支持區域開放創新和特殊區域建設,建設開放多元、功能健全的外匯市場,不斷以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來激發新的發展活力。(記者 溫源)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